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江湖]

顶尖大学不一定是留学的最佳选择,就像电影明星一样。光看她们,也未必是闺蜜的最佳选择。沈凌大学的排名对大学很重要,对正在读大学的学生更重要,对有孩子想读大学的学生家长尤其重要。但遗憾的是,我觉得大部分学生家长都没有认真解读过每年公布的大学排名。所以,虽然大学排名逐年变化,但似乎大家的心目中永远是“美国大学一流”。我们去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留学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发现,在那些英美大学里,老师同学都是中国人,看起来和没出过国的差不多,只不过交的学费是美元和英镑。其实,选择留学学校本来是可以多元化的。以刚刚公布的泰晤士大学排名为例。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学中,美国有58所,英联邦国家(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有47所,西北欧国家(德国、瑞士、奥地利、荷兰、比利时、挪威、瑞典等)有55所。),基本都是这样的。大家都觉得美国遥遥领先,主要是因为一些一流大学的名气,比如牛津剑桥,哈佛斯坦福。全球排名前20的大学中,美国占60%(12所),英国3所,共计15所,占四分之三。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顶尖大学未必是最合适的选择,就像电影明星一样。光看她们可能不是闺蜜的最佳选择。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留学国家的平均教育水平可能更重要。在这方面,单纯比较好大学的总数(本文中的好大学仅指《泰晤士报》榜单中的前200名)并不合理,因为以这样的标准来看,瑞士这样的小国是永远赶不上美国的。但如果与人均好大学数量相比,这些西北欧小国其实是妥妥的高等教育强国。比如瑞士,人口比杭州少八百万,却有苏黎世工业大学这样的顶尖大学(世界排名第11)和另外5所世界200强大学,共计6所好大学,每百万人0.75所,世界第一。相比之下,美国每百万人只有0.184,排在世界第17位。所以,从普通人所能享受到的高等教育平均水平来看,瑞士远胜于美国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指数衡量的前十个国家或地区中,西北欧有六个,英联邦有四个。从发展的角度,我对比了最近十年(2014-2023)的泰晤士大学排名结果,发现美国滑坡最严重。在2014年的排名中,前200所大学中有77所是美国大学,现在只有58所。从0.244到0.184,每百万人的大学数量下降了四分之一。德国进步很大:2014年只有10所大学进入世界前200,现在有22所大学,增长了一倍多。每百万人0.268,排名第11位。当然,进步最快的并不是欧美国家。中国从2014年的3所大学到世界前200,现在有5所。虽然只增加了两所,但考虑到香港只有700万人口,其每百万好大学数量与瑞士持平,超过0.7所,位居全球第二。在mainland China,学校的数量已经从十年前的2所增加到现在的11所,是世界上最多的。可惜因为人口基数大,人均好大学数量还是太少,排名被忽略。(作者是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本报专栏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本文来自:证券时报网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