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开放是一件好事,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来说,都是如此,而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只会让“道路”越走越窄。
我深以为然。
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真正能够敞开心胸拥抱一切的人并不多——即便是接受新的东西,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是开放了。
甚至可以说,在晚清那个时期,开放几乎可以说是一件惊骇世俗的事,尤其是清代之前的“士人”,往往习惯以“天朝子民”自居,不但误认为开放没有必要,而且还习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世界——外国只能来臣服,而不会以平等的姿态对外开放。
而在这样的氛围下,曾国藩仍以一己之力,争取为中国派出第一批留学生,可见他的眼光、胸襟、气度、魄力确实非同寻常。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时的曾国藩已年近六旬,竟然还能敞开胸怀接受新事物。在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清朝,力排众议开启“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先河——以一己之力,争取派出第一批留学生,开启我国几千来第一次向世界学习的先例。
曾国藩画像由此可见,后人将他誉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并非完全是夸大其辞——光是这一点,就可以说是前无来者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