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西欧第一大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的北麓,西北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法国、德国和荷兰,最后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
它是世界上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莱茵河中游的考布镇有一个古老的水位测量站,任何进入莱茵河上游的船长都可以参考这里记录的水位。
8月14日,其水位刻度值停留在34厘米左右,距离历史最低值只有20多厘米。
在莱茵河上游的宾根地区,出现了通往小岛的石桥,几十年前沉没的驳船和小船也再次浮出水面。
通常,莱茵河地区的7月和8月是非常潮湿的月份,雨水多,水位也高。
但是现在经历了几波极端热浪和干旱天气,莱茵河在当地的水位接近历史最低值! 因此,欧洲委员会共同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安德烈亚警告说,欧洲将遭遇约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由于高温、少雨,欧洲的几条主要水道持续变浅。
不仅是莱茵河,意大利的波河、法国的卢瓦尔河、英国的泰晤士河……那么,这场席卷欧洲的干旱为什么如此“凶猛”呢?
当地时间2022年8月9日,卢瓦尔河非常低,有些地方甚至可以步行穿过
1号
[原因]
极端高温是祸首
入夏以来,特别是7月,世界上发生了很多高温天气。
百年一遇的热浪袭击了欧洲,许多气温超过了40。
法国最高气温为40.5; 葡萄牙、西班牙部分地区气温一度达到47英国多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英格兰林肯郡康宁斯比单日最高气温达到40.3,为全英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英国宣布国家紧急事态,发布了历史上首次极端高温红色警报。
据世界卫生组织称,欧洲热浪仅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有1700多人死亡。
当地时间2022年8月6日,在西班牙比利亚雷亚塔德洛斯蒙蒂斯,当地水库遭遇严重干旱,绵羊正在沿着瓜迪亚纳河的干涸河床吃草
此次极端高温过程发生在全球副热带高压异常强烈的大气环流背景下。
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蔡芗宁说:
「
最近,北半球副热带高压非常强,几乎绕地球一周,只在印度附近地区发生了明显的断裂。
南美洲北部和中非南部也受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欧洲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同位素叠加,受大气晴天辐射、沉降增温、暖平流输送等因素影响,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
”
极端高温导致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地出现“毁灭性野火”,意大利、挪威等地出现前所未有的干旱,就连数百年来重视防洪的“水利王国”荷兰,全国水位也处于历史低点
当地时间2022年8月7日在法国卢瓦尔河畔的圣马蒂兰拍摄的卢瓦尔河河床
实际上,不仅是莱茵河,受持续干旱的影响,意大利最长的河流——全长650多公里的波浪河,水位也下降到了70年来的最低水平。
卫星影像分别显示了2020年6月20日、2021年6月15日、2022年6月20日意大利北部波河水位的变化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副热带高压将保持强劲态势,西欧正在形成新的热浪,这股热浪将进一步加剧和蔓延。
根据数值模型的预测,目前的旱情还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欧洲河流有可能干涸,也有可能出现长期趋势。
2号
[影响]
能源危机加剧
对航运和工业有很大影响
莱茵河以阿尔卑斯山为源头,全长1230公里,流域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
莱茵河干流分布着许多世界著名的工业基地,对沿岸各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欧洲的“生命线”。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欧洲河流每年欧盟居民人均货物运输总重量超过1吨,河道运输为区域经济贡献约800亿美元。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1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一艘载有少量货物的船在低水位的莱茵河上航行
莱茵河等河流水位下降,航运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能源危机也在加剧。
此外,干旱破坏了农业经济,危害着水生野生动物。
水路可以说是欧洲的“阿喀琉斯之踵”。
通常,水位下降到40厘米以下时,很多运送煤炭等物资的大型船舶就难以通行。
通常莱茵河夏季水位约2米,但目前莱茵河部分河流水深不足1米,大部分货船不得不减少载重量航行,增加了运输成本。
当地时间2022年8月9日,一艘运输船经过德国宾根,河床的一部分干涸的莱茵河
沿河许多工厂企业不能及时获得足够的原材料,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
重要的水运枢纽河段持续低水位,有可能加剧欧洲的能源危机。
目前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多个国家水力发电量下降,其中,法国水力发电量处于近十年来最低水平,西班牙处于近20年来第二低水平。
在英国数百万人被禁止给草坪和庭院浇水。
据标普全球商品洞察公司称,欧盟玉米产量预计将比去年减少1250万吨,葵花籽产量预计减少160万吨。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4日,意大利塞尔米德将船停泊在波河干涸的河床上
