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学期昼夜颠倒的网上课后,大部分留学生都向各记者表示“身心俱疲”,不知道该如何坚持新学期的网上课……另一方面,在家留学也要承担高昂的学费。
有留学生表示,自己一年的学费高达80万元,但现在只能在家上网络课,“心理落差太大”。
为了腾讯新闻《哈勃计划》稿件,本文版权归《每日经济新闻》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拥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2月17日下课放假了,我完全开心。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UBC )大一学生易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已经收到学校的短信,下学期也是在线上课。
圣诞节临近,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高中纷纷开始放假。
但是,已经在国内家庭上了一学期在线课的中国留学生们很担心。 他们大多和易辉一样,接到学校的最新通知在——年继续上网络课。
上了一学期昼夜颠倒的网上课后,大部分留学生都向各记者表示“身心俱疲”,不知道该如何坚持新学期的网上课……另一方面,在家留学也要承担高昂的学费。
有留学生表示,自己一年的学费高达80万元,但现在只能在家上网络课,“心理落差太大”。
与此同时,每当记者关注时,近期也是海外大学2021年录取季,英国大学与学院招生服务中心( UCAS )公布了该国本科申请人数,其中与2020年相比,中国留学生激增31%。
为什么一直以来中国家长对出国留学的谨慎态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在特殊时期,2021年仍要在网上上课的中国留学生应该如何抵抗昼夜颠倒的学习压力,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每日经济新闻》面向首届“居家留学生”群体,坚持网络课堂教学初衷、课堂实况、学习挑战等深度对话。
同时,与多家留学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对话,分析了部分国家留学申请人数不增长的原因,以及在家留学生应该如何调整心态,正确看待“网络课程”。
80万学费全额在线授课昼夜颠倒的生活将持续到2020年,留学生并不容易。
突然的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给留学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随着中国高校9月陆续打开校门,海外疫情蔓延,很多中国留学生的求学之路变得艰难,很多人只能留在国内在家上网听课。
“这学期我选的课集中在加拿大时间的中午和下午。 改为国内时间的话,通常凌晨2点、3点开始上课。
易辉告诉记者,自己上课前一个小时要起床漱口、吃饭。
“上完一节课,中间有1~2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但我不睡觉。 我担心睡得起不来。
7点左右家人起床后,我们一起吃早饭,继续上课到早上8点、9点。
”
谈及第一学期的网络课程感,易辉苦笑道。
“累了,身心都很累。
大学一年级学生很少和同学进行社交活动,教授们也疯狂地留着作业。
“易辉说,对于网络课程,自己的心理落差很大。
“UBC有一个传统,每年9月开学时一周都会欢迎新生,带着新生玩、吃饭、唱歌、跳舞。
我很向往这些,但后来我开始在家上网络课,所有这些期望都落空了。
易辉说,现在又接到学校的通知,下学期必须继续上网络课。
“一年30万元以上的学费成了‘家里蹲’”。
昼夜颠倒网络课程是大部分“居家留学生”面临的共同挑战。
“我从下午5点到下午12点。 根据课程的不同,会迟到到凌晨1点半。
所以,如果不是一定要上的直播课,我就看视频直播。
“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学习的金妮对各经记者说,身边的一些同学和家长觉得网络课性价比不高,所以9月~10月出发去了英国。
“但是,以前是网络课。 只是,每周一都有下课的时候。”
现在学校通知明年春天的课还将在线上进行。
考虑到研究生学制只有一年,明年9月毕业,30万美元的学费也全部支付了。 康妮随后期待着出国完成学业。
“春季学期我打算继续在无锡的家里上网络课,如果明年4月英国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恐怕会过去。
“我是最难的! 一年制的研究生可能都在网上上课。 相当于《云留学》。
但是,我是一年半学制,最后一个学期,到底去不去国外辛苦? 是个艰难的选择。
今年刚进入澳大利亚某学校的康贤,面对着租房、买生活用品、适应当地生活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记者说:“留学后不能出国很遗憾。”
在中国上海度过美国洛杉矶时光的黄然,在洛约拉马里蒙特大学主修电影,一学期的学费是40万元。
她告诉记者,学校对疫情有1000美元( 7000多元)的补贴,可以用于下学期的学费。
但是,与80万元一年的学费相比,7000多项补助金可以忽略不计。
“网上课几乎没有上学的真实感,我觉得和上节课相比作业的量很多。
”黄然说。
除了昼夜颠倒的网络课程、作业量普遍较大外,首届“在家留学生”还经历了哪些挑战? 在与多个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对话后,记者了解到,网络、交流不畅、缺乏交流等严重影响了留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体验。
“有时教授讲课的声音会变成电音,不能把课听完”、“和同学坐在课堂上一起学习,可以很顺利地交流,但是现在组员不在同一个时区,讨论的是出现问题也只能发短信,多是等几天再回复”、“网络课英语进步非常有限,不能每天和父母说英语”……
现在只能在家留学。 我知道留学生们心中的压抑。
