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改变当时清朝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从人才抓起。
只有培养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才,才能在国家改革中探索先进措施。
基于这种考虑,清政府积极派遣了许多学生去留学。
除了清政府的公派留学外,民间的地主资本家们也自费送自己的孩子去留学。
渐渐地,整个中国都掀起了留学热。
(清末留学生老照片() )。
不仅如此,实际上当时的外国列强也欢迎中国派学生去留学。
特别是“庚子赔偿金”,清政府灭亡后,由一些国家主动提出,将这笔钱作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费用。
这表明外国列强要去中国学生留学,不仅没有反感,而且有点欢迎。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清朝已经灭亡了,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不同意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 因此,列强可能只是在制造顺水人情。
但是,即使顺水人情,也能做别的。 为什么要用来鼓励中国学生留学呢? 很明显,鼓励中国学生留学,对外国列强有益,所以他们这样做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
这个有点不理解。
按理说,中国派遣的学生越多,人才就越多。
中国人才越多,中国就越强。
这样,分裂中国的企图很难实现。
列强这样做,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在俄罗斯留学的王爷载涛) )。
造成这种情况,我认为以下两种情况值得关注。
另一方面,列强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为什么列强想阻止也阻止不了? 因为无论是中国公派留学生,还是民间私派留学生,列强都是不可阻挡的。
列强都是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国家的学校都是私人开办的。
开办学校的目的是赚钱。
学生来读,有符合条件的学生。 那些学校不能拒绝他们。
因为你拒绝了,所以其他学校会录取你。
政府也不能强制规定国内学校不得接收中国留学生。
如果作出这样的规定,政府必须补偿学校的损失。
这怎么可能?
更何况,西方国家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
对他们来说,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博爱”。
拒绝中国留学生本身就违背了这些基本价值观。
你硬要做这样的规定,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批评,受到反对政党的攻击。
因此,掌握权力的政党可能会进行限制,但既不会实现,也不会做出严格的规定。
清朝被列强侵略
其二,列强想进行意识形态殖民。
列强侵略清朝,其实其目的非常复杂,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最初的时候,他们想和清朝做生意。
当然,这笔生意在包括正当商品贸易的同时,也包括非法鸦片贸易等。
但是,清政府因为锁国政策,不想和列强做生意。
由于鸦片贸易污染了中国人民,清政府强烈抵制。
而且这诱发了列强的武力入侵。
列强入侵期间,由于清政府打不赢,不断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逐渐增加了列强的胃口。
他们不仅已经打算和中国做生意,还直接从中国掠夺资源。
掠夺资源,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原始积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所以你可以开矿山,修铁路,掠夺中国劳动力。
此后,清政府与日本爆发甲午战争,战败后。
西方列强突然意识到清朝可能四分五裂,于是西方列强开始对中国索取领土。
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进行这种追求,日本也会虎视眈眈地掠夺中国的土地,于是八国联军开始入侵。
这完全是列强妄图彻底瓜分中国的战争。
但是,虽说列强赢了,但他们看到的是民间强大的阻力,这些力量都非常排外。
这种排外力量是可怕的,即使列强能够瓜分中国,但由于其力量的强大,列强也无法像其他殖民地一样顺利殖民中国。
要顺利殖民中国,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意识形态的输入。
所以,在中国留学生问题上,列强是采取这种态度的。
但是,你应该知道列强的愿望落空了。
由于中华民族有很强的向心力,大多数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接受西方思想,但不接受被殖民。
而当这些留学生回国,与工农大众结合的时候,他们真的发动了民族解放运动,逐渐把列强赶出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