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外国邮件,一个外国警察的电话。
英国留学生小李被骗280多万。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在隔离期间,她接到了另一个电话。
之后被骗了200多万。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前前后后被骗了500多万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案例回顾
2020年3月17日,英国留学生小李(浙江临海人)收到一封自称是英国签证中心的邮件。邮件称小李涉嫌在英国非法打工,将被列入黑名单,要求其银行账户支付70万元保证金。之后,小李接到了英国爱丁堡警察局的电话,要求她继续分两次缴纳300万元保证金。让对方小李提供支付验证码,分几次从小李处转账280多万元。
疫情期间,小李乘飞机回国,在陕西Xi安进行隔离观察。在接到自称是上海警察的诈骗电话后,前往Xi安交通银行配合骗子解冻账户,多次被转出账户200多万元。她还让同学凑了几十万块钱给骗子转账。到目前为止,小李已经在英国、Xi等地被骗了500多万元。
怎样才能防止这种诈骗?
反欺诈先锋为您解锁。
这种欺诈的几个步骤
轻易识破他们的骗局。
在整个冒充公检法的诈骗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手机上的演技。按照诈骗剧本的要求,要入戏,要声,要情,要诱他人入局。
第一步:骗取信任
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住址等。,由骗子通过网络购买,可以获得受害者的初步信任。同时,来电者会通过改号软件显示为警务室电话,受害人可拨打114查询核实,进一步增强信任。
第二步:震惊和敬畏
骗子会用严肃谨慎的语气威慑和控制受害者。
第三步:恐吓。
让骗子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大案要案,随时可能被抓。为了增强威慑力,让骗局更逼真,骗子会通过虚假的政法机关官网或网上传真,让受害人收到通缉令。
第四步:远程控制转账
骗子声称基金调查利用了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软化了语气,诱骗受害人进入游戏。实际上是要求被害人将银行卡插入ATM机,然后将卡内资金转入指定账户,或者要求被害人将所有资金归集到一张银行卡内,然后骗子通过骗取被害人的密码、验证码、网银等信息,将银行卡的资金转走。
还没完呢。
看骗子的最终目的。
至此,整个诈骗过程完成,受害人卡上的存款将全部落入骗子手中。但这并不是骗局的结束。很快,受害人就会不断接到威胁转账的电话,诈骗剧本要求一旦上钩,就要吃,要榨,直到把房子卖掉。
骗子无处不在,套路防不胜防。
时刻保持警惕。
1.要求您永远不要挂断电话并为您转接电话。
谁也没有权利让别人永远不挂电话,转接的电话通常是另一个骗子串通好的电话。
2.需要开通网银或者重新办理银行卡。
同样,没有人会强迫你办理某张银行卡。遇到这种情况,请不要在所谓的网站上透露自己的银行卡信息。
3.要求你永远不要和别人(尤其是警察)透露通话内容。
警察是最能帮助你的人。如果连警察都不能知道什么,那就是骗子在骗你。
四、请你找个隐蔽的地方继续和他谈话。
如果警察给你打电话,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要求。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只是方便骗子行骗,避免被“多管闲事”,提醒受害者。
5.要求加你微信,说有你的通缉令和逮捕令。
PS是很棒的神器,PS是很棒的神器,PS是很棒的神器,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6.要求您接收您的法律文件或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
法律文件不可能通过互联网发送给你。如果你没有违法,那就更不可能有所谓的文件了。请不要点击陌生链接。
七、信誓旦旦要求你去114号码,却不让你主动拨号码。
现在有个叫“改号软件”的东西,可以把正确的号码叠加在错误的号码上,所以你手机上显示的号码会是某个部门的正确号码,但它的真实号码肯定不是你手机上显示的那个。
八、想查你的银行账户,还想让你把钱转到“安全账户”
警察不会无缘无故查你的钱!就算查了,也不可能通过所谓的“安全账号”查啊!这个“安全账户”根本不存在!
记住!凡是提到这几个字就冒充公检法来诈骗作为执法部门的公检法机关,绝不会用电话查处所谓涉嫌犯罪、银行卡透支等问题,公检法机关和其他部门也不会互相转接电话。公检法等部门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通过电话、短信要求银行转账汇款自己存款的,或者自称验款的,请不要相信,以防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