在采访中,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对各经记者表示,选修网络课之前,对之后遇到的困难有一些心理准备,但自己长途旅行,确实很辛苦。
说起为什么没有选择休学,很多留学生对各经记者直言不讳。 不是不想休学,而是完全没能申请。
“我想选择保留报价,延期到下一年入学,但是可以延期入学的名额很少,学校只给了少数可以延期入学的名额。
在英国一所大学从事研究的徐杨告诉各经记者,这可能是因为,由于每个学生的数量有限,很多人推迟到下一年,会增加学校的教育压力。
虽然在家留学存在不少挑战,但一些中国留学生也表示,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
“我今年刚入学,语言能力必须提高。 在线课程的学习可以打开翻译软件,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在德国一所高中学习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对所有记者说。
和她一样,进入康奈尔大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常菲也对记者说:“在网络课上可以回顾录像,这有一定的好处。
我调整了进度,不明白的地方看了好几遍,在线聊完了,就过去了。
黄然认为,网络课不会花太多时间打扮成自己,场地很自由。
“适合晚上学习,注意力很集中。
在国外读书也有很多在公寓自学的时间。
而且,国内网络课程的生活成本大幅下降。 本科我在国外,吃穿住都是自己,生活费、住宿费每年大约需要20万元。 现在在家没有这些烦恼了。
佳妮进一步对记者说,除了节省租赁等费用,现在除了网络课外,还找了国内的企业实习,每天都很充实。
“留学是为了回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现在,我可以同步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居家留学生”并不都是在家上网络课,部分学生在国内高校同步上课。
“我现在在上海纽约大学临时学习,学费还在第一学期20万元左右。
在纽约大学主修文化传媒的李萌在接受每日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疫情,自己没有出国,而是去了上海纽约大学上课。
“我可以在家选择在线课程。 这样可以省下上海的住宿费,但考虑到大学毕业要多和同学和教授接触,我想和他们面对面交流。
目前的课程是在线授课和在线结合方式。
“康奈尔大学的学费是25万元,一个学期。 我们学校是和国内大学合作的,可以在北大、清华、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地选修课程,也可以计入学分。
“常菲告诉记者,她从9月21日开始在北京的985所大学上课,同时晚上8点在网上选修康奈尔大学的课程。
对常菲来说,国内大学“借读”最大的烦恼是:“北京大学的课程论文有时会与康纳大学的作业‘相撞’,很辛苦。”
在谈及新学期的计划时,常菲说:“我已经申请了。 下学期还在北京的这所高中上课。
但是,我是化学专业的,所以需要实验。 我希望明年秋天能去康奈尔大学。
”
与纯在线授课相比,在线授课更能丰富李萌和常菲的留学生活,但这样的学生花费更多。
“我们的课程有的在上海纽约大学校园里,有的安排在校外大楼里。 学校在那里租了几层楼给我上课用。
李萌觉得,自己没有申请上海新大学的宿舍,学校提供的一个月9000多元的酒店太贵了。 “所以自己租房,每月4500元。 那样就便宜了。”
常菲住在学校提供的合作酒店。
“我选择的是双人房。 从9月10日到明年1月28日住宿。 住宿费每人2万元。
朋友选的单人房更贵,一学期住近5万元。
培训机构:得知国外大学的很多课原本是网络课,下学期也是网络课后,很多中国留学生都在喊“头疼”、“崩溃”。
“即使是刚开学半夜,也有很多中国同学起床上课,但现在很多同学都感觉不在线了。
易辉无奈地担心东北的冬天太冷了,不想半夜起来,说:“希望你继续上直播课而不是录像。”于是和家里的老人去了海南。
昼夜持续逆转,国内很多上网络课的留学生都眼红。 在大量的工作压力下,他们几乎没有社交能力,并且有严重的脱发。
在纽约某大学学习的情绪被巨大的黑眼圈覆盖着,不知道下学期该如何度过,无奈地对记者说:“心情波动也很大。”
中国留学生不仅对明年的网络课程感到不安,他们的父母也有同样的担心。
“我的孩子是2019年12月收到的美国大学录取通知,入学后有9个月空闲。
得知美国大学可以在网上上课,我觉得我反而松了一口气,更放心他在国内。
“南京的吴先生每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说。
吴先生担心孩子将近两年不上学,人就会懈怠,所以没有主张儿子休学。
起初,吴先生上网络课,觉得孩子的睡眠时间相对较少,但没想到第一学期就要到了。 孩子的状态不太好。 特别是身体。
“每天上四五节课,大多都凌晨四五点了,我看了也心疼,只能鼓励他多出去运动。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白天要起床,做很多作业。
无论是下学期还是网络课后,我都有几次失眠……”“国外大学比国内大学对自主性的要求更高,只有50%的课时。 剩下的时间自己在图书馆查资料。
成都星途教育创始人李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新冠灾祸期间就不用说了,国外学生也有网络课,即使没有新冠灾祸,中国留学生来到国外,“也没人管你”。
“留学生和家长应该更好地看待网络课,不要认为网络课不好。
李鼎说,今年疫情期间,在线课程只是在国内兴起,实际上,国外高校很多课程都是以视频会议和在线课程的形式进行,“因为可以节约时间成本”。
李鼎说,中国留学生来到国外,不仅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还经常面临衣食住等生活问题。
“因为身处完全陌生的环境,父母也不在身边,所以适应挑战更大。
”
“如果国内的网络课程继续不下去的话,今后去国外,面临的问题会更大。
”李鼎说。
