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智慧团建转入组织的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

2024-06-21 02:59:38编辑:名佚

▶ 转出原因:一般在“升学”“工作”和“其它”中选择。

▶ 转入组织是否属于北京/广东/福建:根据团组织信息如实选择,上述三省市未使用“智慧团建”且均采用本地团关系管理系统,一般应先在当地系统注册并发起申请后尽快在“智慧团建”中发起申请。注意,部分中央政企不经由北京市系统,请在“智慧团建”中直接处理。

▶ 申请转入组织:应首先选择省、自治区、直辖市、铁路民航、中央单位或建设兵团一级团委,将已经联系获取的将转入团组织给定的名称用搜索栏进行搜索(如搜索不到,请“掐头去尾”式缩减团组织名称后再次搜索),确认搜索结果中对应的团组织名称无误后选择。选择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匹配“转入团组织管理员”和“转入团组织联系方式”信息,确认无误后继续。

▶ 备注:升学和转入工作单位团组织的,除对方特别要求的外一般不填;转入工作单位所在地团组织的,应详细写明转入事由、是否已与对应团支部联系、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工作职位和入职时间等信息;转入居住地/户口所在地团组织的,应详细写明转入事由、现居何处/户籍地址和是否已与对应团支部联系;参军入伍的,按相关单位要求填写;出国(境)学习的,应写明具体学校和入学时间;转入上社研院流动团支部的,应写明转入原因和预计转出时间,超出1年的不予通过。

完成“组织关系转接”页面填写后提交申请,能够在“我的组织关系转接历史”页面查到历史记录的则视为发起成功,反复刷新页面确认没有历史记录的应重新发起申请。

如重新发起申请过程中发现无法再次申请,请在“我的组织关系转接历史”查看之前的申请并选择撤销后重试。

第四步 关注转接申请状态直到转接成功

成功发起转接申请后,研院团委会尽快处理转接申请,在发起后的2个工作日后状态无更新,应通过班级团支部书记联系研院团委及时处理。

转接申请成功发起后,应至少每7个自然日查看一次状态,确定最新进展。若申请被拒绝,应联系拒绝方问询原因并改进后尽快发起新的申请。

当转接申请的“处理状态”显示为“已完成”,则团关系转接流程全部完成,转出成功。

02

党组织关系转出

党组织关系(以下部分简称“党关系”)转接是指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学习、外出等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或单位,以及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经党组织同意,将党组织进行转接的一种调动形式。在上社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之际,毕业生党员应当在毕业前按规定发起党关系转接申请,并在申请有效期内正常转接,保障党组织关系的正常存续。

第一步确认党关系去向

党关系去向依照未来去向确定。

读研团组织关系_读研团组织关系怎么转_读研究生团组织关系必须转吗

▶ 已落实工作/学习单位:对已落实工作/学习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其工作/学习单位建立党组织的,应将组织关系及时转移到单位党组织;工作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可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

▶ 暂未落实工作/学习单位:对没有落实工作/学习单位的毕业生党员,也可转移到本人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或随同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

▶ 出国(境)学习:出国(境)学习的毕业生党员应将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就读高校党组织。党员出国(境)前,高校党组织应要求其提交保留组织关系的书面申请,说明学习地点、时间、留学方式、联系方式、境内联系人等情况读研团组织关系,经院(系)党组织审批后读研团组织关系,报高校党委组织部登记备案。注意,《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规定,对因私出国并在国外长期定居的党员,出国学习研究超过5年仍未返回的党员,一般予以停止党籍。停止党籍的决定由保留其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作出。

▶ 工作变动较大,居住地不稳定:可以将组织关系转入常驻地或户口所在地,在工作变动期间,参考《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按照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方式,在与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同时,积极主动就近参与社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各类党组织活动,过好多重组织生活。待具备转移组织关系条件时,及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

第二步 获取党组织信息

在确认党关系去向后,应第一时间联络对应党组织,获取要转入的具体党组织名称、组织关系介绍信抬头等内容,并在通知时间联系老师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关系介绍信具体开具流程于如下网址可见

()

信息获取和组织关系介绍信需注意:

介绍信的全部内容,尤其是抬头部分,应向相关组织询问确认后填写,请勿自行填答以免造成不必要流程作废;

准确询问接收党组织介绍信的抬头名称和具体组织名称,与对应党组织相关人员确认;

组织关系介绍信时效为一般为三个月,过期自动失效,再次转接党关系需要重新通过复杂流程获取纸质介绍信,故应把握时间;

接收党组织在回执联盖章签字,党员应及时将回执寄回介绍信上联通讯地址(即党员原所在基层党委)。

如有疑问可寄送邮件到咨询。

编著:曾玉、康子豪

校对:徐莉、刘莉娅

更多排行:团关系转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