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在回国就业的选择上,不再是只考虑北上广深,随着国内新一线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少海归都有去新天地追求一番的打算。
但问题也来了,北上广深的确也是留学生们最熟悉的城市,说到新一线,新一线城市都有哪些呢?又有哪些知名企业呢?
01
新一线城市都有哪些?
第一财经旗下城市数据研究项目“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新一线城市排名数据显示,成都历年都稳居第一。在五个评价指标中,成都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三个指标中,都高居第一,实现霸榜。
而重庆,与成都相距不远,在2020年更是超过了杭州,位居第 2 名。这主要得益于重庆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生活方式多样性的维度评分。从经济总量上,重庆也是遥遥领先,仅次于北上广深。
BOSS直聘根据环境异动、环境要素、人才质量和求职偏好四大维度建立了人才吸引力指数模型,计算结果显示,除开北京、上海和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以外,杭州、南京、成都的人才吸引力位居新一线城市的TOP3。
这些城市的发展空间、工作机会、生活质量都极具性价比。最重要的是,它们还给足了应届生福利,落户、住房、就业等方面优势满满。
不得不说,新一线城市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政策的扶持,让它们搭上了通往经济的“高速列车”,开挂式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厂名企和人才的注入。
02
新一线城市都有哪些知名企业?
每隔一段时间,“北京or上海”这个话题,就会在海归圈里被捞起来讨论一番,很多人都觉得:京户太难搞定了,还是去上海吧!
而事实证明,他们只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依然很诚实,和其他一线、新一线城市相比,北京和上海两大顶流对海归的吸引力那是断层式领先,海归心里的Top1还是北京。
那除了北京上海,留学生最爱的一线&新一线城市都有哪些呢?请看下图
《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南京海归求职南京海归求职,海归就业排名前五位的行业是:金融业、科技/互联网、教育、文化/传媒/体育,和制造业。以上15个新一线城市中,行业优势比较明显。
那么,就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城市的情况。
1️⃣人间天堂:杭州
提到杭州,首先想到的就是发达的互联网产业,从海归人才流入的相对量来看,杭州已经逆袭北上广深,排名全国第一。
杭州的发展不用多说,在城市人活跃度、未来可塑性、以及企业的规划方面十分占据优势。对企业与人才的政策都相当到位,备受好评。例如2020春节时,杭州给留杭过年的外来居民,发放 1000 元的过年“红包”就上了热搜头条。毕竟,这比北京的 20G 流量,看着是要大方实在得多。
这样的政策氛围,加上大量优秀上市公司与初创企业形成的创新氛围,也为杭州的毕业生留存率与海归吸引力带来了相当高的提升。
阿里和网易两大“龙头”,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过去的十余年,杭州城又陆续出现了很多充满活力、为大家熟知的企业。
比如,海康威视、蘑菇街、恒生电子、农夫山泉、花瓣网、丁香园,同花顺等。
在地理位置上,杭州所在的浙江省与上海和江苏省两大经济体连成一片,交通非常方便。
2️⃣天府之国:成都
成都,连续6年稳居新一线城市榜首。
整个川渝地区,我们都能看到一些不错的企业,其中,成都的游戏、文娱类行业相对较为繁荣。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天府三街的腾讯了,风靡全国的王者荣耀就是成都团队开发的。
隔壁的天府四街,是字节跳动在成都的办公地之一;抖音、基础架构、 团队、教育、云平台等项目都在这里有条不紊地开展。
同在天府四街的还有阿里巴巴成都分部,有国际事业部、阿里云、蚂蚁金服、云计算等方向可供选择。
此外,华为、美团、百度、网易、爱奇艺、新浪、携程等。
大家熟知的top级互联网大厂,几乎都在成都设有办公场所或研发中心。
3️⃣魅力山城:重庆
重庆的话,互联网企业规模稍显不足,同时,第一产业较为落后,更适合专业方向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朋友考虑,可选的公司会更多一些。
长安汽车,总部位于重庆。特别一点的福利可能是能用员工价买车吧,跑到一定里程还会给油补,国企稳定性还不错。
国金证券,工资待遇上可圈可点,年终奖会更可观一些。工作环境不错,目前在行业里的发展比较靠前,人员水平也不错;其中还有西南证券总部就在重庆,中信建投、国泰君安等在重庆设有分公司。
拜耳医药,每天提供早饭与酸奶水果、饮料等下午茶。夏天有水果茶、柠檬水,冬天就是枸杞花茶,总体来说,工作环境毕竟不错,也非常养生,毕竟是医药企业嘛。
但需要提醒的是,拜耳的背景调查非常严格,除开工资单、社保记录等,还会致电前公司与同事,记得要做好准备。
4️⃣六朝古都:南京
根据BOSS直聘2020年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模型显示,南京在新一线城市里,是仅次于杭州的存在。从2020年的GDP总数来看,成绩亦非常亮眼,首次进入到GDP全国10强。
同时,根据南京市发改委联合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20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在2020年南京共有独角兽企业15家,独角兽企业总量排名全国第五、全球第七,科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并且,南京在近年将集成电路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如台积电、紫光、新思科技、楷登电子等一批重点企业。
名气最大就是苏宁了,然后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本地企业还有苏果、雨润、南京卷烟厂、南汽、南钢、红太阳、金盛等。
南瑞集团,这家企业,不一定被很多人熟知,但是在江苏的本地人应该有不少人知道。在南京,南瑞作为国家电网的直属科研产业单位,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会低于华为的南京研究中心。
5️⃣印象江城:武汉
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最大都市,同时也是未来中国的硅谷。
这座历经疫情的英雄城市,还能位居GDP10强,虽说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但究其内因,还是武汉本身的基础足够扎实。
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九省通衢交通枢纽地位,全国前列的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
这些年,高新技术产业更是逐渐成为武汉的中流砥柱。
光谷设立“人才特区”,实施“3551人才计划”;“青桐计划”、“楚才回家”;“百万大学生留汉”;红杉、IDG、高瓴等一流的VC 机构落户武汉。
创投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所有金融资源,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公司已经超过1000家。
武汉第二总部:科大讯飞、小米科技、小红书、慕声科技、ofo共享单车、跟谁学、江民科技、尚德机构、猿辅导、东方梦幻、奇虎360、摩拜单车、神州数码、青藤云安全、航班管家、沪江教育等。
武汉研发中心:腾讯武汉(人工智能方向)、小米科技、360研发中心、科大讯飞研发中心、小红书研发中心、1号店研发中心、尚德机构武汉研发中心、人人网研发中心、网龙研发中心(在线教育)、苏宁研发中心、华为研发中心、阿里云(2014年菜鸟项目落户江夏。同年阿里云在光谷建设“阿里云-光谷移动互联网孵化基地)等。
由于篇幅有限,只取其中几座城市分享。
列举了这么多,大家对新一线城市是不是有了新的认识呢?
比起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都市,新一线具有独特的性价比,无论政策还是就业机会上都对应届生非常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