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的网络课程对留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过渡和缓冲。
另一方面,对很多留学家庭来说,现在被迫在国内上网络课,至少节约了生活成本。
他以美国为例,每年的生活成本至少在10万元以上。
此外,针对部分在国外读硕士研究生的留学生,奇点留学创始人郭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国外读研究生,回国找工作时,最大的挑战是对国内行业缺乏了解和实习经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能在新冠灾祸出国留学了,是个更好的机会。
“郭凯鼓励在国内上网络课的研究生在读书的同时积累国内实习经验。
在中国留学行业工作了20年的郭凯,对行业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非常熟悉。 尤其是在英国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认为“在当地找实习机会其实很少,但毕业回国找工作后,国内雇主对实习经历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实习经历,只靠英国学历来带动
因此,郭凯认为,如果这些研究生能边实习边看书,“届时求职时,既具备海外学历,又具备国内实习经验,将有利于求职”。
留学生人数总体下降近30%的留学目的地在圣诞节前夕,几乎所有海外高中秋季学期结束的同时,新的录取季悄然到来。
记者注意到,UCAS公布英国本科申请人数,截至10月15日,英国本科申请人数比2020年增长12%,其中,中国留学生比去年同期3310人激增31%至4340人。
这与此前中国家长对出国留学的谨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来华留学计划的学生选择推迟留学计划,三、四线及四线以下城市取消留学计划的人数高于一线城市,20.7%的人选择取消留学计划。
“总体来看,2020年申请出国留学的人数一定在减少。
部分大型留学机构对比今年和往年的数据,截至11月,下降了近30%。
”李鼎也告诉了各经记者。
李鼎也注意到,2021年申请进入英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从我们机构的数据来看,比2020年几乎翻了一倍。”
“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申请英国学校的人数已经明确了。
李鼎分析说,这是因为世界优秀教育资源的60%~70%集中在英美各国,“世界排名前50的学校中,英国和美国占绝大多数”。
受2019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美国当前种族矛盾以及今年疫情的影响,中国留学生家长对赴美留学持谨慎态度。
这样,在美国以外,英国是优先的。
“很多客户在上半年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在申请美国学校的同时,也申请英国学校,把英国作为首选的替代方案。
或者如果你同时申请了美国和英国的报价,你会优先选择去英国上学。
”李鼎对记者说。
再加上去英国留学的费用也比美国低。
特别是去英国读研究生的话,“英国研究生只学习了一年,大约需要30万美元”。
“这样比较起来,选择放弃美国,去英国读研究生的人变多了。
”李鼎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机构,申请英国学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达到了4:1。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内约15%的家长很早就制定了孩子的教育计划,很早就决定出国留学。
“李鼎说,疫情只会延缓这个群体的留学,但疫情不会阻止这个学生出国留学。
两家中国留学机构成功上市的郭凯也指出,被国外普通学校录取放弃留学的人比较多,被名牌学校录取放弃的人极少。
“虽然有一部分会改变出国的目的地,但大部分都会继续选择留学,即使留学意愿落后也不会放弃。
”
多位留学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直言,中国学生留学目的地正在发生变化。
《2020年全球留学市场变化与中国留学生选择意愿行为分析报告》也指出,受美国疫情和中美关系的影响,英国反而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国,同时由于地理优势,日本、新加坡、韩国也很受留学生欢迎。
事实也是如此。
“日本很多学校的生活费和学费都很亲切,一年可能花不了10万元。
而且中国人学习日语,本身就有优势。
”李鼎对记者说。
记者手记:在积极转化“居家留学”为机遇的9个月前,中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海外疫情开始蔓延时,数十万海外滞留留学生已设法返回国内。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张回国机票售价高达18万元,仍一票难求。
一位父母说,“即使看不懂这本书了”,也必须让孩子回国。
那时,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新冠灾祸的影响会持续到现在,堵塞留学生的“渡航线”。
采访中,怀揣留学梦想的本科生、研究生们,起早贪黑地在线听课,向往着有一天能走出国门,感受异国情调。
这些年轻的学子比看起来更努力。
留学生父母就像让孩子回国的急迫心情一样,现在也很担心网络课会拖累孩子的身体。
拳头父母的心,从来都是这样。
正如留学业内人士所说,疫情是全球共同的灾难,对于在家网上听课的留学生来说,应该把这个“家庭留学”的日子变成机会。
调整心态,积累实习经验,等到疫情散去,才能更好地迎接出国留学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