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人甘,202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业项目管理专业毕业生。留学咖啡馆分享留学干货和找工作技巧。
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是看到了留学的光明面和高等院校的排名,不知道背后的代价,就产生了出国的想法。希望我今天的文章对你有帮助。
一年制硕士在英国有什么价值?英国一年制授课硕士的价值肯定是有的。身边的朋友去英国留学的目的各不相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体验和享受的不同,有家里的支持,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在这个过程中,结交一些朋友,去欧洲转转,感受一下不一样的社会氛围,是很开心的。有些同学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留在英国工作,所以在出国前就早早规划好了就业方向。9月份一入学,就开始给英国当地公司投简历。现在英国恢复了研究生签证,留学生毕业后可以有两年时间在英国找工作。身边很多朋友都成功去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回国。一方面,英国目前的疫情形势仍不理想。虽然他们已经选择了“平躺”,但要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并获得至少五年的永久居留仍然相当困难。另一方面,回国后,硕士研究生的身份还是有一定优势的。相比国内的研究生学习,英国讲座式硕士的周期较短,一年就可以拿到学位。我本科排名第一的同学甚至放弃了宝研的985学位,毅然选择去爱丁堡读书。她考虑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想利用这个优势尽快工作,提前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此外,毕业回国的留学生还可以享受各国人才的福利,包括各种财政补贴。如青岛协会为定居三年的留学生提供每月800元补贴。应届留学生想落户上海,只要月薪超过社保基数(10338元),缴纳半年社保即可落户。如果你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的学校,以上要求都不受限制。51-100强学校的留学生,只有全职工作满半年,缴纳社保,才能申请落户。哦,还有,留学生买进口车可以免税。当然,除了这些特别“现实”的福利,今年你或许还可以借机在英国“放飞”自己,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去游览很多地方,欣赏美丽的风景,体验不同的社会文化,放松身心,领略世界的美好。也许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很难再有这样无忧无虑的时光了。比如你在英国落地后,可以在欧洲申请申根签证。12月,你可以利用圣诞假期买张飞机票飞往北欧。来过的人都说,和同学一起住,一起旅游,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如果不想办签证,也可以考虑去那些免签国家,或者只是去英国的一些地方,比如爱丁堡、苏格兰高地、白崖或者北爱尔兰。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是独自从利物浦航行到北爱尔兰。记得那几天天气很好,邮轮很大。你可以在餐厅里吃有海景的早餐,在甲板上喂海鸥,甚至去游轮自带的电影院,但票价只有20英镑左右。虽然路程会稍微长一点,但是过程比枯燥的飞行要快乐的多。这些经历,你想说能给你的职业发展带来什么直接的好处吗?不完全是。不过,在我看来,留学就像人生的“间隔年”,还是“今天一醉方休”吧,哈哈!留学生间隔年是指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休息和过渡,或者做一些平时没有机会做的事情,养精蓄锐,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的生活和挑战。但在我国,一般学生没有间隔年的概念。首先,制度不允许。其次,在这种内卷化的环境下,升学找工作的试错成本很高,生怕哪一步走错,哪一步落后于别人。去英国读一年硕士,某种程度上有点像中国学生的间隔年。毕业或者工作几年后,如果想改变自己的专业轨迹,可以通过留学的方式,再申请一个更适合职业发展的学科的硕士,或者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同时也可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丰富自己的阅历。在我看来,学历是留学的目的,过程和经历才是留学的意义。这些经历不仅仅是你见过的不一样的风景,你遇到的友善和善良,还有你需要独自面对的陌生环境,还有你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例如,我喜欢喝冰镇饮料和吃快餐。我以为我会适应英国的饮食。结果在那呆了一年,煎饼果子,烤冷面,渣江面,我都没错过。果然我还是个“中国胃”。回家后,因为高兴得吃不下饭,胖了二十斤。......如果毕业后工作几年再去留学,那么由此带来的应届毕业生的身份也很重要,因为毕业生可以重新参加当年的校园招聘。