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新冠肺炎已经持续了3年。

然而,随着病毒的变异和社交媒体上各种真假消息的传播,许多人仍然对新冠肺炎心存疑虑。人们尤其担心新冠肺炎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多大的损害。截至记者发稿前一天(2022年12月1日),“新冠肺炎的后遗症”已经六次出现在热搜话题中。50家媒体发布的话题#专家称没有证据证明新冠肺炎有后遗症#,再次进入热搜榜,阅读量超过2.4亿。然而,官方媒体和医学专家开始逐渐释放“新冠肺炎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的信号。今年11月中旬,张文泓在海南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上公开表态:新冠肺炎正逐渐进入稳定期,对人类的伤害也在降低。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也在今年10月表示,新冠肺炎的症状和普通流感基本没有区别。对新冠肺炎患者如何在家休养的建议是:多休息,多喝水。为了了解新冠肺炎感染后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我们采访了26位今年以来来自不同地区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根据他们的回答整理成三部分,供大家参考:现在新冠肺炎确诊后,身体会有什么症状?生活会因此发生怎样的变化?经过这一切,对病毒和流行病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受感染的身体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在疫情初期(截至2020年2月),新冠肺炎感染者出现轻度症状的比例高达81%,且大多无肺炎或轻度肺炎。其中不到20%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总死亡率为2.3%。到2022年,重症比例下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今年1-3月,新冠肺炎累计报告感染10万余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197例,约占0.2%。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将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的临床分类分为四种类型——比如,据统计,这一次的受访者大多是轻症患者,只是具体症状有所不同。我们按照症状描述由轻到重的顺序整理如下。第一天出现结膜炎、腹泻和轻微流鼻涕@ Gopher,24岁,男,上海@地鼠爸爸,62岁,男,高血压@地鼠妈妈,55岁,女,无基础疾病5月在上海检疫时检出感染,感染菌株为奥米克隆。5月5日-5月8日出现结膜炎、腹泻、轻度流鼻涕,5月9日转运至收容所,身心疲惫;5/10出现39℃高烧,肌肉酸痛。我在收容所躺了7天,一直喝水,8天后康复离开收容所。我觉得我的症状是最常见的症状(收容所里的大部分病人,不管打多少针,都表现出这种症状)。因为我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同时也被检测出阳性。感染奥米克隆后,10天左右恢复(未治疗)。“和我同一个避难宿舍的一个阿姨,自始至终没有任何症状”@思思,28岁,女,新疆进避难所后的第三天早上,嗓子疼,身体很疼,没有力气,心悸,心跳很快。但是抗原检测阴性,核酸检测阳性,然后我就发烧了。当晚气温38.9度。我宿舍有好几个阿姨,其中一个从头到尾都没有什么症状,另外三个阿姨之前也感染过,然后就只有一点症状,比如咳嗽什么的。“很难区别感冒”@小胡,31岁,女,美国感染后症状较轻,大概三四天后就没什么感觉了。主要症状是有点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痒,但没有疼痛,失眠,食欲不振,味觉减退。@K,26岁,男,香港11月5日周六检测阳性,下周四回公司上班。我的症状很轻微。刚开始嗓子疼,后来有点睡不着,但是没发烧。我仍然有精力处理一些工作。恢复时间比我感冒的时候快,感冒可能要两个星期才能恢复。@茉莉,42岁,女,香港我们家20多口人,大部分都招了。老年人没有特别严重的症状,没打过疫苗的孩子也没事。我80岁的婆婆刚刚转阴。她只是鼻子不通气。