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期末的临近,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知识储量在这个冬天达到了高峰。
但如果你在校园里转一转,你会发现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占了绝对的支配地位。
因为,比期末考试还难的是本周末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冬夏两季,没有缺席,如约而至。
第1部分
六级,大家都一样
国内大学学生几乎没有人能逃脱被大学英语四六级支配的命运。
每次临近四、六级考试,都会有相关话题热门。
考前,各大网络平台瞬间变成大型英语教学现场,试题预测、常见答题技巧、作文高级词汇层出不穷,手指滑过相关内容时,忙着收藏保存,生怕一不小心漏掉了绝密的真实问题
考试临近,央视新闻为考生热情推题/图源网
走出考场,当天的题目让考生无限讨论——听力音量本来就不大,前一个同学一直大声咳嗽,人气得想翻桌了; 费心写了几百字,交卷后发现作文的问题不对……
每年的“英汉”翻译是四六级比赛的主要方式,各种奇葩的翻译让人无法正视。
每年四六级考试后出现的“神翻译”/图源网络
最精彩的是成绩公布的时候,425分的人兴高采烈,以一两分之差没有及格的人黯然失色。
祈祷声、喜讯声、对成绩查询网站崩溃的感叹声交错在一起。
四、六级考试的段子层出不穷,可以说是现代高中学生的迷茫行为图鉴,笑过之后也感受到了考生的辛酸泪水。
考试结束后考生自嘲/图源网络
英语四六级考试,是高中学生心中的一粒饭,也是一颗难以斩断各种纠缠的朱砂痣,即使遭受折磨,也心甘情愿,只期望能吃苦耐劳。
第2部分
磨炼人的精灵的成长史
我国现代语言测试开始较晚,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左右。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光辉岁月里,外国人英语水平考试、高考英语标准化考试改革经历了两次,开启了我国现代语言测试研究。
后来诞生于八十年代的四六级考试,可以说同时见证了中国语言学测试的发展历程和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岁月、筚路蓝缕、字珠玑。
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1980年前后,中国石油大学(当时华东石油学院)开始了名为“English proficiency test”的英语水平考试。 学校内无论学生、老师都参加,通过考试测试自己的英语能力,考试合格者由学校颁发证书。
1984年,由教育部组织的英语教学研讨会在中国石油大学举行。 会议正好赶上了学校的英语水平考试。 英语教学研究专家的关注很快引起,参观和讨论后,这场小范围流行的英语水平考试,得到了国内90多所高校的响应,很快传遍了全国。
1985年底,国家教委成立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考试设计组”。
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其中大学整体英语课程分为六级,在四六级学习结束后进行统一的标准测试。
社会对英语学习的普遍重视推动了英语培训机构的成长/图源《中国合伙人》剧照
20世纪80、90年代英语学习热潮/图源网络
1986年,举行了第一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1987年9月,第一次四级考试正式举行; 1989年1月,第一次六级考试正式举行。
关于四六级考试名称的由来,可以说英语水平来源于一级到六级的划分。
6个级别分别对应高中毕业水平、大专入学水平、大专毕业水平、本科毕业水平、研究生入学水平和研究生毕业水平,本科默认为3级,从4级开始测试。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等级设定、试验组织相关要求/图源网络
今天,英语四六级考试已经走过了将近30年的历史。
考试也经过几次改革,尽可能全面、公正、客观地评定了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例如,考虑到刚离开高考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可能还保留着应试教育的习惯,在四六级考试中特意减少选择题的比例,增加填空题和汉译等新题型。
另外,四六级考试的作文和听力首先进行,要么单独计时,要么单独缠绕。
这也是多次改革的成果,旨在让学生关注英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避免在选择题上得分的侥幸心理。
从1999年开始,在四六级考试中加入了口语部分。
课堂上注重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鼓励学生早日摘下“哑巴英语”的帽子。
可以说大学英语四六级是与中国大学生关系最密切的英语考试。
第3部分
为她疯狂,为她疯狂,为她成为问题王
有一段时间,国内许多大学将英语四级六级证书与学位获取挂钩。 本科期间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研究生期间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六级。
国内高校招收免试研究生,基本上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要求,证明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
部分学校要求申请学生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500分、520分以上。
研究生期间,许多高中还出台了以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免修英语课的政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表的《关于办理外语免修的通知》中,将免修的标准定为“全国CET六级考试550分以上。
”
另外,四六级考试由教育部门组织实施,成绩最终报各高校教务处,进行高校排名。
这样,考试成绩就成了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高通过率是很多高中英语教学追求的目标,高中公共英语教学会受到影响,压力会逐渐转移,最终落到学生的头上。
走出校园,英语四六级的“幽灵”依然存在,成为求职的重要门槛。
在国家考试和省市级公务员考试职称表中,很多职称都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水平要达到四级或六级,有的单位要求六级达到500分以上才能初审合格。
中国大型银行和一些外企的校园招聘公告也对英语水平提出了硬性要求,本科生要求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研究生要求通过六级。
多少学生写了论文,背了定理,做了实验,但是一张英语证书,失去了心中的学校、工作和本事。
眼泪为英语而流/图源网
在多重压力下,中国高中学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冲锋陷阵,毫无意义地为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努力。
第4部分
走在艰难道路上的歌
那么,在如此高的投资下,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如何呢?
根据ETS发布的《2018全球托福成绩报告》,中国考生的托福平均成绩是80分。
《2018全球托福成绩报告》 /图源网络
在雅思考试官方公布的《2018年全球雅思考生表现分析报告》中,德国考生排名第一,总分7.43,中国大陆考生以总分平均分5.78位居世界第33位。
《2018年全球雅思考生表现分析报告》 /图源网络
回顾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我国专业领域人员的英语水平,直接用英语阅读国际期刊文献,了解领域内世界前沿研究状况,在该领域内有国际话语权。
因此,我国学生的英语输入型能力也就是阅读和听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输出型能力——在写作和口语方面仍然非常薄弱。
中国的英语教育一般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语言的意义本身。
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最深刻的英语记忆是每天早晨雷打不动的早晨读书和听力训练。
其实,很多朗读和听力训练的目的是语言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刺激。
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在应试环节很有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分裂了语言学习,让“中国式英语”的理念扎下了根,于是一直流传至今的中国留学生“How are you”? ”的段子反映了——
广泛流传的“I’m fine,thank you. And you ” /图源网络
实际上,培养阅读文献能力的英语教学方式并不少见,日本也与之相似。
但是,在《2018全球托福成绩报告》中,日本考生的托福平均分只有71分,而在《2018年全球雅思考生表现分析报告》中,日本考生的雅思平均分数为5.79,与中国共有32,33名。
不能说中日两国在英语教育上花了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改革的呼声从未间断。 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以及量表与雅思、普思考试的对接结果。
量表根据学习者的英语能力分为“三个阶段”“九个阶段”,涵盖了中国学生的各个英语教学阶段。 能一思多做,满足教育评估、升学、就业多种需求。 这个相关的等级试验计划也将在2020年前逐步公布。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图源微言教学
最近,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取消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我们学什么,不是考什么,而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
“英语四级、六级,这30年来运转的全国统一考试的留学问题,再次引起了关注。
也许有一天,大学英语四六级这个奋斗平台会跳出历史舞台,成为中国语言考试的老照片,但它所记录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辛酸、艰辛、艰辛,却永远无法忘怀。
最后,祝所有星期六考试的同学都考神保体,高分稳定。
本文是《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