很多英国院校排名都很靠前,QS前100甚至前50都不在少数,这是学生找工作很好的敲门砖。这样,有留学想法的朋友可能已经很兴奋了。那么我可能想说一个更现实的话题——英国读硕士的费用和就业竞争力。留学不是一路的。金钱成本:我可以直接告诉你我的费用,供你参考:除去准备和申请的费用,我在英国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共计33W人民币。其中20W+的学费占大头,一分都省不下来;其他方面是在我住在非伦敦地区最便宜的户型,没有线下社交,买高性价比的返程机票,很少打车叫外卖的情况下计算的。但是总量还是超过了我最初预期的30W。如果只看学费的话,确实比美国好,但是确实比隔壁欧洲或者亚洲几个热门国家贵很多。如果算上考前准备和申请费,就远不止上图了。大学时考雅思2000块钱,亏了一个多月的生活费。如果英语基础不好,可能需要参加培训班。一旦你考试不及格,还会有两三次.........................................................................................................................................个人成本:申请英国学校也要看过去的成绩单。刷四年大学课程的绩点,别人考60,及格万岁;你考80,准备重考。英国一些大学的一年制硕士课程很累。拿到一级学位太难了。课前要预习,课后还有各种小测验和大作业。作业,留学生永远的痛!你永远不知道你的队友是在什么状态下配合你完成团队工作。每次半夜抓作业,怀疑人生的时候,我都感叹,都在想:明明每个人拿到的Offer都一样,可现实中,差距为什么这么大?!组员的作业是随机的,组员对作业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有人想通过在每项作业中获得高分来获得杰出或优秀的毕业学位;有的同学也想混个及格,毕业后能压线也是可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会导致各自的作业质量参差不齐。想要作业整体质量达到优秀的水平,想要拿高分的同学只能付出更多,因为沟通协调并不总是有效的。这就是小组工作不公平的地方,也是我留学期间特别困扰的问题。除此之外,考试和论文就更秃了。我房间的地毯上有数不清的头发,一周后,吸尘器被堵住了。......就业竞争力对于应届毕业生求职来说,学历是敲门砖,但也只是敲门砖。关于留学生硕士在求职中的竞争力,一句话就能说清楚:雇主不在乎你在教育上花了多少钱,只在乎你能给公司带来多少价值。如果你不是学某个特别专业的科目,或者以后在某个职能类的公司工作,那么留学生的身份就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不得不承认,随着留学的普及,留学生的地位普遍不如以前了。如果你没有顶尖的大学背景或者很辛苦的实习经历和相关技能,只是想拿着留学文凭进大厂或者大品牌,拿到十几k的工资还是很难的,像市场营销、项目管理这种看重实践经验的专业,留学身份只是简历的一个根本方面,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公司工作的工资还是在6-10k的水平。但是根据我自己的秋季招聘情况和周围同学的观察,英硕的留学生身份在外企/国企招聘中还是比较吃香的,很多同学回国后也会参加考试。根据全球化智库(CCG)2019年的一份报告,企业招聘的海外留学生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工资高出约2 500元。最后在生活中,当你有机会独自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你会更加了解自己。那些上课听不懂,考试做不了,论文写不完的痛苦和焦虑,那些为了省钱不得不妥协的困惑和无奈,能让你更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不足,但也能激发出那些你原本不知道的潜能。这些经历没人知道,你也不常提起。可能以后你翻看相册的时候,脑海里会重新闪现当年的所有事情:6月的某一天,你熬夜备考;7月的一天,你庆祝论文的突破,吃了一个大披萨。八月毕业结束,你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九月,你经历艰难险阻,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最后,你发现这些经历都还在,已经融入你的生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上只是我从一个经历过秋招的应届留学生的角度看到和感受到的。当然,个人经历不能准确代表事情的全部。留学是什么样的,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至于留学的经历到底意味着什么,将来会给学生带来什么具体的价值,我还不知道,但我知道,进入职场后,学历一定不是评判“工作者”的第一标准。最终,我们每个人总是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希望大家能做出无悔的决定。我是甘。我在留学咖啡馆分享干货和经验。期待下次再见!▌声明:本文由留学咖啡馆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留学咖啡馆▌谈版权:留学咖啡馆尊重版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