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疫情好转,很多学生重拾了去英国留学的信心,最近忙于确定最终要去的学校,也开始支付押金和安排住宿。
今天我们来谈谈英国留学的事情。 大家都关心什么?
1 .英国大学的知名度高吗?
说到认知度,这是摆在所有留学生中心的大事,无疑也是很多学生最近烦恼的根源。
部分学生想上g5,但无奈全军覆没,部分学生想上QS top 100学校,目前正在加申专业。
与专业无关。 什么样的学校是正道。
对很多学生来说,去一家好的投票或证券公司应该是和QS前100名划上等号的。
虽然也有最多需要学生进入QS前50名的学校,但英国QS前100名的学校占了18所。
QS前200名的学校中,英国占28所。
再加上研究生一年后回国也可以进行学历认定,这是很多学生想选择英国的理由。
名校多、出得早,认知度也高于澳门和香港学校。
为什么高兴呢? 虽然一直比不过美帝的学校,但总之这是留学生所向、中国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国家。
培养了无数相关人员。
2 .我听说英国的大学幅员辽阔,很难毕业,是真的吗?
英国的广进严出确实有这样的事情。 以前专门写过广进严出的前十所学校,录取时既有缩短门槛给condition的,也有没到背景就在argue下换乘unconditional offer的。
但是,我觉得入学后就结束了。 这只是一个开始,能否完成学业,能否顺利获得学位是关键。
前几天,一个学生投稿说自己的第二个term的3门课被挂了。 2你不考虑读硕吗? 很多学生建议他为了自己放弃吧。
所以,英国一年的硕士学位,其实有难度,不是你想混的。
也有严格要求。 他们把澳门和美国两年的课程浓缩到了一年,节奏加快了,学生需要自己消化的东西多了起来。
当然,所以专业毕业并不困难,而是分开专业。
例如,很多教育、tesol类、媒体类、管理类、以几个考试为主的专业容易毕业。
但是,学习经济、cs和统计类,以及一些ee和工程类,甚至医学、哲学、心理学类的话,就需要长点心。
这些专业不能那么毕业。
其实每年都有不在那边毕业的学生。 毕竟每个学校都有pass率,一般专业有3%-8%的不合格率。
在经济这样的专业中,也有30%左右的学校。
当然也有允许补考的东西。
这证明了英国门槛的难度。 虽然是把教育产业化了的国家,但是他们和严格和顽固一样有名。
3 .英国的花店相当贵吗?
英国的年单价实际上在所有留学国家中排名前三,年单价也应该是最高的。
比如去伦敦这样的商科,去kcl,一年不到45-50万人,所以不能说没有困扰。
随着学费每年上涨,现在很多学生把留学预算提高到50万这个数字。
当然,文科的人会便宜。 学费也很重要。
当然伦敦以外的地区费用会下降。 有的地区30万美元就足够了,有的地区35万美元也足够生活。 也包括机票和两次假期的欧洲旅行。
你可以回来带1000英镑回来。
专家不同,观点也不同。
去英国留学每年需要30万美元左右,高的人不用天花板,每年在伦敦也能见到很多每年花65万美元的学生。
所以,去英国留学首先他确实很贵,但他只有一年,并不是受不了。
当然,去本科或更早的A-level留学的学生,不用哭哭啼啼的,家里一定有钱。
我去英国只读了一年硕士,但确实是否富裕还没怎么能评价。 果然学生贷款也去了英国读了一年才回来。
每年也有人回国赚钱去还钱。
4 .去英国留学安全吗?
不安全是小概率事件,总体上是安全的。
而且,其实越村越安全,为什么这么多女性会优先选择英国呢?
但是不安全吗? 否则为什么这么多学生优先去?
5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吗? 如果夫妻中有一方去了,自己可以一起去吗?
完全可以。
前者有探亲签证,有两年有效期,在不限制你往返次数的情况下,一次入境可以在半年内。
如果你的妻子,或者是你交往了三年多的同居男女的朋友关系,你就去那边读书。
你也可以申请附件签名去。
你可以直接在那里找工作。
如果你想多留点时间,别人读,他读书,你工作。
对这种东西其实是宽容的。
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陪伴越来越少,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其中一个,去英国留学安静下来。
这个世界很残酷呢。
总结来说,这样的基础性内容,很多学生不喜欢看,但很多学生的家长喜欢看。
因为被催促总结一下这一带的内容,所以整理了一下。
顺便问一下,你们去英国除了学校排名外,最在意的是哪一点? 请在评论中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