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的第252个真人故事
我叫洪姐姐@洪姐姐在挪威,1968年出生,是辽宁省大连人,和英国丈夫结婚9年了,在挪威的生活也已经5年了。
35岁的时候,我去了英国胡闹。
10年后,我和比我大9岁的英国丈夫结婚了。 一开始我不想要这门婚事,但他把我当成全部,遗嘱说要把所有财产都留给我。
现在我们在挪威定居,丈夫的年薪是100万,但只能过普通人的生活……
(兜风多年和丈夫去挪威生活) )。
建国之初,农村人在贫困线下挣扎,为了生存,约有1800多万山东人来到东北。
此后,约有800万人选择一辈子呆在这里。 我父母那时来到了东北。
1968年,我出生在大连。 家里有哥哥和姐姐。
也许受到了转移基因的影响,但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
当时,父亲是公司的领导,母亲是工厂的采购员,家庭条件还可以。
父母惯着我,不让我做家务。
上学后,我很聪明,但注意力不在学习上。 学习成绩一直很普通。
1986年高中毕业后,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我也不想坐死教室,所以想在工厂打工,在热闹的地方生活。
父母一直当不了我的主人,我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父亲在大连油脂化工厂(一家生产洗涤剂的工厂)给我找了份临时工作。
我主要负责塑料包装袋的颜色配料,这份工作很轻松,一个月的工资有几十元左右。
(年轻时活在当下,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
做了一会儿后,厂长看我的字写得很好,把我调到了办公室。
当时的工作证都是手写的,厂长让我负责填写工作证。
一两年后,我可以转好,但又开始厌倦一成不变的生活,于是毅然辞职。
然后,我来到了一家私人服装店。 也是兼职工作,主要负责卖老板的衣服。
一天工作八九个小时,一个月能赚200多元,比我父母赚得更多。
后来我在大连的童装厂工作过,几年时间换过很多工作,但哪个时间都不长。
那时我很开心,手里钱不够。
晚上,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在舞厅跳舞喝酒,度过每一天。 没有目标,没有压力。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不想让我打工,希望能稳定下来,1991年在中外合资企业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
这份工作很轻松,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奖金就是1780元。 当时在大连工资很高。
我不断选择,不断放弃,只是想过上不同的生活)
即使有这么好的待遇,我也只用了两年就辞职了。
我父母非常反对,但我只想做生意。 他们违抗不了我,所以最终妥协了。
我之所以能这样自以为是,是因为到那时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容易就变成了万元户,大大地膨胀了自信。
那个时候,我家是三室一厅的房子,妈妈经常生病,所以周围的人都说家里风水不好。
于是我和父母商量了一下,把这栋大房子变成了两间小房子,我们各住一间,父母同意了。
从那时起,我就一个人住。 而且,越来越独立了。
后来,我又把自己住的一居室房子改成了35平米左右的独门独户,租给别人,光年房租收入就有4万元。
在流行语为“万元户”的时候,4万元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所以,在那之前我说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折。 别人很难得到的东西,很容易就能得到。
但这让我养成了盲目自信、大胆冒进、做事不踏实的性格,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不经历波折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
有一次在朋友家打麻将的时候,经常看到带着现金去他家买京巴犬的人。 面相好的狗很有价值,我想一年能赚几十万元。
渐渐地,我心动了,自己凑齐了一万五千元,从父亲的公司借了四万元,买了一只小母狗。
我梦想很快赚大钱,但人不如天算,我的发财梦只用了三天就破灭了。
那天,我看到铺在狗笼子里的报纸脏了,打算换个新的。 狗的门刚打开,母狗掉在地板上摔坏了。
明明还没有创业,当巨款付诸流水时,我的心情非常低落,觉得无法向父亲解释。
那时,我碰巧在报纸上看到珠海酒店招聘员工的广告,没想到为了早点离开,直接报名了。
坐火车到了广州,然后去了深圳。
