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这个地区有点模糊。过去几十年采用中英双语教学,中文可以占大多数。所以国外有些人可能会误认为是我国的一个行政区,但我们中国人会把它看成是被欧美绑在裤腰带上的东南亚小国。
学历背景方面,SMU倾向于国内211或985高校毕业,学校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雅思成绩在6.5分以上。
如果学生不是211大学毕业,需要平均分85分以上,雅思7.0分以上。还需要持有相关专业的毕业证及学士学位,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优先录取。从以上总体情况来看,相比新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SMU作为新加坡第三公立大学的申请要求陡然下降,几乎没有竞争。
这并不是因为它的学校平台不好。新加坡不是一个热门的留学地,所以比不上香港,比不上欧美,甚至比不上澳洲。其次,它的光环确实比不上前两个学校,建校时间也不长,只能放低身段亲民。但我还是相信,疫情过后,在留学热门地重新洗牌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变过去的格局是很有可能的。到那个时候,SMU的申请难度自然会上来,而且这个速度很快。02.论学校实力教师力量
SMU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800多名新教授拥有常春藤大学和世界其他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
除了最好的学术人员,新加坡管理大学还邀请具有独特专业知识和成功管理技能的专业人士,将学术研究与商业实践紧密结合。学校最大程度还原美国化的大学教学方式,整个教育体系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价值观、心理素质、人格等全方位素质。此外,SMU的所有课程都以讲座的形式呈现,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鼓励独立思考。全部课程都实行小班制教学,每班12-40人,更方便师生间有效的交流。硬件设施
SMU的办学规模虽然不大,但体系却很完善。
光是门类齐全的研究单位就有13个,而从科研到实践进行转换的机构也有6所,除此之外,用于支持科研学术的基础服务单位也有8个。校园环境
SMU校区很小,但它位于新加坡繁华的中央商务区和艺术遗产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SMU校区与周围的金融、商业和文学界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而且设计新颖、设施先进的校园建筑充分体现了“城市校园,校园城市”的理念。校区毗邻多个交通枢纽地铁站,四通八达的地铁网络连接全岛各地,出行非常方便。03.论发展机会外部通信
SMU的财富管理硕士项目将为学生提供在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或瑞士圣加仑大学瑞士银行金融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学习机会。
而李光前商学院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利用各自的金融会计学科优势,深度整合资源,联合开设CFO会计硕士双学位项目。符合两校毕业条件者,可获得清华大学会计学硕士和硕士学位,新加坡管理大学财务总监领导力硕士学位。此外,李光前商学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商学院、柏林ESMT商学院和加拿大皇后大学史密斯商学院联合举办了管理硕士研究生全球交流项目。作为学校平台,SMU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跳板优势。其与顶尖大学的交流合作机会,大概是海外学生留学的最大痛点,这是很多国内金融机构即使考研热也无法比拟的。*就业SMU在我们国家可能默默无闻,但是就业情况和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差不多。各专业平均就业率每年稳定在90%以上,部分商科毕业生起薪甚至超过国大和NTU。
虽然最强的专业是商科,但在官方的就业数据中,最好的其实是法学。该专业当年所有毕业生中,薪资中位数达到4900新币,部分学生甚至达到6000新币。其次是信息系统,工资中位数4300新币,最高5550新币,说明SMU在就业市场的认可度和前两家一样。总体来说,SMU在业内的认可度还是很高的。只要不是那些实力不强,喜欢以严格的排名要求硬碰硬的公司,都会很喜欢SMU的学生。04.建议目前SMU的QS世界大学排名相当于mainland China的中南大学和吉大,也就是中上游的985,但在国内的实际地位绝对不如最多中游的211。
如果你本科是985,可以选择前两所大学去新加坡留学。如果不能,近期选择香港排名前五的大学比较合适,或者学习成绩不太好,也可以考上国内校级以上的研究生。如果你本科学历在211以下,没有得到读研的机会,对读研没有把握,那么报考SMU还是很划算的。SMU在当地的认可度并不低,你想在新加坡工作定居很容易拿到绿卡。短短20多年的历史,SMU能发展成为新加坡商科专业的“黄埔军校”,靠的无非是精准的定位和超高的水准。
SMU学生可能没有NTU和国大学生的光环,但他们的自信和表达能力一定是他们望尘莫及的。说个我朋友讲过的在新加坡本土面试时候的笑话:当十个面试者中有九个是SMU的学生时,每个人都会紧张。但是当十个面试者中有五六个是NTU和国大的时候,SMU的学生会欣喜于他们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