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留学中介企业能抓住救命稻草吗
执笔|张子悦近日,大地教育发布了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2023财年第一季度亏损654.7万港元,同比扩大153.66%,超过2022财年全年亏损。
收益不振、赤字不断、成本管理不力……让大地教育一筹莫展,下一步是什么?
季度亏损全年财报显示,2023年度第一季度大地教育实现营收219.4万港元,同比增长7.87%。
期内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BNO (即英国国民海外护照)持有人得益于优惠入境政策,移居英国的学生人数增加,安排学生在英国升学带来的佣金收入同比增长29.1%至170万港元
但除此之外,Q1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佣金收入同比有所减少。
报告期内大地教育营收略有增长但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英国的优惠入境政策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关系不大
相反,在其他收入减少、职工福利支出及其他支出增长的综合影响下,大地教育2023年度第一季度录得亏损654.7万港元,同比扩大153.66%,超过2022年度全年亏损。
2022年度出现亏损后,公司业绩尚未好转。
针对以往的损失,大地教育也多次提到其他收入减少和成本支出增加的影响。
具体来看,2023年度Q1公司实现其他收入73.6万港元,同比下降8.46%。 下降的原因是期间内没有记录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利润。
财报显示,其他收入由政府补贴、行政管理费收入、股息收入等组成,长期以来在收益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
2023年度Q1,其他收入贡献总收入三成以上,去年同期占总收入近40%。
其他收入的减少确实对公司的收益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大地教育的收益如此依赖政府补贴、金融资产收益等非主营业务收益,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收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在收入不乐观的情况下,大地教育没能很好地管理支出管理,特别是其他支出。
2023财年第一季度,其他支出同比增长156.52%至588.7万港元,是业绩亏损的重要原因。
公司财报显示,其他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期内金融资产公平值损失约180万港元,汇兑损失净额约220万港元。
这两者加起来就要损失400万港币,而2022年度大地教育每年只损失455.2万港币。
加上营销成本和员工福利支出的增加,大地教育的利益方确实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现金方面,一季报并未披露大地教育的现金状况,但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剩下6194万港元,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公司现金流并不轻松。
经营收益增长缓慢,无法控制支出,季度赤字超过全年……濒临边缘的大地教育,望尘莫及。
大陆市场会是新的机会吗? 危机中,大地教育似乎将大陆留学中介市场视为“救命稻草”。
一份季报称,公司预计在广州提供教育咨询服务的中心开业,将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根据公司过去的公告,推测该中心应由时进(广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运营。
时进(广州)教育成立于2020年,2022年1月改变经营范围,新增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被视为大地教育开拓大陆留学市场的“重要儿子”。
2022年度三季报显示,员工福利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时进(广州)业务运营挽留员工。
2023年度第一季度的报纸也指出,期间内员工的福利支出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的原因之一是,为大陆业务雇佣员工导致报酬待遇增加。
大地教育似乎正在为大陆业务持续投入,进行布局。
但请注意,这并不是第一次开拓大陆市场。
2018年,大地教育以80万元收购了霍尔果斯51%的股份。 后者的子公司北京塔米卡当时与255所中小学、2所教育机构和8个政府教育部门签署了信息科技服务合作协议。
但由于2019年霍尔果斯塔米卡财务业绩不佳,公司决定出售其拥有的股份。
2019年正值留学热,那时没有打开大陆市场,现在说得通吗? 但与其雄心勃勃,大地教育更多地开拓大陆市场也是无奈之举。
另一方面,香港留学市场基本饱和,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规模爆炸。
2015年,大地教育以7.6%的市场份额名列香港留学中介行业第六。
公司的市场地位本来就不突出,偏偏香港市场还高度集中,前六名市场参与者的份额高达81%,发挥在大地教育的空间太有限。
如果坚持留在香港市场,公司的发展很快就会触及天花板。
另一方面,受新冠灾祸的影响,一些学生改变了海外升学的想法,香港留学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相比之下,即使受疫情冲击有所下降,2020年中国留学中介市场规模也仅为45亿元。
对大地教育来说,开拓大陆市场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问题。
连续亏损,在广州的业务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公司未来的想象空间。
但大陆留学中介市场也不是“各地黄金”,广阔的市场玩家众多,老字号机构深耕多年,新入局者虎视眈眈。
截至目前,大地教育尚未明确广州业务收入情况。
广州教育咨询中心开业后的第一季度,公司提交的成绩单可能并不理想。
因此,大陆业务能否成为大地教育的新业务曲线,似乎还需要时间验证。
韬光养晦大地教育的困境不是一个例子,而是疫情下留学中介机构普遍困难的缩影。
例如,从事海外教育顾问服务的国际教育科技,上市之路也频繁受阻,最近因招股书失效再次中断了IPO。
疫情重演、规模有限的留学中介机构,只能寄希望于部分国家放宽留学申请限制,带来某些业务板块佣金收入上升。
在“主要风险和不明确因素”中,大地教育再次提到疫情的影响。
另一方面,香港的金融及营商环境尚未全面恢复。
另一方面,海外大学和大学的代表还在犹豫去港口招生和面试。
管理层也认为疫情对公司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多国政府为控制疫情而采取的政策和入境检疫隔离制度。
在大环境和行业的沉浮中,大地教育可以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并不多。
此时,与其开拓大陆市场,还可能考虑实施更有效的本措施。
例如,国际教育科技2020年的销售及营销支出从1296万港元削减到509万港元,这有助于维持客观稳定的利润水平。
在业务形象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节衣缩食先“活下去”对大地教育也许更现实。
现在,留学路线的寒冰也在融化。
疫苗和新冠特效药研发不断取得新进展,许多国家启动大规模接种疫苗计划,一些国家放松疫情防控,国与国之间包括教育在内的交流趋于多元化。
2021年初,英国发布了新国际教育战略,称中国将推进英国海外教育的重要区域市场之一,预计会有更多的学生考虑选择英国作为升学目的地。
另外,前瞻产业研究院在报告中预测,中国留学服务行业2021-2023年处于缓和发展期,但从2024年开始高速增长,之后以13%左右的增长率上升,2026年中国留学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接近6000亿元。
动荡的环境中,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和机会。
其中,持续亏损寻求大陆市场大地教育,能等到行业陷入低谷的那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