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现在活着或者人生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
“我现在没有资格谈论幸福和人生。
我的幸福消失了,现在只是活着。
”
2003年的某个时候,获得爱情的朱莉娅,正在体内酿造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病毒之一——HIV。 来自男朋友马浪。
如今17年过去了,她的经历依然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图片来源:央视节目《面对面》
“浪漫”爱情2002年,朱力亚原是某中专二年级学生,因学习成绩优异,被保送武汉某大学英语专业。
她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也是那所中等专业学校的骄傲。
在大学里,朱力亚仍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但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朱力亚认识了一位改变了她的人生的留学生。
朱力亚喜欢听CD,有一天她去店里买了VCD盘。 这时,进来一个外国人来买盘子,他不会说中文,服务员也不会外语。
朱力亚去帮助他,但随后,那名外国男子要了朱力亚的电话。
那个外国男人叫马浪,SYDNEY,27岁,来自巴哈马,是有名大学的医学留学生。
认识两个月后,他们见面了。 也就是说这次见面了。 朱利叶斯给热情开朗的马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彼此留下了交往的机会。
不久,他们恋爱了。
在朱力亚眼里,马波文雅、帅气、谈吐迷人、待人平等,很多男孩子都觉得不如他的风格。
但是马浪向她隐瞒了身份,隐瞒了她得艾滋病的事实。
朱力亚和马浪在热恋中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
在此期间,他们和很多大学情侣一样做爱,但她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
朱力亚认为马浪是留学生,国家在艾滋病方面也应该有严格的检查。 再加上他是学医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2003年11月起,朱力亚发现马浪肺部感染。 当时,我以为她得了肺结核,没想到会得艾滋病。
2004年入学,他的病还是那样。
他打电话告诉朱力亚他病了,但没说是艾滋病。 之后,马浪说自己要去北京工作,然后离开了。
如果分手了,他们就再也没见过面了。
2004年4月3日下午,朱力亚的命运完全改变了。
她的老师对朱力亚说:“你知道吗? 马浪感染艾滋病发病了”。
马浪也不是巴哈马人,是非洲的赞比亚人,在老家结婚。
这句话,完全改变了茱莉亚的人生潮流。
4月4日早晨,朱力亚在几位老师的陪同下,来到疾控中心检查是否感染艾滋病。
结果朱力亚被诊断感染艾滋病。
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茱莉亚一次也无法面对,人生中也充满了恐惧和无奈。
但当被问到是否恨马波时,朱力亚说:“我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一点也不后悔。
爱不会混入任何杂质。
我不恨他,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我爱他,爱得很深。
”
无论如何,艾滋病没能让茱莉亚真正幸福,但茱莉亚选择了讲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经历,增加了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的人。
性开放也许应该谈谈艾滋病毒,但必须谈谈非洲,艾滋病泛滥的地区。
在占世界人口10%的非洲,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数量占世界的70%。
艾滋病在非洲蔓延与贫困化密切相关,事实证明越穷的国家艾滋病患者越多。
由于贫困、教育水平低、医疗和药物短缺,艾滋病在非洲地区迅速蔓延。
目前我国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数据也在上升,这与性开放有很大关系。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的数据,这几年感染HIV的大学生数量每年从30%-50%不等。
采访朱力亚时,记者问朱力亚。 “如果你想和中国大学生和年轻人说话,你最想说什么?
朱力亚回答:我感染了HIV,整体行为与中国的道德观念不冲突,但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没有对留学生进行检查。
但是,想对中国年轻人说的是,中国的性开放已经20年了。 你应该接受。 我们也应该冷静下来。
性开放可能是一种趋势,但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看了朱力亚的故事,你觉得呢?
#健康科普排行榜##39健康超能力团#
参考资料:
1. 《南方人物周刊》访谈朱力亚实录.南方人物周刊. 2005-05-31
2. 《专访朱力亚:感染艾滋病的大学女生(组图)》 .央视《面对面》 .2005-07-25
3. 《青少年艾滋病死亡率攀升 成非洲头号死因》 .新华网. 2015-11-28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此处添加了小程序。 请通过今天的顶级客户端进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