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NBC报道,一名前宾州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的中国留学生被指控对室友投毒。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学生杨裕凯(Yukai Yang,音译)曾在寝室对他的室友留下了种族歧视的涂鸦,而现在他正面临毒杀室友的指控。
(图源:NBC)
他的室友是一名非洲裔美国人——22岁的学生朱万(Juwan Royal),两人是多年的室友。
(杨裕凯和室友朱万 图源:澎湃新闻)
当地时间周四,检察官John Morganelli 表示,来自中国的22岁留学生杨裕凯已经自首。
杨裕凯并被控杀人、攻击等罪名,现已被移送至北安普顿郡监狱(Northampton County Prison)。
(图源自网络)
杨裕凯是一名化学专业学生。在几个月时间内,他用少量铊和其他化学物质,让他的室友朱万患病。
铊是一种对人体有毒性的金属元素,它的毒性高于铅、汞,对成人的最小致死剂量为12mg/kg。
(图源:dreamstime)
即便是微量的铊中毒,也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中毒的典型症状有:毛发脱落、肠胃反应、神经系统异常等。
铊具有强蓄积性毒性,轻则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害,包括肌肉萎缩、肝肾的永久性损伤等,重则致命。(引自维基百科)
(图源:dreamstime)
真相大白时,他的室友朱万惊呆了,因为他一直以来相信他和室友的关系相当融洽,万万想不到自己会被室友投毒。
在今年二月份,朱万开始发觉生活存在异常的状况。比如,他在房间拿起一瓶水,喝下的时候觉得嘴里有灼烧感。
而在他的食物、饮料、漱口水中,偶尔就会发生这样的状况。
奇怪的状况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偶尔发生,朱万并没有在意。
在今年3月份,朱万的身体状况变差——偶尔出现头晕、呕吐、颤抖等症状,他最初只是把这些症状当作生病而不予理会。
随着症状越来越严重,朱万去医院进行了检查。
在他的血液中,检测出化学物质铊呈阳性,每升3.6微克,高于人体的安全毒性水平,他立即接受铊中毒的治疗。
据警方透露,如果朱万体内的铊含量再高一些,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险了。
目前杨裕凯已经承认,正是自己把一些化学物质混入朱万的饮用水、食物之中。
(图源:FOX)
对于这一切的做法,杨裕凯说,当他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他会购买各种各样的化学品,目的是为了惩罚自己。
他告诉警方,他把这些化学物质混入两人共用的冰箱里的食品、饮料、饮用水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惩罚自己考试没考好。
在一个月前,杨裕凯曾在两人房间的桌子上潦草的写了一个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涂鸦,疑似用黑色马克笔写:“(N-word)get out of here!”
警方比对了笔迹,发现二者有相似之处。
除此之外,杨裕凯还破坏了朱万的电视和床。
杨裕凯的行为严重伤害了他的室友朱万的健康,现在朱万的身体还在受中毒的影响。
而如今杨裕凯已经不是该校的学生,学生签证也已被撤销。
具体的案件原因还在持续调查中。
(图源:FOX)
虽然并不知道杨裕凯的动机是什么,但不能否认的是,类似的案件时有发生。
就在不久前,加拿大皇后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王子杰(音译),因毒害自己的室友被判处7年,遣返回国,却仍无悔改之意....
与杨裕凯的作案手法类似,王子杰向自己的室友——另外一名中国留学生下毒!
(图源:google)
王子杰最初在实验室,在同学的午餐和水里放入有毒的化学物质。
起初并没有什么异样,久而久之,该名同学发现自己的食物中总是有一种苦味。
随后,他在他的办公桌附近安装了一个隐藏的摄像机,并故意留下一些食物,等着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图源:google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他再回来看到录像的时候,他惊呆了:摄像机很清晰的拍到他的同学王子杰,走到他的办公桌附近,并且往他的食物里面注入了某种透明的物质!
王子杰称,自己只是恶作剧,在同学的食物和水中加入的物质是乙醇。
(图源:google)
今年4月,金斯顿警方收到了关于受害人财物的完整法医报告,根据报告中的内容,在受害者的水、食物、以及容器中发现了一种有毒物质——N亚硝基二甲胺。
N亚硝基二甲胺,也叫N-二甲基亚硝胺,分子式C2H6N2O或(CH3)2NNO。有机化合物合成中间体,可常用于工业硫磺、橡胶促进剂、火箭燃料、抗氧剂、工业用溶剂、杀线虫剂等制造。(引自维基百科)
这种物质极易挥发,会产生很危险的副作用,也会产生急性毒性、制畸性、制癌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N-亚硝基二甲胺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已知会导致癌症。
在复旦大学投毒案中,就曾使用了这种物质,被害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王子杰从一位名校高材生沦为投毒者,一位前途无量的学生沦落阶下囚。
5年前,同样的投毒案例发生在复旦大学。
但是结果却比上述案件严重的多,受害者黄某经抢救无效身亡,投毒者林森浩也被判死刑。
(图源:腾讯)
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森浩把实验室剩余的剧毒化合物N亚硝基二甲胺带回寝室,并将其注入到饮水机里。
最终,黄某的肺部因为纤维化无法自主呼吸,救助无效身亡。
而林森浩也因以投毒的方式故意杀人,于2015年12月11日被执行死刑。
最令人愤怒的是,林森浩在明知由于自己下毒,室友生命垂危的紧急时刻,他仍知情不报,把自己的室友活活耗死。
不管动机到底是什么,两条鲜活的生命逝去,只留下两个无尽悲哀的家庭。
由于种种矛盾,发生在大学室友间的凶杀案也时有发生。
虽然国内外都存在这样的案件,但实际上,这样的例子也是极少数。
大多数人,和自己的室友共度了很美好的学生生活,成为朋友,成为知己,共同收获人生梦想。
虽然这样的案件实属个例,但还是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