那时,车站人很多,非常乱。 因为累了,所以戴着金项链躺在车上的座位上休息。 突然,一个年轻人拽着我的项链逃跑了。
我感到自己真的很倒霉。 本想赚钱的,却中途被抢了。
在外面打工的生活,真的很辛苦)
到达酒店后,我们8个人住在了宿舍。
上班的时候,我负责门口的接待,一直站着。 因为南方的天气很热,所以每天都湿透了。
员工的饮食每天都不变。 我吃的是最差的大米,每月工资1000元。 除了生活费,几乎没剩下什么钱了。
从小就没吃过这种苦,也赚不到钱,再在这里也没有意义。
半年后,1994年9月,我又回到了老家。
然后,我借钱租了400多平方米的店铺,开了一家酒店。
但是,我是个性瘾,喜欢打麻将,白天在酒店很忙,下午出去玩,晚上经常不回来。
就这样,两年后,我的酒店也变黄了。
那个时期,我年轻有趣,家里有哥哥和姐姐在看,不用我担心。
我不懂责任感,也没有未来的规划,但我的父母一直在为我规划未来,希望我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武汉大学创办于1893年,世界排名第157位)
我高中退学后,妈妈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就报了业余大学,晚上让我去上课,坚持了三年。
在这期间,我又有了一个想法,去国外看看,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酒店倒闭后,我背负着一些压力,觉得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做什么都不踏实。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我决定一个人出国生活一段时间。 我想在陌生的环境中突破自己。
经朋友介绍,1998年,我自费去武汉大学上了两个学期的法语课。
在此期间,我认识了一位摩洛哥同学,经过他的介绍,我计划2002年底去法国上班。
对于我的这个决定,家人没有太多干涉。 也许在他们心中,我从小就喜欢吃苦,适合在外面闯荡。
但是,他们不知道我这次出去是真的想沉淀自己。
(去伦敦的旅行)
出发前,我没想太多,各种手续、签证、跟亲朋好友告别、打扮,忙得不亦乐乎。
在某个地方呆了30多年,不再新鲜了,现在想早点换个环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当时,我只是兴奋憧憬着。
但是,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没有了以前的兴奋,反而有点消沉,开始担心今后的生活。
我第一次去这么远的地方。 而且语言、文化、生活习惯都不一样。 自己一个人很冷漠,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隐隐约约地担心着。
但飞机降落后,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我的好奇心马上上来,心中的不快顿时一扫而光。
来到公司后,多亏了大大咧咧的性格、胆量和不认生,我很快就适应了周围的环境,交到了朋友。
在法国工作半年后,因为我的法语不太好,就去了一家英国公司。
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我的下半辈子结婚了。
2003年,我来到英国,在这里找到了一生的归宿)
法国和英国相距约30多英里,是发达国家,但两国性格差异很大,法国人随意,经常迟到,而英国人恰恰相反,特别守时。
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互相鄙视。
刚来英国工作的时候,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唯一满足的是去别的地方看看。 这也是我最大的乐趣。
赶紧的,我原以为在国外能让自己冷静下来。 在纷繁的世界中给自己找到了宁静,但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起伏。
后来,遇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婚姻,我的心终于被寄托了。
我清楚地记得2011年10月3日,那是周末,公司组织员工去酒吧参加派对。
坐在柜台上和朋友说话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我打算买啤酒的时候,背对着我坐着的男性马上和我打了招呼。 他的头发和胡子很长,穿着随意的衣服,非常认真地为我结账。
(左起第一个是我丈夫)
他比我大9岁,在海上石油公司工作。 年轻的时候是潜水员,在海底安装管子,每小时可以赚1,2000美元。
现在他是部门经理,不用再潜水,三个月就回来。
我觉得他很辛苦,互相留了电话。
在那之后的三个月,我们再也没见过面。 他有时会给我发条的信息。 我工作很忙,只是偶尔给他回信息。
