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托福示范笔记怎么用?

2022-12-24 12:29:02编辑:阿轩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托福听力示范笔记的使用。

托福示范笔记怎么用?

听力的主题是录音播放结束后才出来的,所以一边听一边记笔记的能力在考试的时候特别重要。

很多同学在听力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四种问题。

1 .做笔记的时候问什么记什么,没有重点

2 .记了很多笔记也不知道内容。 光记得也不听

3 .做题时丢笔记,靠记忆

4 .想看笔记的时候,知道自己不记得,猜对了一半

以上就是没有掌握合理的听力笔记方法的表现。

为了消除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笔记练习。

说到听力笔记,在南瓜藤的练习任务中有3次专门针对这个内容的听力笔记练习,我们的老师也已经在TPO上完成了100篇听力示范笔记。

在谈具体用法之前,先说三遍听力笔记的重要性吧。

一.听力笔记的重要性

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做笔记的最终目的是做题。 换言之,关于问题点以外的信息,听和记都是无害的。

听解笔记方法的核心是录音播放时可以判断哪些句子是出题点,这就是“预判”。

预判答句后,一定要迅速记下此句中的核心信息,以便于解决后面的问题,但句子的核心是什么?

句子的核心是句子的主要组成部分,按词性来说是一句主语名词和宾语名词,连接主语和宾语两个名词的是谓语动词,所以主谓宾是答句的核心。

我们从句子主干的角度探讨了应该如何进行回答句子的书写,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听力问题对回答句子书写的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托福听力考试中提出的指导方针是“基本”,也就是说所有问题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具体的出处。 这就是听力笔记的“定位问题”。

本节介绍了使用监听主题确定问题的步骤。

这个问题来自TPO50的第一次讲座。 这个考古学讲座主要是关于古埃及的玻璃制造。 选择两个详细的问题吧:

a :找到题注的定位词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根据提出问题以解决问题的人,在笔记中迅速找到答案或出现答案的段落。

这个问题是“文中提到的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重视的两种玻璃物品是什么? ”我问。 因为定位词大多是提问的名词,所以我们在笔记中找的是“glass objects”这个定位词。

b )在笔记本上安排答案

接下来是去笔记本上找到问题中的定位词。 答案的信息一定在附近。

此图为老师听力示范笔记截图,定位词“objects”清晰可见。

因为整篇文章都在讨论玻璃玻璃,所以没有必要在笔记本上重复这句话。 这是听力笔记的第一个技巧,就是学习省略。

另外,在objects之前加上“”和“? 我意识到有”。 两个符号,这也是善于使用听力笔记的第二个技巧——符号。 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符号的出题点类似于题干的“what”是答疑出题的考点。

确定问题后,需要在出题笔记附近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笔记本中,被询问问题的两个玻璃产品分别是“beads”和“vessels”。

c )对照备忘录信息寻找同义置换的正确选择

最后一步是使用备忘录的回答信息来应对选项。 这里需要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选择和笔记之间的“同义置换”。

顾名思义,同义置换是指将回答句子的信息置换为意思相同的词或句子。

这个问题a的选项“beads”是最简单的同义置换即原语的原语。

C选项的“containers”和备忘录的“vessels”都表示“容器”,使用最常见的同义置换方式——同义词。

这就是使用听力笔记的三个阶段的“定位问题法”。 要解决这些问题,您可以看到听力笔记有以下要求。

1 .能够确定问题中的名词,找到回答句子

2 .可以找到答案文中的提问信息

3 .帮助找到同义置换的正确选择

综上所述,获得高分的听力笔记要求“快速、准确、清晰”,而不是“原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和“我可能会选择这个选项”的似是而非。

