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专业成立于1995年,是芬兰成立的首批国际学位专业之一。
在过去的十年里,本专业的研究重点从数字电子转移到了软件工程上。
本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程相关技能,特别是软件设计和编程技能。
特别强调要学习构建与移动设备编程相关的实时APP应用的可靠硬件。
项目团队讨论学习和广泛课题项目研究,在此环境中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说起芬兰的信息技术,有两个有名的世界。 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企业诺基亚公司另一个是开拓Linux源代码公开软件的芬兰人莱纳斯。
托瓦德斯( LinusTorvalds )。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芬兰的信息技术战略是政府、企业、大学等共同一致、共同推进的。
20世纪90年代,当全球各大通信厂商大力研究异步传输模式( ATM )交换机时,芬兰诺基亚公司集中投资,全力开发移动通信技术。
进入21世纪,芬兰将信息技术与福利国家相融合,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
把信息技术和福利国家联系起来
芬兰是一个实施广泛社会福利的国家。
在芬兰政府的主导下,设立了多个政策推进组织。
政府鼓励信息技术向民众普及。
芬兰模式的基本理念如下
1 .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教育水平,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免费教育体制,为全体国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 .保证向所有儿童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论父母的收入和职业如何,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的才能。
目前芬兰青年的大学入学率超过了2/3。
3 .不受就业情况(就业、学校、失业等)影响的免费保健和医疗制度。
4 .与劳动形式无关、得到切实保证的基本养老金制度。
5 .受过良好教育的幼儿专业人员从事公共保育工作。
6 .有良好组织的工人(参加工会的职工达80%。
7 .推进政府主导的开放法规环境和技术标准(手机技术有GSM成功案例)。
8 .鼓励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战略合作研究和创新资本的培育。
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保障芬兰成为福利型国家。
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无论社会是否有大的变动,都可以保证国民生活稳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