本文首次发表在《中国—东盟博览》杂志7月号上
文/本刊记者林涵“博物馆”可以说成为近年来文化领域的热词。
过去,文物只能静静地陈列在陈列柜里。
今天,它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形式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2022年6月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以下简称文化论坛)上,马来西亚旅游、艺术、文化部部长拿撒勒南锡斯克表示,通过文化论坛等活动,马来西亚和中国将继续相互支持
纳斯特里希克利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上致辞开幕
文物“激活”的马来西亚经验文化论坛举办17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密切的文化交流得到了见证。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激活博物馆文物”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符合当今时代文博界乃至社会对文物“激活”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马来西亚也是如此。
在博物馆学界,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的后起之秀,马来西亚三大先锋博物馆——霹雳州博物馆、萨拉越博物馆、雪兰莪博物馆的成立,标志着博物馆学在马来西亚生根发芽。
进入21世纪后,马来西亚博物馆发展迅速,在“搞活”文物方面也有自己的经验。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
纳斯里西克利表示,随着马来西亚不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数字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数字化程度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博物馆局启动了增强现实项目,允许通过2D和3d ar技术公开国家博物馆28件精品藏品的信息。
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让公众感受到博物馆更多的魅力。
虚拟展会将公众和博物馆连接成身临其境、互动性和虚拟空间,360的数字体验让您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最近,霹雳博物馆藏书珍本数字化项目也成功了。
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前出版的、或很难找到的、变成绝版的、或不再在市场上销售的珍本。
作为飞行员,24本珍本已经数字化,作为保存措施。
“这些收藏不仅有助于公众了解收藏的重要性,还可以学习和欣赏马来西亚的历史、遗产和文化。
藏品还体现了上一代生产设备的智慧,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更加轻松舒适。
”
期待加强创意产业合作的那不勒斯斯库利在视频致辞中表示,新冠引发的肺炎疫情彻底扰乱了马来西亚创意产业的发展,超过90%的艺术和文化从业者受到负面影响,77%的人失去了大部分或全部收入
然而,马来西亚2022年相关预算的公布点燃了对行业复苏的乐观情绪。 累计划拨2.58亿林吉特(约3.94亿元)预算振兴创意产业。
马来西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暴发前,马来西亚创意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1.9%,创造了约100万个就业机会。
虽然主要指标贡献度较低,但随着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世界上众多高成长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点,提升行业整体贡献度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据悉马来西亚政府为了发展可持续宏伟的文化产业经济,同时承担推进马来西亚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任务,设立了文化经济发展局( CENDANA )。
2022年还将推进具体举措,包括成功地将马来西亚作为艺术中心,推动环境、社会和治理实践。
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马来西亚设计、传媒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中马友谊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相信通过文化论坛等活动,马来西亚和中国将继续相互学习,在文物“搞活”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交流经验和专业知识。
”那不勒斯南希苏克利说。
她还表示,为了进一步加强友好关系,马来西亚期待与中国等国家在展览合作、专家培训、交流项目等适当领域开展合作。
她说:“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关系,支持促进共同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创造举措,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 -东盟命运共同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