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清朝灭亡时,还欠着外国列强一大笔赔款。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2022-12-20 22:35:27编辑:智库News

1912年2月12日,宣彤皇帝溥仪迫于袁世凯的压力,发布退位诏书,将所有权力移交给袁世凯政府,这意味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灭亡。

清朝灭亡后,给下一任统治者留下了一笔巨大的“遗产”,即各种不平等条约所涉及的大量赔款。那么这些赔款最终是如何处理的呢?

清朝灭亡时,还欠着外国列强一大笔赔款。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令人咬牙切齿的“遗产”

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8月29日签订的《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需要“赔偿英国的鸦片价格、商业债务、军费开支等”。,共计2100万银元”。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同时也使各国列强将目光聚焦在东方中国这块美味的“大蛋糕”上。他们垂涎三尺,希望能好好咬一口这块“大蛋糕”。

1860年10月,《北京条约》签订,要赔偿英法各800万两白银;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要求日本赔偿2亿两白银;

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要求11个国家分39期偿还4.5亿两白银。本息合计9.8亿两...

70多年来,清政府先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总数在300至400个之间,其中影响较大的不平等条约有40多个,赔款超过两百万美元的有10多个。

粗略算了一下,当时清政府欠了几十亿两白银(因为很多不平等条约都是各国列强协商解决的,具体赔偿金额不详,只能粗略估计)。

更何况从1840年开始,清政府的财政盈余每年都在减少。再加上国内农民起义的频繁爆发,清政府的国库很快“入不敷出”。

为了继续维持庞大的政府机构的运转,满足慈禧太后的开支需要和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交出了海关的控制权。

当然,这不足以弥补赔款的无底洞。清政府的财政赤字还在滚雪球。眼看欠款越来越多,清政府倾家荡产。清廷干脆把每年多出来的支出分给各省,地方官找各种借口向百姓征收重税。

此外,清廷还向列强银行贷款偿还赔款,过着“以贷养贷”的生活,拆东墙补西墙。

替代还款方法

然而,190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提出了一种替代的偿还方式——逐步将膨胀的庚子赔款部分归还中国。

这个所谓的“庚子赔款”,其实就是《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在还款过程中,这笔赔款因为逾期还款、拖欠等问题,增加了不少高额利息。罗斯福提出把多出来的利息平白无故还给清政府。

虽然名义上是“退款”,但退款的条件是“退回的资金将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以便中国派遣年轻留学生赴美留学”。

除了这些虚增的资金,剩下的赔款需要清政府偿还。清政府知道这个消息后,是一片欢喜。主动要债减少了债务!但实际上,美国背后的心思是险恶的。罗斯福的高级顾问曾指出,美国此举的真正意图是:

“哪个国家能够教育中国的这一代年轻人,哪个国家能够因其在这方面的努力而从其精神和商业影响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商业跟随精神支配比跟随军旗更可靠。”

换句话说,美国更不需要的钱,将以培养一批亲美的中国精英的形式来偿还。简而言之,庚子赔款膨胀的部分将被中国年轻一代的教育权和意识形态控制权所取代。

这种偿还是不寻常的,也是足够聪明的。相比俄罗斯、日本等国简单的“割地赔偿”,美国脱离实际,转而从精神层面向中国索赔。

1912年清朝灭亡,随即崛起的中华民国政府接手了清朝所欠的巨款,继续痛苦地还债。

当然,孙中山先生选择继承债务也是无奈之举。当时他需要其他国家的支持。如果他直接宣布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拒绝还贷,那么估计外国列强之间又要爆发一场“鸦片战争”了。因此,孙中山先生在建国后孙达主席给朋友的信中明确指出:

“革命前,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均被中华民国承认有效,条约失效。如果是在革命后缔结的,则不是;革命前,满清政府借的外债及其承认的赔款,也是中华民国承认的,条件不变。不是在革命军和后者。之前订阅后付费的也否认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民国政府主张站在协约国的阵营,在工人的帮助下介入战争。于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庚子赔款”停付了。

一战结束后,从奥匈帝国分裂出来的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作为战败国,都放弃了剩余的未付赔款。1917年10月革命爆发后,为了使中国支持和承认自己,苏俄选择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自然,中华民国政府不需要支付这些未付赔款。

看到美国通过“退费”获得更多利益后,英法荷意等国也纷纷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同样以支持中国教育为借口,另辟蹊径向薅羊毛示好。

日本见此,迅速跟风,以“将利用返还的庚子赔款在中国发展文化事业,但需要日本文化团体和留学生申请”为借口,效仿美国寻求精神利益。

但是因为抗日战争的爆发,中国没有人申请,也就是说中国得到了美国等西方列强有针对性的归还赔偿,却没有从日本人身上挖出什么钱来。

中国人否认。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由蒋介石领导,但懦弱的是蒋介石不敢轻易做出中断对日赔款的决定。从1931年到1941年,整整十年,蒋介石拿着中华民国政府,还老老实实地交着钱。

这些钱去了哪里?在日本侵华的各种行动中使用过。直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宣布介入二战,蒋介石才有底气宣布暂停对日赔款。

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呢?此时,中国实际支付给日本的赔偿金额已占庚子赔款规定金额的99%。

日本战败后,中国自然不会偿还,但各种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各种列强在中国的特权依然存在。当时中国还没有多余的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直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毛主席在天安门城门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这一刻起,各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全部宣布废除。

这意味着,最终,不管满清政府签订了多少混账条约,不管有多少所谓的“赔款”未付,中国人民再也不会承认它们了!

更多排行:[db: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