谈谈如何通过三次听力笔记练习达到高分听力笔记的要求。

二、三次听力笔记要求

三次听力笔记是指,对每篇听力文章做三次笔记,根据练习的“量”不同,“听力和书写能力的“质”也会发生变化”。

很多学生在学习听力笔记的方法后,如果不严格按照三次笔记的要求来练习和加强这种方法,最终会出现“刷了几十道题,却记不下来”的应试学习状态。

首先,说明做三次听力笔记的基本要求。 在本练习中,您必须至少准备三张A4纸和双色笔,以便于更正。

听力笔记的通常篇幅是用一张A4纸完成讲座的笔记。

1 .第一次听力笔记

笔记目的:实际模拟考试的笔记和试题的状态

基本要求:一般听,做听力笔记,解答问题后核对正误。

具体要求:每个问题选项的答案写在本笔记本下,错误的问题用红笔标记答案。

第一次听力笔记基本上和考试时第一次笔记后解题的状态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每道题的答案都要写在纸上,核对正误时很容易用红笔填错题,在批改和复习时也能直观地回顾自己文章中的错题。

上图是两位同学的第一个笔记,左边是不完全符合要求的笔记,右边是显示答案选项的笔记。

2 .第二次听力笔记

书写目的:通过订正书写补充单词,加强听力书写方法

基本要求:首先完整重塑笔记,再对照示范笔记版本进行逐句精读和笔记更正。

具体来说,没有必要对照示范笔记直接抄写,笔记的订正需要重新听取录音。

很多同学的第一个笔记不完整,需要先播放录音重新做笔记。

然后对照老师的模范笔记开始订正笔记。

关于笔记的订正,老师们已经多次强调“誊本是没有用的”。

所有更正都是重听录音,逐句精读后修改笔记的过程。

老师的示范笔记是帮助大家摆脱对听力课文的依赖,明确知道自己想对这篇文章的所有主题做什么样的笔记。

对照示范笔记重听更正时,需要重点更正以下三条内容。

1 .单词:更正拼写错误或遗漏的单词

2 .符号:补充缺失的笔记符号,如分层、交互、转换、因果、举例、否定等明显的逻辑符号

3 .符号对应的逻辑词:听完句子后,这些符号对应的具体逻辑词是什么

上图是两位同学的第二次听力笔记。 左边的这位同学有用红笔订正的错误单词和几个符号,但从订正态度来说,不及右边的同学。

首先,右边同学的更正痕迹很多,其次用双色笔区分单词的拼写和符号的更正。

最后在笔记的最后连几个重点单词的拼写、中文释义、声调都要清楚地备注。

这样的听力笔记更正才是“认真更正”的态度,相信每位学生在更正了几十个这样的笔记后,一定能提高自己的笔记和听力能力。

3 .第三次听力笔记

笔记目的:利用笔记进行精确定位问题

基本要求:连续播放录音,再做一次笔记。

完成后,用红笔在这本笔记本上明确每个问题的问题和答案的位置。

具体要求:采用“题号‘和’A题号”格式,分别标注题目和选项的位置。

请注意不要画q和a这样广阔的线。 明确的问题和答案只存在于具体的某个词中。

在第二次批改笔记的过程中,大家把一篇文章分解成句子反复精读。

为了更好地适应听力笔记所要求的一致反应,第三个笔记需要听一致的录音并完成最后一个笔记,然后在该笔记上完成所有问题和正确选择的定位。

上图是两位同学的第三次笔记,做到这两个具体答案的精准笔记都符合要求。

有趣的是,右边的学生不仅显示了第三和第四个选择的两个答案的出处,还显示了两个答案分别对应哪个选择。 这实现了真正的基本事件列表。

总结

相信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会知道真正有用的听力笔记是帮助自己准确定位的笔记。

在录音播放的时候做这样的笔记,需要学生们在备考中养成正确的笔记习惯。

要养成笔记的习惯,除了上课要学的笔记的写法外,更重要的是课后反复练习笔记,结合老师的示范笔记纠正自己的笔记。

水滴可以穿过石头。 希望大家按照今天分享的具体要求继续练习听力笔记,最终能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