咳了一天,没什么问题。我和女儿是同时感染的,她的症状比我轻。我还是喉咙痛了3天,她痛了1天,后面没有其他问题。他们中的许多人喉咙痛,流鼻涕和鼻塞,就像感冒一样。只有核酸能分辨,否则很难分辨它和感冒的区别。“发烧,发烧”@wing,26岁,女,澳大利亚我是今年9月底感染的,当时突然开始发烧。后来,我的男朋友也开始发烧,才发现他感染了新冠肺炎。我们俩都有相似的症状。我们前三天发烧,第四天或者第五天喉咙痛,第七天差不多好了。@刘小英,17,女,河南郑州人确诊的前两天,感觉浑身无力,肌肉酸痛,一直发烧。兴奋的时候突然烧到39度。当时感觉很热,就像被火烧一样。我感觉糟透了。@思思的男朋友,28岁,男,新疆@思思的男朋友父亲,56岁,男,新疆人。@思思的男朋友妈妈,58岁,女,新疆人我的症状主要是发烧两次,服药后呕吐,早上喉咙痛,咳嗽。我父母也被感染了。我父亲的症状是高烧一天,然后有点咽喉痛,味觉下降,大概一两周就恢复正常了。母亲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咽痛,伴有发热,咳嗽持续了半个多月。“头晕、眩晕和发冷”@崔,女,18岁,呼和浩特人@崔母亲,女,49岁,呼和浩特人我是11月初确诊的。第一天,我的反应是昨晚上中自习,在家感觉很冷。我想,“也许我感冒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感冒。”然后我就渐渐开始了:头疼头晕。坐在座位上让我感觉疲惫无力,后背、腰椎和周围肌肉开始酸痛,最后手指也疼。我在用厚棉衣泡脚,家里地暖也很足,但是还是太冷了。凌晨有人来我家门口做核酸。当时头都晕得站不稳了。做完核酸,我又回去睡觉,久久不能入睡。我的身体感到发冷,我的脸很热,就像被烧伤了一样。后来,我被送到了酒店。我的情况好多了,但我仍然头晕,还发烧。我还是坐不住,头晕目眩,睁不开眼睛。后来退烧了,又觉得头晕,发冷,发烧。我妈快50岁了,就陪我去酒店被感染了。她的症状和我差不多,但她比我好。“咳嗽、咽痛、慢性咽炎复发”@咸蛋黄,26岁,女,上海我发烧咳嗽,躺在床上盖着被子烧了一两天。中西药都吃了,一个多星期后症状就消失了。没发过这么高的烧是真的,但也不是很严重,就是体温比较高。@慢慢回归,21岁,女,深圳起初,被感染的菌株是不确定的。后来在医院隔离转病房的时候才知道我体内的病毒在隔离过程中发生了变异,毒株变异成了Omicron bf.7因为是无症状的,刚开始没什么异常,然后第二天在医院就发烧了,持续了近两天。本人已经有慢性喉炎病史,有直拨手机也没有一杯水喝,导致慢性喉炎复发,直接影响发烧。退烧后就正常了。退烧后,医生开了维生素类药物补钾。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服用任何药物。他一直喝水自愈,没有任何后遗症。“我胃口不好,吃完就想吐”@甄小妹,20岁,女,安徽现在被隔离了,住的地方有两床被子空。天气不太冷。这些天我胃口不好。我昨天吃了早餐。我当时真的是昏昏沉沉的,吃完就想吐。“我全身无力,肌肉酸痛,好像被打了一顿”@Nina,21岁,女,西藏有一天晚上睡觉前,嗓子不舒服。我以为是季节性感冒,就喝了点热水休息了。结果第二天就开始头疼,有点低烧,全身乏力。喝了两壶水,吃了莲花清瘟药,也不见好转。晚上,我感到肌肉和骨骼疼痛。第三天身体没那么难受了,但还是低烧,头疼,嗓子疼,继续吃药喝水。后来核酸阳性,嗓子疼,头疼,耳朵有点堵,然后咳嗽。我总共在收容所呆了10天。出舱前两天,我没有感到不适,也没有留下任何症状。@夏衍的快乐小鸭,22岁,女,新加波2022年11月初确诊为阳性,至今已有一个月左右。最初的症状是头痛发热,整个人头晕酸痛,好像被打过一样。吃了退烧药和缓解肌肉酸痛的药之后,好好睡一觉,这个症状会好很多。“失去味觉,两周后才能恢复”@Ken,26岁,男,英国大概转阴了五天,用了一个多星期才逐渐恢复味道。第一天早上起床就觉得有点头疼无力,类似感冒的症状。晚上开始低烧。第二天醒来高烧39度,嗓子疼。休息了一天,又转回低烧,食欲差,味觉减退。第三天,烧完全退了,四肢还是无力,味觉也没有了。第五天转阴,身体机能恢复,味觉还是没有。两周后,味觉恢复了。“转阴后经常有咳痰的感觉,有时会突然失声。”@ Zydron,23岁,女,上海症状仍然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先是咳嗽,然后发烧,咳嗽越来越厉害。期间腰疼,吃药也没多大效果。挺难受的。转阴后喉咙经常有点像咳痰(其实没有咳痰,只是容易突然失声)。声音有点变,高音唱不出来。大概需要两个月才能好起来。「痰中带血,会有皮疹和瘙痒。」@Monique,30岁,女,香港我的症状相当严重。三天前高烧39.6℃左右,嗓子疼。第四天白天开始退烧,但是晚上还是低烧,大概37.5℃。