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悲剧,父母辛辛苦苦养大女儿,长大后却失联17年,一个电话也没打过。

当年,为了供女儿曹倩上学,老人四处借钱,欠了一堆债,才凑够了出国留学的学费。出国没多久,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系。之后两位老人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多年无果,而她早已注销了国籍,在德国结婚生子,是一所大学的教授。但现在两位老人年事已高,身患癌症,无人照顾。他们想在弥留之际见她最后一面,但只能靠好心人帮忙。最终,记者联系上了德国华侨,随后他与失散已久的女儿取得了联系。结果曹倩给出的答案是:“我很忙,没时间!”曹倩和她父母之间的深仇大恨是什么导致她消失了这么多年?今天走进曹倩的生活,揭示她和父母之间的不和。找了很多年的女孩会有结果的。2020年,在大连旅顺口的一家医院里,住着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妇,名叫曹和。两位老人不久前被查出癌症。曹刚患有肾癌,刘玉红患有乳腺癌。两位老人在医院里互相扶持,互相照顾。好奇之下,有人问两位老人:“你们的孩子怎么从来没来看过你们?”这句话戳中了曹的痛点。当时他含糊地说:“我女儿,她现在很忙,没时间来看我们。”事实上,并非如此。从2003年开始,老两口已经十七年没有女儿的消息了。这几年,他们两个一直没有找到女儿,到处旅游。我去过当地派出所报案,找过户籍。没有她的消息。后来再查的时候发现已经注销了国籍。然后联系了德国驻华大使馆,要了一个电话号码。但是拨了之后,一开始没人接,后来就变成空。甚至联系了她的大学同学,却没有她的消息。最后老两口也没啥事了。在日复一日的绝望中,他们渐渐麻木,不再纠结女儿为什么不回家。他们只能互相扶持到老。现在,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没有经济来源。他们只靠每月1000元左右的低保金生活。在他们被确诊为癌症之前,这笔钱还能简单养活自己,现在被确诊为绝症,这笔钱已经没有办法支付他们昂贵的医疗费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其中一半已经被掩埋。这辈子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们担心女儿。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如果你能在走之前看她一眼,你就满足了。2020年7月1日这一天,记者帮两位老人联系上了他们17年未见的女儿。我终于得到了一些关于我女儿的消息。他们很久没有原来的兴奋了,心里很平静。他们问了女儿的近况,让她告诉她,“不用她养老了!”童年被寄予厚望。出生于1979年的,是和的独生女。她年轻的时候住在农村,家里很穷。夫妻俩都是农民,靠家里的田地,每年都有不小的收入。另外,刘玉红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两个人晚婚晚育,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女婴。所以从出生开始,她就被宠着,从来不允许参加家里的任何工作。曹倩成绩优异,一直名列前茅。夫妻俩看到女儿的学习成绩,给他们贫困的生活增添了一丝希望。我打算重点培养她,等她长大了,就可以脱贫了。曹倩从小就肩负着家庭的希望,一直努力学习。她在学校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每学期期末都会拿到奖状。父母也因为女儿成绩优异,在村里很有名气,经常受到别人的表扬。然而,曹倩不想让她的童年变成这样。过于严格的监管让她永远没有自由。别的孩子在外面开心地、恣意地玩耍,她只学习。曾经想买一本喜欢的课外读物,她父母拒绝了,认为她学习不努力,父母只会给她买一些学习资料。一天到晚,她面对的都是父母无尽的知识和无限的期望。父母也会说:“等你长大了,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于是,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她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反抗。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她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当志愿者的时候,她想摆脱父母的控制,去更远的地方。于是,我申请了几个南方的大学和专业。但她父母得知她在很远的地方就填完了所有志愿。父亲直接给了女儿一记耳光,母亲也对这种行为大加赞赏,甚至批评曹倩:“你一个女孩子跑这么远干什么?”但曹倩认为,南方的学校虽然远,但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加上她优异的考试成绩,在南方也能考个好的。