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好朋友。
3年前,阮氏锦莉从越南留学千年商都广州,就读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中文专业。
在这里,她学会了流利的普通话,喜欢吃肠粉、走北京路,她惊讶地说:“一部手机就能坐地铁、坐高铁、付款。”
近日,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粤越南留学生阮氏锦莉,听了她的广东故事。
她说,作为越南留学生,希望自己能像桥梁一样连接两个国家,希望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更多的越南人了解中国,了解广州,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越南。
认识千年商都
“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看在中国时的照片,有时也带我回中国过年。
阮氏锦莉告诉南都记者,她的父亲是福建人,母亲是越南人,所以自己从小就不了解中国。
2019年,阮氏锦莉选择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开始大学生活。
刚到广州的时候,她只会说简单的汉语词汇,经过这三年的沉浸式熏陶,现在她能说流利的普通话了。
她决定来广州的理由有两个。 一是因为父亲朋友的孩子们在华文学院学习。 他们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汉语教学水平很高,学校的文化氛围非常开放。 另一个是广州贸易发达,而且离越南很近,陆运方便快捷,供应链相对稳定,她今后还将从事中越国际经贸。
在广州,阮氏锦莉很喜欢逛北京路。
在那里,可以学习广州悠久的商贸历史,同时也可以在美味的点心中领略博大精深的粤菜文化。
而且,很多越南人在越秀区做生意,她很友好。
阮氏告诉南都记者,学院专门开设了“一带一路”相关课程,“越南向中国出口榴莲、芒果、火龙果、香蕉等多种水果,我想两国会越来越合作。”
她对南海神庙印象深刻,从中加深了对广州这个千年商都的了解,也更了解岭南文化,“这些对我今后的生意都有帮助”。
北京奥运会期间,阮氏锦莉和同学们用橡皮泥制作了可爱的冰墀泥像,用自己的方式为北京奥运会加油。
她向南都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十几个橡皮泥版冰块团结在一起,仿佛在宣告着,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青年们为冬奥会加油鼓劲的心情是相通的。
享受广州生活
请给我肠粉。 请给我和皮蛋瘦肉粥或豆浆一起。 这是阮锦莉的广式早餐标配。
早茶是她的最爱,“越南也有早茶。 广东人带来了。 在当地,虾饺叫H Co,烧烤叫Xu Mi,发音和广东话一样。”
在这么多心里,她很喜欢吃肠粉。
“越南肠粉馅以木耳和肉末为主,使用鱼露。 我不像广州那样用酱油。 肠粉里有鸡蛋和生菜,但都很好吃。
"她俏皮地吐出了舌头。
中越两国不仅有饮食文化共同的语言,农历新年也是两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和广州一样,越南人也在农历新年参观花市,买年花。
到了农历新年,在家里放桃树和桃花枝是越南人的习惯。
“我想在广州参观花市。 越南也有花市,所以我想看看广州的花市是什么样的。
”阮锦莉说。
阮氏锦莉和伙伴们一起参观了南海神殿。
回答者供图
周末,阮氏锦莉偶尔和同学们一起徒步去白云山和越秀公园,感受广州的生态之美。
“那里绿化得很好,有很多树,随便走几米就有垃圾桶。
”她说。 广州的空气越来越清新,自己有时也骑共享自行车,他说:“自行车可以共享,不可思议,很方便。”
让阮氏锦莉吃惊的是广州发达的移动系统。
刚入学广州的时候,一个在广州做生意的越南朋友去十三行拿货的时候,带着她坐地铁。 她发现朋友用手机出示二维码就能进入地铁站,她很惊讶。
“用一个手机就可以坐地铁、坐高铁、付款。 我好像来到了一个新世界,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有这样发达的技术。
”
在阮氏锦莉看来,广州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很多不同国家的人来广州做生意。
广州人开朗热情,她的性格也慢慢由内向变得活泼开朗。
促进中越青年交流
在越南,追逐中国电视剧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一些年轻人为此报名学习中文。 此外,还有人成立中文字幕组通宵翻译中国电视剧。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互联网要素越来越丰富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产品已经成为中越青年交流的重要载体
阮氏告诉南都记者,越南人非常喜欢中国电视剧,“我们喜欢爱情剧,也喜欢帅哥美女。”
她说,《苍兰诀》是目前越南很受欢迎的中国电视剧。
越南还有中国明星的粉丝俱乐部,粉丝们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偶像照片、翻译中文帖文、聚集在咖啡店交流。
在谈及未来职业规划时,阮氏锦莉表示希望从事国际贸易行业。
“我认识的中国越南人大多是做生意的。 10个越南人中,8个可能在进行贸易。
”
阮氏锦莉告诉南都记者,越南人在中国从事的贸易行业主要是服装和工业零部件等。
她是越南同学毕业后回国,与中国进行贸易。
她说,将来也想做跨境电子商务。
“作为越南留学生,我希望能像桥梁一样,连接两个国家。
阮氏锦莉说,她喜欢在广州拍照打卡,想发到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在广州的生活,拍VLOG。
她希望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更多的越南人了解中国,了解广州,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越南。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梁令菲
图:实习生杨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