我咳嗽得很厉害,会咳出带血的痰。几天后,我感到非常强烈的呕吐。我吐了一路,根本喝不下也吃不下东西。吐了大概五天才转阴。还有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出疹子,脑子有点迷糊,好像有老年痴呆症的感觉,加上短暂的嗅觉丧失,没有气味,但是吃东西的时候还能尝到味道。当我第一次出疹子时,我感到非常痒。当时我还挺崩溃的,因为你控制不了那种痒痒的感觉。有时候半夜醒来,醒来后睡不着。现在皮疹还是会出现。我会去看皮肤科医生,吃药,做针灸,坚持治疗,就没有一开始那么严重了。“耳痛、腹泻”@蛋泥,26岁,女,英国我在回欧洲的路上买的。我在机场瞎猜得到的。从感染到痊愈几乎需要12天。11.1-11.9,先后出现咽喉不适、低热、高热、发热、咽痛、味觉和嗅觉丧失、失声、眼睛和耳朵疼痛。11月9日腹泻。11.10-11.13,还是老样子。我的味觉和嗅觉恢复了,但是我一直拉肚子。谁知道,为什么感染了新冠肺炎还会拉肚子,耳朵什么时候能好?11.14快好了,正在慢慢恢复。感染后的生活约半数受访者表示感染新冠肺炎就像感冒一样,“生活基本没变”;大约四分之一的人说他们的生活在短时间内变得更糟;其余的人在日常心态和未来选择上都受到影响。如果人们问,他们会说不@Nina,21岁,女,西藏生活如常,但当有人问“你去过新冠肺炎吗”这个问题时,我害怕如果出了问题,我会说没有…「出舱三个月,路边摊核酸制备需要证明,单人单管」@ Gopher,24岁,男,上海出舱三个月后,核酸检测必须一人一管,不能参加社区筛查。可以在路边核酸摊做,但是要全看出示遮挡证明,告诉扫描仪一人一管。步骤:排队,出示上岸证和绿码,申报一人单管,取管,做核酸,离开。“我不确定休假时是否想回中国”@阿阳,26岁,男,乌兹别克斯坦新冠肺炎感染对我的生活影响不大,但中国不断变化的疫情政策会。首先会影响我的工作。我是19年中毕业的,小语种专业,所以第一份工作是海外工作,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但当时护照封闭,我无法去当地一线了解客户的需求,项目很难开展。第二,会影响我回国的行程。期待在海外工作,还是会想家,想和亲朋好友见面聊天。但比如我休假的时候,如果除了国家规定的隔离之外,当地城市和社区还有很多规章制度,我的假期可能就不够用了。“我不确定回国找工作是否会有影响”@wing,26岁,女,澳大利亚新冠肺炎感染对我在澳洲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我不确定它是否会影响我未来在中国的求职。因为我现在的专业是“向说其他语言的人教授英语”,所以我将来会成为一名英语老师。但我看到同学群里有人分享说,如果在国外感染过,可能就过不了招了。当然,他们不会直接列在招聘启事里,但这可能是一个隐形条件。「就像感冒一样,生活没有大的变化」@ Zydron,23岁,上海生活和心态没有大的变化,可以说和感冒差不多。@茉莉,42岁,女,香港最近香港正处于新一波疫情的高峰期,身边很多人都被传染了。我觉得没什么。我的生活一点都没变。现在,当我们听到有人被感染时,就好像在说:“哦,他/她也感冒了。”绝对不可能有异样的眼神。@B,27岁,女,荷兰上学(当时正在学语言)、上班、旅游都没有限制。今年春天出去吃饭会被要求扫描二维码,但是德国的二维码是疫苗二维码,不影响感染新冠肺炎。老师同学领导同事都正常对待。他们甚至不关心你缺席的那一周以及你的反应。“获得更多关爱”@咸蛋黄,26岁,女,上海因为发烧,社区通知我做核酸的时候,让对象先下楼告诉医护人员,让我最后下楼。医护人员迎上门,用亲切的语气对我说:是咳嗽还是发烧?别怕,多喝点热水,没事的。然后和我一起走到检测点,快步走着。后来被带到收容所隔离,基本没有症状,也没有受到周围人的歧视。相反,我得到了很多关心。机舱迅速转阴后,领导甚至让我“回来讲讲传说中的经历”。疾病本身并没有改变我太多。被别的东西伤害了。那时和现在,他们是怎么想的?在社交媒体上,“到底改变了什么?”已经持续了很久。我们也询问了这些感染者,他们大多表示感染新冠肺炎的经历大大降低了他们对新冠肺炎的恐惧。如果长时间把最新的情况告诉父母朋友,他们会逐渐放松心态。“确诊的时候我有点焦虑,朋友安慰我。她在收容所交了很多朋友。”@思思,28岁,女,新疆接到通知的时候,脑子比较懵。后来我问了一个去过收容所的小姐姐。她说她在那里交了很多朋友,收容所也会发一些羽毛球、卡片之类的。另一个是我发了朋友圈,一个朋友分享给我的。他听说在学校可以单独打羽毛球,踢足球,拔河。后来我发烧躺在避难所的时候,室友的阿姨还在跳舞,我就不那么焦虑了。现在,放开我的心灵,好好生活。“我以前很害怕,但现在我认为这是一件常见的事情”@夏衍的快乐小鸭,22岁,女,新加波在感染之前,我很害怕。