最后在父母的绝对主义下,最后志愿被改到了东北附近的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没想到,她被最后一个志愿录取了。她痛恨父母为自己做的决定,从此变得叛逆,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孩。对德国的反叛和失去联系上大学后,曹倩逐渐意识到贫富差距。知道家里条件很差,和身边的女生差别很大。于是,她开始向他们学习,买名牌,逃课,去学校的酒吧。她想尝试她以前从未尝试过的一切。每次钱不够的时候,她就向家里要。只要做一件父母反对的事,她就会觉得很开心,甚至会越来越疯狂。但是农村的父母不知道她大学里发生了什么,每次都在为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家里父母一直靠种地,卖粮食换来微薄的收入。当他们有钱时,他们不敢花,所以他们把钱存起来供女儿上学。他们还在期待,等着女儿大学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好报答他们,从此过上好日子。事实上,曹倩在学校从不努力学习。到了考试的时候,她的成绩一落千丈,几科接连不及格。甚至成功拿到她的文凭也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是,同样和她一起玩的孩子,也不在乎家里有钱。他们打算直接出国,在国外镀金几年,回来找工作也算是海归,比别人更有竞争力。当父母得知女儿考试不及格后,开始责怪女儿在学校不努力学习,甚至开始责怪女儿学习不努力。当曹倩成为志愿者时,她对教育专业不感兴趣,更不用说专心学习了。在大二的时候,曹倩得知学校有一个去德国学习的名额。随便找个借口说出国留学镀金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当时,曹和听到这个机会时,真的很希望女儿能去,但由于家庭困难,他们负担不起7万元的赴德留学学费。曹倩之所以争取这个机会,是因为她希望通过赴德留学摆脱父母的控制。父母开始担心高昂的学费,拿不出所有的积蓄,而曹倩在那边说:“难道你不想我成功吗?”于是老两口砸锅卖铁,四处找亲戚借钱,才凑够学费。曹倩拿着钱申请了去德国学习的机会。2000年,她登上了去德国的飞机,离开了中国。刚到那里的曹倩很无助,无言以对。学费交了之后,她手里没钱,需要勤工俭学。曹和,另一方面,是穷人,欠了很多债务,以收集学费给她。经常有人来要钱。曹倩,一个生活在国外的女孩,很努力。她曾经因为没钱,想跟家里要钱,交一些材料。打电话回家后,没有多余的钱给她。所以,被拒绝了。后来,曹倩每次都联系她的家人,因为她想要钱。曹对女儿的行为很不满意。每次缺钱,她就想到联系家里。她通常不知道如何给家人打电话。她生气的时候说了几句狠话。电话那头的曹倩,在挂断电话后,再也没有联系过她的父母。从2000年去德国到2003年最后一次打电话,她打了5个电话,每次都是因为没钱,所以向家里要钱。他们两个,在过去的三年里,也给女儿汇了三万多。直到那通电话结束,他们再也没有联系过。毕业快结束的时候,两人主动询问女儿的情况,依然没有消息。过去的恩怨就释怀吧。2020年,在热心记者的帮助下,我终于与曹倩取得了联系,希望她能回去看望年迈的父母,他们非常想念你。那时,曹倩已经在德国汉堡的一所大学教书,有了家庭,有了孩子。面对记者的留言和父母的向往,曹倩说:“我很忙,没时间!”直到2021年,夫妻二人相继去世,她也没有回国探望。这也成为两位老人的遗憾。然而,曹倩常年不回家的消息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甚至被称为“不孝女”。至于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回国,曹倩一直没有正面回答。记者还找到了曹倩以前的大学同学,询问她在学校的情况。那些同学说不熟悉的人会觉得她是个冷冰冰的人,其实她是个热情的女孩,甚至浪漫,独立,渴望自由。和父母在一起的这段时间,她感到极度压抑。成年后,她选择了叛逆,远离父母。父母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在金钱上想尽办法无条件满足,从来没有得到过孩子一句感谢的话。让她从小好好学习,也希望她能考个优秀的成绩,考个好大学,以后有个好工作。这种殷切的期望,却成了自由的枷锁。这些年来,曹倩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没有人能诉说她的痛苦。一个女孩常年工作不容易,因为外国的语言是不合理的。据悉,她曾经回国办理过变更国籍的手续。即使她去了,她也没有去看望她的父母。曹倩与父母的不和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清楚的。随着两位老人的离去,她在国内无忧无虑,即使想弥补也没有机会。父母和孩子的教育是一种学问,一定要学会把握管理的力度和沟通的技巧,这样才能正确处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不要等到孩子叛逆了才发现问题。后悔也来不及了。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