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数据,台湾省现在有外国人有726,584人,拥有永久居留身份13,556人。其中不少是华人。
革命与华人华侨
清末民初,国内民不聊生,东南沿海的百姓纷纷到海外谋生,其中东南亚和美国是华人的主要聚集地。
孙中山发起革命正是依托海外华人的资金支持和人力支持,辛亥革命成功之后,海外华人又为抗日战争付出巨大牺牲。
而东南亚中很多华人在归化本地之前大部分人持有中华民国国籍,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又有相当数量的华人移居台湾。台湾省的华人主要来自于缅甸、印尼和马来西亚。
缅甸华人
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国民党军队。1950年,云南解放,国民党团长李国辉率领700余人从云南溃逃缅甸。随着溃军越来越多,残军扩充至6000人。
这些残军在缅甸形成独立王国,先后击败缅甸军队的多次围剿。缅甸政府向联合国控诉,蒋介石只好撤走3300名老弱病残到台湾大陆学生到台湾留学,还有2500名士兵留在当地。
这些国民党残军在缅甸的围剿下又有部分撤退到泰国。到达泰国的国民党残军后来加入泰国国籍,因为泰国经济及环境相对稳定,大部分人在当地生根发芽。目前分布在金三角的残军及后裔约6万人。
而留在缅甸的国民党残军因缅甸政局不稳,经济落后,有相当一部分人继续到台湾谋生。这些人以云南人为主。
1965年,缅甸政府下令关闭境内所有的华文学校,国民党残军及当地华人为了子女能接受汉语教学和发展纷纷到台湾发展,这部分人已经融入当地。
到了70年代,台湾经济开始腾飞,而缅甸政局动荡,经济发展滞后。缅甸就业机会少而且薪资又低。华人为了发展,又到台湾寻求机会。
因为之前缅甸华人已经有两拨移民进入湾,70年代之后的缅甸华人主要是在亲戚的介绍下到达台湾,这些人部分持有缅甸和台湾两本护照。
经过几十年的移民及发展,目前缅甸华人在台湾约有5万人。这些缅甸华人主要聚居在新北的中和区,并且以云南人为主。
因为缅甸华人众多,在中和区形成了缅甸街。缅甸街上的商铺到处悬挂着带有云南和云南少数民族及缅甸语字样的招牌。
印度尼西亚华人
印尼是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约2000万,但经过多次排华,大部分华人隐瞒自己华人身份。1949年印尼独立,独立之后多次排华,华人为了避难大陆学生到台湾留学,大量华人离开印尼。
目前约有3万名华人移民澳大利亚,15万人移民香港。集中移民台湾的是在1960年,受印尼排华影响,约有1500名华人华侨迁居台湾。
这些印尼华人以客家人为主,大部分被安置在桃园、新竹等地。
到达台湾的印尼华人因为印尼官员的搜刮,大部分到达台湾比较贫困。现在台湾的印尼华人主要从事零售业,印尼华人和印尼人在台北形成一条印尼街。
马来西亚华人
梁静茹和光良等马来西亚艺人因最先在台湾爆红,长期被人误认为是台湾人。这也反映了马来西亚华人在台湾打拼人数之多。
马来西亚华人在台湾以求学为主,台湾的马来西亚华人中学生占据一半。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少有的整个华人群体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当地从幼儿园到大专均有完善的华文教育。
大量华人在以汉语为教学语言的独小和独中就读,但是马来西亚政府不承认独中文凭。为了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这些独中生纷纷到海外留学。
经济相对发达、高校林立的台湾省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马来西亚在台湾省的留学生累计已经有七八万人。不过大部分留台的马来西亚华人返回马来西亚发展,少部分留在台湾。
庇护所
海外华人数目庞大,约5500万人。这些华人在海外凭借勤劳与智慧在当地生根发芽,但也伴随着部分国家的排华运动而颠沛流离。
华人移民台湾省有特殊的历史关系,国民党长期受到海外华侨的资助,海外华人与祖国休戚与共。当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流居东南亚的国民党军人及后裔也跟随到达台湾省。
而在海外排华运动兴起时,台湾和大陆一起接受了大量的华人难民,成为海外华人的避难所。
经济
因为台湾经济相对发达,海外华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纷纷到台湾谋生。而台湾为了照顾相同血脉的华人也提供了大量的帮助与优惠政策。
侨教政策
台湾省为了吸引海外华人到台湾留学,1952年设立“侨生教育基金”。奖学金最高可达30万台币。奖学金不光学习优异者可以获得,家庭比较贫困的华人也可以获得清寒奖学金。
而且台湾高校录取华人门槛也比较低,只要所在国高中成绩合格就能申请到台湾留学。因此台湾吸引了大量的东南亚华人学生赴台留学。除了奖学金,台湾还鼓励华人在台湾打工补贴生活。
从1952年到现在,约有十多万华人在台湾留学。
结语
台湾省作为中国人的聚集地之一,经济发达。曾经为海外华人提供了避难之所,现在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华人定居于此。不论这些华人来自何地,都流着相同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