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了新的申请季,很多同学都很焦虑。看到这么多学霸也在今年qs前50的学校,感觉大概是没了。
那么,国内双非学生,一二本学生,或者互联网大学前300名的学生可以去qs排名前50的学校吗?有什么可以推荐的?
其实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给你选学校做个备选。
1号KCL
如果你的王者今年8月不更新新一轮的应用需求,很可能会沿用去年的应用模式。
kcl没有明面的list去卡你学校。可以说,目前QS排名前50的学校都是双方友好的第一人学校。当然这种友好只是明面的。其实今年kcl体量特别大,商学院和传媒学院两条路尸横遍野。然而,kcl仍然对大学和非洲的高成就学生很友好,它也支持这一提议。
比如一些双非财经本地 ,浙财啊,安徽财经这类的均分88-91之间的。它仍然在出售中。低于这个分的,就不要去找不痛快了。对了,如果加权分数在这个以上。当然,除了这些院校,有些不是high2.1要求的专业难度会低一些,比如你喜欢报考的社科类,还有一些泛商科、教育学类的专业。其实很多85+就够了。
KCL一直没有断过双错的念头。目前只要你不在乎你的专业,在网上分享。
你是仍有望申kcl的。不行的话可以去kcl的2.2专业,你会被录用的。第二名曼彻斯特
其实人大的院系和学院差别很大。诚然,人大是个强校,校友多,实力强。
但录取门槛可能是英国九校里面漏洞最多的一个。也是最好追的一个。比如今年我一个专业录了7个学生。也是感谢曼大不杀之恩。人其实就像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他很有名,但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蒙混过关。
别的不说,就他们环境发展学院、材料学院、工程学院来说,很多基本榜单都是针对国内前300甚至部分前400大学的学生。
均分也是各个学院con分都一样,有的最低con80,有的最低con82,有的con85。这个学校不同系的独立性太强了。所以双非生,平均分在85-90左右,才是最应该感谢不杀之恩的人。
妥妥的大爹,得抱着大腿。当然,虽然机会给了双非学生,但是曼大申请人数多,量肯定是量。像ifr这种现在难度都飙升上去了。虽然双飞还是很多学生。但怎么做出差异化,是你们该侧重考虑的。爱丁堡3号
爱丁堡的这所学校分为ABCD的四个波段。如果爱丁堡今年7月底不更新新要求,基本上就按照这四个波段。
也就是说,双非学生申A和B这两个list的基本没戏的。也就是商学院,信息学院之类的,不要碰。只有少数几个一本强校可以,像深圳大学这类的可以。其他人,不管是一、二、三,都可以报考他们的C、D带学校。
而且con分会低一些。主要是没有前两卷。很多同学被商学院的录取率吓到了,但是这个学校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
还是那句话,分学院,比如教育和体育学部的课程还是好申的,社科类也有捡漏的。在新未来学院,也有更多的双重收费。当然,如果你想申请爱丁堡,建议你把分数刷高一点,申请英国。你的绩点才是王道,不接受反驳。
甚至后面留英找工作也是如此。第四名UCL
UCL是G5中最友好最铁的学校。
毕竟这个学校的校训在哪里。虽然ucl是目前几个学校中体量最大的。即使去社科赛道依旧能卷出花来。但是还是给了很多非学生的机会。每个人都需要特别关注自己家里的新专业,如果去年大家分享的错过的专业很多,今年就不要申请了。
肯定被刷爆,谁申谁浪费名额。其实申请ucl对于学霸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双非学生来说却是最重要的技能。
而且建议早点申请,第一轮过后想办法再找机会补申请。
对于ucl这种学校,双非学生的原则就是永不放弃,除非被拒到海的尽头,等了7个月后,依旧无果。那就放过他吧。但依旧不放弃,要有劳资来年二硕再战ucl的勇气。Ucl用来画学校。有个结论:前50名的q目前适合双非学生,但仅此而已,至于lse和ic,还有更高级的牛津剑桥。
这种学校基本都是小概率事件才会录取。当然是曲线救国,比如本科读了一个国内顶尖的研究生,另外还有两个硕士。就如果你双非直申。现在很多211和英文版2.1都被毫无脾气的拒绝了。其实mainland China除了c9和一些海外大国,认可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其他是比不上一些海本或英本认可度的。甚至比一些2+2的还要好。认可度这件事真的有时候有优先的。你接受不了,这也是很多家长提前送孩子去英国读本科的原因。卷已经从A-level甚至GCSE开始了。所以,如果你是排名控,对学校占有欲极强,就要把学校设置好,抓住机会。
别傻乎乎地去冲热门的。往漏的方向走,你刷名校回国就业不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