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开放陆生来台至今,大陆研习生及学位生已逾20万人次,一度是两岸关系美丽的风景线。遗憾的是,自2020年2月因新冠疫情及两岸关系恶化,台湾宣布所有陆生暂缓来台,4月间大陆宣布暂停新生来台就学,来台陆生人数锐减,去年甚至出现研修生挂零现象。
蔡英文2016年上台,大力推动“新南向”政策,其中包括奖助私校引进东南亚学生入学。私立科大为弥补陆生不能来台就学的缺憾,多积极配合政策引进东南亚学生。众所周知,实施“新南向”后,不仅台商登陆风潮及两岸贸易未受影响,且贸易额逐年攀升。换言之,“新南向”阻却不了台商登陆,也带动不了台湾与东盟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却大量引进“新南向”国家的年轻人来台就学,而这直接导致台湾社会的安全因素受到影响。
根据教育部统计, 2019年来自“新南向”国家的境外生达5万9千人,占外籍生比例高达56%,其中以印尼、越南籍人数最多。在政策指引下,私校经审查通过成立“新南向专班”,每专班可获100万至400万元(新台币,下同)补助款,对深受“少子化”冲击及财务不健全的私校,自是大旱望云霓,可填补部分财务窟窿。
然而透过人力中介引进的东南亚学生,却是以“学工”为主。多数渴望就学的东南亚学生来台后,被分配到食品厂或生产线大陆学生到台湾留学,每周工作5天,仅余2日返校就读。有些工作场所环境恶劣,不少学生因而逃学辍学、甚至失联,成为潜藏各角落的不定时炸弹。
引进来路不明的外籍生,必然导致问题层出不穷。最近台南某科大越南籍女大生,来台3天后失联,最后遭警方在台北市特种行业场所寻获,“假留学,真卖淫”尚不只一桩。两名22岁越南籍学生因欠缺生活费,竟加入以同乡为首的暴力讨债集团,干起讨债勾当;还有乌干达外籍生沦为奴工,类似情事不胜枚举。美国国务院《美国2021年人口贩运问题报告─台湾部分》批评,“人口贩运者利用台湾‘新南向’政策放宽‘签证’吸引东南亚学生和游客前往台湾,再迫其从事劳动或性交易。”这究竟是台湾“教育部”审查出的问题?还是外籍生引进政策整体失当?
大量引进“新南向”国家的学生,对台湾恐是一场灾难。事实上,根据“警政署”统计,以疫情前2019年为例,大量东南亚人士来台观光,加上原引进的东南亚移工,外籍人士在台犯罪率逐年攀升,外籍犯嫌中亚洲籍占9成,其中越南籍高达4成6,“非法滞台”观光客竟比“非法移工”还多。相对陆生来台10年,从无类似负面事件传出,反而洋溢着两岸年轻人在校园中相互交流、竞争、学习的故事。
陆生来台不但增加大陆年轻人学习的选择机会,对台湾私校而言,也可增加生源,更重要的是,对稳定两岸关系有利。吸引国际精英来台是民众普遍的共识,自然该包括勤奋向学的陆生在内。
疫情将逐渐趋缓,适时迎接陆生来台,不仅有利营造两岸善意,改善两岸关系,更有助台湾私校健全发展。开放陆生来台虽非台湾单方面可以实现,但只要蔡当局主动废弃歧视陆生的“法规”大陆学生到台湾留学,让陆生与所有外籍生同等待遇,那么两岸民间教育的联络,或将继续推进。
蔡英文近来开始传达愿促成两岸有意义对话的意愿。在全球动荡不安之际,民进党当局若能主动创造恢复陆生来台的有利环境,对台海及全世界而言,都是正面讯号。
(本文为台媒《旺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