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了俄罗斯304年,是统治俄罗斯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王朝。
这个王朝曾经人才辈出,有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还有一位「欧洲救世主」亚历山大一世。
但到了19世纪末,帝国风雨飘摇,人心惶惶。
国内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心想要恢复祖上荣光,急得他夙夜忧叹,寝食难安。
国境之外,身在瑞士躲避沙皇政府通缉的列宁则要悠哉很多,他喝着咖啡看着报纸对身边的年轻党员说:「我老了,看不到未来的革命,以后全靠你们的了。」
可谁能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月,罗曼诺夫王朝没了。
尼古拉斯二世为了复兴帝国,做出了很多努力,但都收效甚微,最终为了转移国内矛盾,走上了对外战争的道路。
时间来到1917年,由于沙俄在一战战场上接连失败,不仅导致了政府财政危机,还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
国内矛盾不但没有被转移,反而被激化了。
沙皇俄国潜伏多年的社会危机在这一刻彻底爆发,数十万人走上街头狂喷尼古拉二世,要求他停止战争,恢复和平。
尼古拉二世面对这种情形,应对手段简单粗暴,命令军队直接镇压。
历史就这样被创造。
本就心存愤懑的人民顿时怒火中烧,索性反他娘的吧,数十万人高呼「乌拉」,要求推翻沙皇统治,最终引发「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5日,尼古拉二世退位,统治了304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就这样在八天内土崩瓦解,成为了全世界“最自由的国家”。
同一天,国家杜马和苏维埃谈判,成立了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主要由资产阶级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苏维埃不参与领导,只负责监督。
有人会问,苏维埃和资产阶级合作,还不要领导权,列宁怎么会同意呢?
别急,列宁还没急,你急什么呢?
此时的列宁还在瑞士喝咖啡,开头说到一个月前列宁还认为此生无望看到革命的发生了,但幸福来得太突然。
当「二月革命」的消息传到瑞士时,列宁一口咖啡差点喷出来。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怎么还会有这种好事!
但当他翻看报纸发现苏维埃只有监督权时,瞬间火冒三丈,真是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二五仔。
当即决定,收拾行李,归国夺权!
列宁不信任临时政府,因为那是资产阶级的政权,必须要推翻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但正如上面的问题,和资产阶级谈判结盟的苏维埃和列宁不是一路的。
这里要说一下,当时的苏维埃主要由三个政党组成:
第一个就是列宁创立的布尔什维克。
代表着广大工人同志的利益,主张灭了沙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第二个是孟什维克。
主要由俄国高学历高素质的工人和学者组成,他们认为俄国太落后了,要先引进西方的制度,承认资产阶级领导的临时政府,等以后条件好了再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个是社会革命党。
主要是农民群体组成,也承认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这样一看,苏维埃内部三个派别中孟、社两党理念相同,追求一致,都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那时候列宁的布党呢?
看看列宁当时的处境就明白了,由于孟、社两党和资产阶级关系好,在国内没啥压力,反观布党的人都被迫出国避难。
布党人少又没什么话语权,主要领导人还都跑路了,列宁根本左右不了苏维埃的想法,身在瑞士的列宁看到消息后只能干着急。
于是列宁开始走上一条逆风翻盘的道路。
1917年4月3日晚上,列宁夫妇等30多人在德国人的帮助下乘坐火车成功回到了俄国。
回国后第一步就是整顿内部人员的思想,因为布党内部很多干部,比如斯大林、加米涅夫等人也都是倾向于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
列宁虽然在苏维埃不是老大,但在布党内部还是话事人,一顿语言输出想要清除队友的杂念。
此时加米涅夫有些不服,站出来说:
「当年你不是也说先推翻封建王朝,再发展资本主义,然后建立民主共和国,最后才是迈向社会主义吗?你当时还说直接夺权是荒唐愚昧的想法,咋现在要打自己脸了?」
列宁被加米涅夫怼得哑口无言,只能强行辩解道:
「现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了,我们不能错失良机。」
在这里我们只能说,理论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
按照列宁当初的设想,他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经历革命的发生,谁知道沙皇那么不争气,八天就被推翻了,现在夺取的良机就摆在眼前,难道眼睁睁地放弃?
打脸就打脸吧,该争的还是要争。
这就是列宁真正厉害的地方,坚持梦想,不怕打脸,毫不妥协。
最终经过商讨、辩论,斯大林、加米涅夫等布党主要领导人都被列宁骂服了,不对,是说服了。
大家一致支持列宁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夺取政权的决定。
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想结束战争的决策也成了列宁翻盘的最大希望。
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只想要和平、面包和土地,没人想要去流血牺牲,况且这场仗打得还不明不白。
列宁也是看准了这一点,稳准狠地抓住了俄国人民的痛点。
在经过一波宣传造势后,布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心。
随着布党人数势力不断增加,苏维埃内部的孟、社两党也逐渐被边缘化,布党自此一家独大,苏维埃就是布党,布党就是苏维埃。
1917年11月6日,列宁带领2万人攻克了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宣布一切权力都属于苏维埃。
此后全俄苏维埃大会开幕,宣布了俄国为「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一切尘埃落定,列宁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把梦想照进了现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