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了帮助中国的新冠肺炎阳性患者,美国芝加哥的留学生小邓联合多名“阳性”学生建立了一个群,分享新冠肺炎的症状、感受和用药疑惑。没过几天,新冠肺炎问答群的规模就像滚雪球一样,从一个群扩大到了八个群,共有4000人。发起人小邓说,其实一开始是为了安慰家属,缓解他们的情绪焦虑。后来,人们发现人们仍然缺乏对新冠肺炎的常识,所以他们成立了这些团体。

邓,北京人,目前在芝加哥留学。前几天,小邓突然听到家人说“杨”。小邓说,她家这三年没“阳”了。她听到这个消息很惊讶。不过,小邓很快就开始安慰他们了。“我也有过。”聊天中,小邓发现家人都很着急。她觉得估计不只是她自己的家人,很多人都有,对奥米克隆病毒了解不多。小邓觉得可以建一个群,不仅可以安慰家人,还可以告诉更多人病毒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有过,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芝加哥当地时间12月7日晚10点,小邓开了一个朋友圈,拉了十几个“积极向上”的朋友组成了一个互助小组。之后她就去之前加入的大群转发,群友滚雪球。几天后,8个互助小组,每个小组500人,总人数达到4000人。这个规模是小邓事先完全没有想到的。小邓说,目前她已经把小组交给专业的志愿者组织来管理,小邓只是志愿者中的一员。而且现在可能有八个以上的互助小组。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建立自己的群。互助群里有分享的文档,所有相关的知识都在里面总结。有时候会在群里转一些链接,然后大家有问题就提问,有人回答。小邓介绍,建群之初,群里只有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中青年人共享。他们可能有相似的感觉,可能会产生情感安慰的效果。然而,在儿童和老人的情况下,国际学生无法回答。“其实我们做不了知识生产。我们只能做知识传播,相当于我们告诉你的。所有官方平台均已发布。比如各种感冒药不能叠放。低烧不要吃退烧药。”如果在这个范围内,他们可以尽量回答。如果超出这个范围,他们建议在线咨询或者去医院。后来,小邓发现大家对新冠肺炎缺乏常识,问了一些又好气又好笑的问题,比如用盐水漱口。盐水应该吞下去还是吐出来?用来漱口的盐是家用盐,还是其他什么盐?比如盖四床被子不出汗怎么办?其实发烧不出汗是常识。此外,小邓还发现,一些科普文章的传播效果不一定好,会有人问“群主们,喝高度白酒预防新冠肺炎是真的吗?”“谣言比科普文章跑得快,有些人就算看了科普文章,也要再问一遍群。你需要对他说‘没事’来安慰自己。”小邓说,能做到现在的规模,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不仅有留学生,还有朋友带进来的医生,医学院的学生等等。在群里,也有一些咨询群友。他们进去之后,先是提问,然后就成了别人提问的答案。大家凑在一起,才有了现在的成果。这几天,小邓收获了不少感动。大家都来免费帮忙了。一直在线,每当有人提问,他都会回答。每个人都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让我们一起努力战胜病毒。”实习生杨同玉文/北京青年报记者闫晓颖编辑/王朝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