虽然我目前接触到的被感染的同学都是轻度的,而且很快就会好的,也有同学会说只隔离几天,隔离条件不错。但我总是很担心,会往最坏的方面想:如果落在我身上,会不会很轻微?有后遗症怎么办?隔离条件不好怎么办?上课耽误了正常学习怎么办?感染之后,因为比较轻微,恢复的也快,所以也就不害怕了。我觉得感染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件常见的事情”。我是否被感染更像是玄学。“确诊的时候很好奇,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来检验网络谣言。”@B,27岁,女,荷兰感染后,很正常。我在周围太多了,一切都很好。我也很好奇,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来检验互联网“谣言”。我甚至有点激动。我在微信上跟朋友说“终于轮到我得奖了”,因为欧美人都有一句话“如果你没去过欧美的新冠肺炎,那你就没真正去过欧美”。我爸妈听说后也不担心。他们让我多喝水,多睡觉,这很正常。“以前我们宿舍很排斥外人,现在没那么紧张了。”@肯的女朋友克莱尔,26岁,女,英国英国最早爆发大概是在2020年春天。那时候住宿舍,几个女生都害怕。他们去超市购物时会穿防护服(戴一段时间后才戴手套)。平时根本不出门,出门会消毒。他们网购的东西都喷了很多消毒液。他们出门的时候会严格的戴上口罩,不让外人进入我们宿舍,甚至在荒芜的草坪上散步的时候也会戴上口罩。当我今年第一次发现我的男朋友感染了新冠肺炎时,我也很害怕。我想把他隔离在房间里。然后每天送饭,最后因为家里条件有限放弃了。之后,见他太难受了。过了几天,我无事可做,也就不觉得害怕了。@小胡,31岁,女,美国今年三四月份我第一次去美国出差,半个行李箱都是防护装备:防护服(同事给的),眼罩,口罩,酒精纸。去了Airbnb租的民宿之后,也是大力消毒,然后心态慢慢放松,平静了很多。“还是要理性对待,多讲例子,妈妈也变得很淡定。”@wing,26岁,女,澳大利亚现在,我觉得“你感染过新冠肺炎吗?”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它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可怕。连我妈都比较淡定。感染后我跟我妈说她没什么感觉,让我多休息。因为我之前一直跟她说身边的xxx被感染了,后来好了,所以家里人大概都知道了。我觉得应该多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客观认识到病毒在不断变异,毒性在减弱,然后根据身边人的亲身经历理性对待。写在最后在这次采访中,由于编辑身边的感染者较少,所以很多采访对象都来自社交平台。因此,在样品的最终呈现上会有一些限制。在我们的实际接触和观察中,在网上分享自己经历的新冠肺炎康复人士,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很多宝妈都会发帖询问如何对待自己的宝贝新冠肺炎。很多人生活在海外或者在海外被感染。因此,除了在采访中提到的,新冠肺炎的疗养员可能会面临其他问题。比如就业歧视。此前很多媒体都报道过相关情况,很大一部分存在于流水线工人和家政小时工的岗位上。据《第一财经日报》7月报道,不少企业明确提出了“进过收容所的,没进过收容所的”,“没进过收容所的”等歧视性条件。不久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一份官方文件,禁止对新冠肺炎康复人员的就业歧视,但这种歧视是否转入了地下,变得更加隐形和难以监管?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长期关注。形势一直在变化。感染新冠肺炎是一件严重的事情还是“小事”?我们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正如受访者@夏衍的快乐小鸭所说,“看来这不是观念或理论的问题,而是经验的问题。也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说清楚,这对于自己来说是小事还是大事。”但至少我们可以和更多的人分享感染新冠肺炎的感受。例如,@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上19“如果有人被感染了,我想告诉他冷静下来,放松,不要想太多。最重要的是提高免疫力,多喝热水,保持良好的心态,吃好睡好,把这段时间当成自己放松休息的时间。”来源:DT财经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