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内容:
1.学习食品专业的经历;
2.实习、语言准备&社区;
3.我的研究经历;
4.我的留学申请流程。
01、就读食品专业是怎样一种体验?UIC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实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食品的生产、销售、管理,到营养的国际化,这样就可以服务于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政府机关,或者国内国外的企事业单位等等。
因为课程的内容和基础知识都和生物、化学有关,所以建议高中有生物化学背景的同学报读食品专业,否则可能很难学习。另外,比如食品化学、加工、分析、原料、营养等。,都是核心课程。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规划,选择选修科技类或者管理类的课程。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那时候实验班是必不可少的。必修的实验有生物化学实验,化学与食品分析实验,食品科学实验, final year project(毕业论文),以及选修的食品微生物和食品安全实验。食品专业的学习比较重。基本上每学期都有两到三门专业课,每门课都有两到三门的小考、小组作业、演示和期末考试,占总数的40%-50%。而且知识很多,要背的内容也很多。
分析化学和食品加工工程也会涉及到计算,工科也会涉及到流体力学等物理知识,对我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此外,实验课每周都要上交实验报告,对于我来说,一篇分数还可以的实验报告需要大量时间去撰写。所以我觉得食品专业的课程还是有一定难度和强度的。02、实习、语言准备&社团;【实习】我觉得实习经历对于申请研究很重要,尤其是对于港校。
根据我和身边人的经历,港理工和港科大面试时都会问到实习经历。UIC的食品专业可以找到很多实习,比如第三方检测机构,海关,食品药品化妆品公司等等。另外,我们平时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也会在实习中派上用场,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和完成实习任务。
至于实习怎么找,有的公司和我们系有合作,所以会提供一些实习机会,一般都是老师发布的;也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公司申请实习。其实大部分实验室都很缺人,如果你对实习工资要求不太高的话,很容易找到。
【语言准备】根据我的经验,还是尽早准备语言考试为好。可以先试水,了解自己的大致情况,更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度。
我拖到大四才考,还要和没有专业和fyp的课程分享精力。说实话,两者兼顾有点难。【社团】大学四年,我只参加过古琴社的一个社团。在一个学期学习2-3首曲子的同时,我还负责社团的周值班和社团班教授、助教的工作。
但因为真的很爱古琴,所以还是在繁重的学习中挤出时间来练习,相当于放松了自己。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精力来参与社团,做好与学习之间的平衡。03、我的研究经历;我的FYP研究课题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国内外六种不同市售奶粉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此外,还对这些奶粉中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和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通过检测结果对6种奶粉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
我从7月初开始准备,到12月初才完成,甚至在交毕业论文终稿的前一个周末还在实验室加班。一方面是因为高三课业繁重,只能尽量找空空余时间做实验;另一方面,实验中不确定、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一不小心就得从头再来。另外,由于没有太多的文献可以参考,实验的每一步都得不断摸索和调试。但这一经历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一整项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掌握了各种实验和仪器操作,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实验成功的喜悦。
我认为做研究是必要的,因为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有兴趣做实验,以及将来是否能做这项工作。我曾经一度非常讨厌做实验,因为实验课都是分组进行,没有什么参与感和成就感,再加上要写冗长的实验报告,以至于让我觉得做实验非常无聊。但是当我真正独立完成一项研究的时候,我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感受到了做实验的乐趣,以至于我甚至觉得以后可以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
我认为这对我们的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04、我的留学申请过程。我出国深造的初衷其实是不想考研,哈哈哈哈,主要是UIC缺少考研必备课程。此外,四年的全英文教育为出国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正是在大三的假期,我开始选择深造的领域,准备材料。对于地域的选择,由于个人原因,首先排除了美国。另外,我认识的学长学姐大多选择去英国、香港、澳门深造,反馈都不错,所以地点敲定了。不过我身边有朋友申请了荷兰、瑞士等国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去了解一下。我的申请很早就开始了,大三的假期就开始准备材料,大三开始陆续收到澳洲的offer。这个过程给我的感受就是顺利和靠谱哈哈哈哈。在申请过程中,无论是文书的撰写,还是材料的提交,东方海外的留学老师都及时跟进,完成的作品质量很高,我的问题也都得到了及时的解答。
也可能是我心态比较好,基本上抱着能学会的心态,所以申请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且一开始也没有对HKU的Offer抱有任何希望,所以一开始也很惊讶。当然,这也有赖于东方高质量的文件和对海外教师申请流程的严格控制。老师真的很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