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络海报新闻记者李子骄济南报道
与“70后”、“80后”不同,“90后”和“00后”大学生群体对生活有更多想法,对于已经想过进入职场的人来说,更合理的选择显然是“无所谓是否合适,先
同时,很多人在毕业后会选择适当调整人生规划,逐步改善职业目标。
于是,出国留学、晚就业的比例进一步上升。
在他们看来,“慢”不是目的,关键是在“慢”中看清自己的内心想法,加快自己独立的步伐,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线”。
2022年研究生考生照片提供
即使飞得很远,最终也要回国找工作
走出国门是更好的选择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2019年11月,刘然单身来到瑞典,成为了留学生。
“我是2018年毕业的。 本科学校很普通。
因为父母在当地的烟草专卖局工作,所以刚毕业那一年,我作为应届毕业生参加了烟草专卖局的招生考试,可惜没及格。
之后,我听说周围的朋友中有出国留学的人,所以和父母商量了。 也许可以过自己的一天。
”
隆德大学的受访者提供照片
两年多的求学生涯转瞬即逝,不久前,刘然刚拿到自己的毕业证书。
“这里的第一学期按半年计算。 也包括三个阶段的课程。 两个月修两门课或一门课。
具体的课程内容自己选择,在毕业之前完成学分就可以了。
说实话,我把自己看得很高。 好像没怎么进步。 一开始我习惯英语教学,但后来我处于半玩半的状态。
”
虽然以前就开始学习接触过的无线通信专业,但是看了自己的成绩单,刘然还是没有底气。
“我刚来隆德大学的时候,想着如果有机会的话,也许可以留下来。
现在看来,确实不太现实。
一是自己能力太低,二是受新冠灾祸影响回国越来越不方便,家人不太放心。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生活成本自己负担不起。
”说着,他和记者结算了。
“这次留学在家里花了几十万美元。 光是机票,2020年回国往返3200元。 之后,受疫情影响,最高的时候直达单程要16000元。
不想继续“啃老族”的他,又把曾经的《遥远》杂志带回了国内。
刘然拿到了毕业证书的回答者作为照片
不得已而延长就业,期待考研改变命运
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作为坚强的后盾,张然的心比谁都清楚。
考研是麻痹自己借口、安慰父母的理由,也是人生的另一条路。
“师范大学毕业的学生,不想当老师,去另找工作,专业不对口。
只能选择考研,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
2020年从天津师范大学毕业后,张然一直在天津考研。
“我想报考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届毕业生,每次考试都必须回我的户籍所在地,也就是郑州。
“2021年的考试,是她的第二次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我以为自己准备得很充分,但没想到分数线那么高。
”
在将近一年的生活中,林鸣的生活一点点没有改变。
每天六点起床背英语,然后复习政治到中午。
外卖、吃饭、午休,接着两门专业课的网上授课,晚上做一套模拟题。
有时不饿就不吃饭,有时谁都不知道。
“我不想回家是因为我害怕在父母身边。 老实说,他们想让我在家里找份教师的工作。 淡定就好了。
但是我讨厌在小地方呆一辈子,我要搬出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对张然来说,考研是改变命运的一件事,也是一种“逃避”的方式。
张然开始在朋友圈作为代购回答者提供图片
实现志向是需要代价的,在外面生活比在家里,衣食住行都要花钱。 为了不给家里妥协,张然在朋友圈开始了代购。
“钱赚得不多,但我几乎不出门。 也没有很大的钱。 足够了。
“最头痛的是租房子。
“先从宿舍搬到大学城附近的房子,然后搬到河西区。 房价太高了。
现在又搬到津南区了。 虽然离市区很远,但是很便宜,2000多元一个月,和室友平分了。
“没有社交,没有娱乐。 她说下次出远门,应该自己回家参加考试。
张然搬家后看到的景色受访者提供照片
近年来,一些地方事业单位用人规定应届毕业生比例在70%以上,国有企业新岗位在50%以上。
张然说,越晚,报考难度越大,阻力越大。
“但我不后悔。 前几天,我找了份临时工作,在幼儿园代课。 自给自足没关系。
好在家很近,这样也能抽出时间看书。
虽然不知道今年能不能上岸,但是再努力一次吧。
”
发稿前,即将回国的刘然与记者分享了好消息。
“我还找到了令人满意的工作。 我希望你快点独立。
”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