德意志银行研究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莱茵河考布河段10月水位降至历史低位,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2%。
今年的低水位出现得更早,如果高温干旱持续,经济损失将更加严重。
3号
[对策]
坚持立法管理完善
近年来,全球变暖持续,对地区河流径流和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干旱区河流径流锐减,湿润区洪水事件增多增强,河流水文变化给区域生态平衡和流域水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挑战。
受环境变化的影响,世界前200大河流中,近三分之一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其中,径流量呈上升趋势的有19条,呈下降趋势的有45条。
国际相关研究表明,在莱茵河,根据气候模型的估算结果,如果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得不到有效缓解,预计到2100年莱茵河的平均径流量将减少5%到40%。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1日,德国杜伊斯堡莱茵河河岸的羊群在一座干涸的桥下避暑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河流的影响?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欧盟在河流风险管理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坚持水生态环境治理与洪水风险管理并重。
在欧洲许多国家,防洪和水生态管理是水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更大。
建立有效的流域综合管理组织。
例如,“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明确管理责任和合作机制,协调各地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行动计划的制定。
成员国之间即时共享气象数据、水位水情数据等,是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和智慧防洪的基本要求。
不断完善流域管理法律。
通过国家或地区立法,签署联合行动计划和合作条约,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如《莱茵河流域洪水风险管理规划》。
当地时间2022年8月11日,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枯竭的法国卢瓦尔河
4号
[启示录]
预警有效防控
我国幅员辽阔,水系丰富,许多重要河流跨越多个省份。
各流域无论是强降水还是高温干旱,都将对人民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些河流的径流量会如何变化呢? 如何科学地进行河流风险管理?
当地时间2022年8月7日,在西班牙布恩迪亚大坝的低水位下,拉萨贝拉皇家浴室遗址浮出水面
数据显示,1956年至2018年,除长江流域外,我国其余6条主要河流实测径流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
水利部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国庆表示。
「
要提高河流风险管理能力,需要运用科技知识认识气候变化的可能性,然后在国家层面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在地方、社区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实现社会和自然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整体提升。
其中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是如何科学认识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
”
王国庆认为,具体要求气象、水文等相关部门根据气候变化情况估算未来干旱和洪水发生的频率、强度等,为流域制定综合适应策略奠定基础。
当地时间2022年8月9日,匈牙利布达佩斯站在多瑙河水位较低的玛格丽特岛南端
专家建议:
有效应对气候变化,要建立流域协同治理机构,完善流域管理体制,形成灾前、灾中、灾后全周期系统规划、分级管理。
以流域为单位收集洪涝干旱灾害数据,分析研究灾害发展状况、上下游灾情的相关性,完成灾害风险评估,绘制流域洪涝干旱灾害图和风险图,为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做准备。
根据流域管理目标,明确优先行动方案,起草发布全流域区域和地方气候变化应对条例,制定规避新风险的措施和减少现有风险的措施、增强流域空间弹性的措施、防洪抗旱节水能力的措施、促进流域合作的措施等具体应对措施的
统筹水生态环境管理和洪涝干旱风险管理,在防洪抗旱减灾的同时,关注水生态恢复、水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等; 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要并重,完善应急机制,包括建立灾前预警系统、灾中反应系统、灾后恢复系统。
如果极端高温导致干旱
“常态化”风险日益增大
我们
必须行动起来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制
作者:吴鹏
专家顾问: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蔡芗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水利部气候变化治理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国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天军
图片来源:互联网
来源:中国气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