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Tom今年秋天将去荷兰留学,为了重新获得本科学位进入新的征程。
对于曾经离开校园的人来说,为什么要放弃国内的一切,走留学的道路呢?
一.在人生的岔路口,给梦想一个机会
大家普遍认为出国留学是年轻人做的事情,但实际上在留学相关论坛的平台上,我们看到很多三四十岁,甚至四五十岁的人加入了出国留学的行列,试图再次深造。
34岁的Tom是考虑在海外再创造的高龄留学人员。
幸运的是,经过一年的努力,他考上了荷兰的一所大学,今年秋天开始为期四年的本科学习。
对于已经工作了10多年的人来说,汤姆既然在国内有车、有房、有工作,为什么还要放弃国内的一切,回到学校,再来呢?
其实Tom从以前就考虑出国留学,有过两次出国留学的机会。
最初的留学手续都办好了,但那年美国发生了911事件,所以他没能去成。
第二次是他高中毕业的时候,亲戚介绍他去国外学护理专业,但他不感兴趣,又放弃了。
他后来考上了法律专业,毕业后和第一任妻子一起创业创办了公司。
生意顺利的时候月收入几十万,后来由于战略错误,生意每月亏损几十万,妻子和他离婚了。
汤姆下班后去了一家外企上班。
虽然不是互联网的大工厂,但是工作强度非常大,还需要长期出差。
公司老板也不善交际,PUA员工是家常便饭。
由于心理压力和长期加班,一位同事患上了癌症,另一位接替她的同事也因为上司的恶意对待被迫辞职。
这些事吓了汤姆一跳。
他已经买房买车,准备娶她,但由于他的工作强度和长期出差,两人感情破裂,最终以分手告终。
上司打算在这个时候接替给他退休同事的工作,他觉得为了自己的生命,没有必要留在这家公司。
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汤姆认为他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
如果你再去找一份工作,你可能和以前一样工作,没有新意。 于是他又想起了自己的留学梦。
汤姆辞职了,开始准备留学。 首先是选择去哪个国家留学。
他以前学法律,但中国和国外的法律体系不通。 另外,他的工作也和法律无关,所以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
正好他有亲人在荷兰,朋友做物流生意,他了解了一些两国的贸易往来情况,认为将来荷兰和中国的贸易会越来越多。
为了他今后的就业计划,申请国际物流专业的学习更符合他的期望。
选择好专业后,汤姆很快又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二、学习之路只有努力,偷懒的代价太大
申请留学,最难的一环是雅思考试成绩,这足以成为很多留学生的噩梦。
汤姆自己的英语不是很好,在工作中几乎不能使用。
偶尔去海外旅行的话,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但是尽是中国式的文章,语法和单词都几乎忘记了。 考试雅思还得再学习一次。
雅思到底有多难,让他这个大男人忍无可忍地抱头哭泣了好几次。
汤姆一开始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他先自学了英语,买了很多参考书和英语词典。
但是,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他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进度就会差得多。
随后,他下定决心,原地踏步,拿出两万元报了雅思考试培训班。 有老师系统的教育,按照老师的进度每天背70个英语单词,也没想象中那么难。
虽然没有做模拟题,但他自我感觉良好,完全有信心雅思考试过。
出于这样的心理,Tom的学习状态非常轻松,每天都完成单词任务,游刃有余地玩手机游戏。
班里有很多20多岁的孩子,玩得也很开心,看他游戏玩得很好,就和他一起玩。
但是汤姆没想到他玩得越聪明,哭的时候就越大声。
学习了两个多月,老师来了他模拟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汤姆直接戴了一个圈儿。
他想申请的学校,雅思成绩最低必须达到6分,而他的模拟考试成绩只有4分。
还有五个月。 如果他的成绩达不到标准,就错过了今年申请学校的时间,只能再等一年。
对他这样的老年留学人员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拖了一年多成本就太高了。
汤姆绞尽脑汁,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把每天的学习时间增加到了8个小时。
为了节约时间,一日三餐点外卖。 正好春节期间也不例外。
每天除了活动必要的身体,他只做学习。 游戏被打入冷宫,社交也中断了。 不能浪费一毫米的时间。
就这样几个月过去了,长期的封闭学习,不与别人交流,让他的内心非常敏感脆弱。
有时候,他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总觉得自己处于崩溃的边缘。
34岁的年龄本身也不像年轻的记忆力那么好,考试越临近,什么都记不住了,单词记住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会忘记。
有几次他受不了,突然感情崩溃,坐在角落里抱着头哭。
好在汤姆的毅力没有白费,最后考试成绩正好符合荷兰学校的要求,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被学校录取了。
虽然入学申请通过了,但是留学的资金也是个大问题。
三、克服现实障碍,梦想就能展翅高飞
留学的人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
事实上,汤姆卖掉了新车,用来偿还房贷和支付第一年的学费。
其实去荷兰留学,每年的学费比美国、英国等国家少很多,但加上生活费等其他支出,那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汤姆以前买了房子装修过,已经几乎花光了自己的积蓄。
现在他辞职了,没有经济收入,为了还房贷筹集学费,他只能卖掉新买的车。
剩下的钱,肯定不够他出国后日常生活的开销。
他打算出国后,观察情况,打工赚取生活费。
如果真的不赚钱,他最后可以把房子卖掉。 这是他最后的贝斯。
他已经34岁了,拿父母的钱也不好意思。
而且他刚决定留学的时候,父母不赞成,就连好朋友也不太理解他的选择。
和他同龄的人,大部分都是稳定工作、结婚生子的,他没有工作、没有家庭,也管不了自己,还要闹着去国外折腾,这不是太晚了吗?
对于他们的疑问,汤姆只能耐心地解释。
他心里一直有留学的种子,虽然落后了很多年,但现在有机会,可以开花结果。
而且他的留学也不是盲目的。 他有明确的目的性,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并为此而努力。
他在那所艰苦的荷兰大学,他相信他会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今后的生活也会变得丰富多彩。
他把自己的想法分析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慢慢理解他的选择。
他们最后支持Tom,朋友还说如果他没钱了,会给他提供经济援助。
这真的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
很多人认为出国留学是为了年轻人,镀金,获得好的工作机会。
但是,真的有三四十岁、四五十岁的高龄留学生。 他们已经在国内有了事业有了家庭,但也加入了出国留学的行列。
事实上,上了年纪的人工作更踏实,想得更周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如果在这个时期舍弃一切学习的话,那一定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出国后,面对不同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也能更好地适应,甚至以前的工作经验也有助于理解新的学习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留学生也有一些好处。
追求理想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并没有放弃对学习的追求、对自己的挑战、对理想的坚持。
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实现理想总是不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