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津
来到牛津,天正下着雨。
车停处,街心花圃中有一纪念碑,小巧玲珑的,这是为纪念因异 端邪说的罪名被焚的新教徒拉蒂默等人而建。在中世纪,教会以这一残酷罪名不知处死了多少先知者,创立地心说的布鲁诺就是其中一员。
雨中,导游带我们来到谢尔登尼亚剧院,这是英国建筑大师雷登的处女作,一座环形建筑,顶端正中有一小尖塔,就像一个王冠。过 去曾在一册建筑速写集中见过它,是国内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在牛津留学时的铅笔建筑速写,其中就有这个剧院。剧院外的石柱上有一个个人头雕像,他们是谁,为什么立在这里,这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不过,这里一直是牛津大学传统的举行毕业典礼的地方。
沿街转过去,街心草坪中耸立着瑞德克利夫拱形建筑,这里是牛津大学的中心,是牛津大学图书馆的阅览室。它的后面有一座教堂, 哥特式尖顶高高屹立,那是圣玛丽教堂,前面所提的牛津的三位殉道者就是在这里被宣布为异教徒。一旁是万灵学院,学院建筑上的一座座尖塔使它显得特别怪异——
正欣赏间,小雨变成了大雨,导游告诉我们集合时间地点后就消失了,同行游客们四散避雨不知去向,我躲进了附近的伯德雷图书馆。 馆里是不能进去的,我们就站在图书馆大门的门廊里,和学院一样,图书馆里也有一个方庭。
雨一直下个不停。站在雨中望着这一座座雨蒙蒙的学院——
这就是牛津,泰晤士河和查韦尔河在这里汇合。从7世纪起这里便有人居住牛津大学图书馆,9世纪则建立了牛津城。过去,人们从浅滩和渡口过河,牛拉车也从河滩和渡口过河牛津大学图书馆,牛津(牛的渡口)于是得名。1167年英格兰与法兰西战争之际,一些在巴黎大学研究的学者离开巴黎至牛津定居,同时吸引更多学者前来,公元12世纪末,牛津大学已成规模,公元13世纪中期之后各个学院陆续成立,开始牛津大学的璀璨岁月。数百年来,一大批世界著名人物从这里走出去:其中有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首相撒切尔、印度总理英迪拉 甘地,有文学家乔叟、诗人雪莱,作家劳伦斯出自牛津大学,小说家狄更斯出自牛津万灵学院,大诗人艾略特出自牛津莫顿学院—— 这所世界著名大学在我心里一直是那么神圣,那么崇高、那么伟大。可今天我来到了这里,却只能在雨中在一隅欣赏着它。
百无聊赖地等到雨小,时间到啦,只得匆匆往集合地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