突然有一天,他告诉我,他回来了,约我在酒吧见面。
出于礼貌,我同意了。
这次见到他,他的头发被刮了,胡子被刮了,穿得很漂亮,我差点就认出他来了。
这次见面的时候,我们聊天很开心。
每次和他在一起,我都很平静,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稳定感。
半年后,他就不用去上海上班了,一般周末我们见面聊天。
那时候,我们对彼此都很有好感,只是作为普通朋友交往。
缘分真奇妙,我们互相成就了对方)
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也去世了,没有孩子,一直一个人生活。
他以前结婚了,但多年来在外面工作分手了。 后来,他又谈到了她。 两人在一起14年了,也买了房,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能去成。
从那以后,他变得非常谨慎,不想伤害任何一方。
知道这些事,我同情他。
他还说,16岁从中学毕业后,他开始了工作。
10年后,由于工厂倒闭,他得到了2万6千英镑,用这笔钱学习潜水,在石油公司工作。
从他的工作经历来看,他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盲目地制定计划。 正好和我相反。
所以,我被他的这些特质深深地吸引了。
一年后我回大连老家,他想跟着我去中国看看。
于是,我们一起回国了。
在我见到家人之前,我们俩的关系还没有确定,我不想让他一起去,因为担心父亲不同意,但他坚持要去。
最后,我们还是一起见到了我的家人。
( 2013年9月,我们结婚了)
但是,父亲见到他很高兴。 也许是希望早点过上稳定的生活。
和我的家人说话后,他对我也很放心。
所以我回英国的第二天,他给我买了订婚戒指。
2013年8月,他向我求婚。
9月,我们俩结婚了。
认识结婚以来,总共花了两年时间,其实当两个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时,一切都合情合理。
结婚当天,在去教堂的路上,我的心跳得很快,又担心又兴奋。
结婚后,担心因为文化的差异互相讨厌对方; 之所以兴奋,是因为兜风这么多年,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婚礼结束后,回到酒店吃饭时,乐队突然演奏了邓丽君的歌《我只在乎你》。
没想到他为我考虑得这么详细,总是考虑到我的感受,但我被他的这份细心感动了。
结婚当天,我们听邓丽君唱歌,一起跳舞)
很多人认为英国男人很绅士,但我在英国生活后才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很多英国男人不为她买东西,不为女人打伞,也不总是夸奖你。
但是我丈夫是个典型的绅士,做什么之前会和我商量,晚一点下班也会打电话告诉我。
2015年8月,他特意在律师事务所立遗嘱,如果他发生事故,财产都会给我。
既有趣又感动。
他把我当成他的一切,所以你可能认为这是表达爱情的最好方式。
他比我大好几岁,所以我希望他过了一百年,我仍然可以依靠。
直到这一刻我才真正知道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结婚后,我的心情慢慢改变了。 我以前总是喜欢去热闹的地方,但是现在在家呆一天,也不觉得心有灵犀。 也许这就是家庭的责任感吧。
我和丈夫在一起之后,很平静)
后来,我们回到大连住了一年。 他决定暂时不找工作。 工作了大半辈子。 是休息的时候了。
在此期间,我带着他游览了全国各地,体验和了解了中国文化。
但他最常说的是,中国的生活节奏怎么这么快?
在一个地方生活的时间长了,心理上自然会受到影响。
他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工作,时间不多了,有点坐不住了,想快点找工作。
但是碍着我很久没回来了,不想这么早离开中国,他耐着性子一直和我在一起。
2017年3月,以前在挪威一起工作的同事给他打电话,告诉他挪威Haugesund市的石油公司在工作。
如果顺利的话,一年后可以签订长期合同。 待遇非常好,年薪100万元以上,退休有工资。
他特意找我商量,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对我来说,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所以无论去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
(备用的。 我刚来挪威) )。
其实2014年5月,他在挪威的斯塔汉堡工作了一年。 我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 对那里的印象很好。
挪威位于欧洲北部,土地面积相当于日本的大小,但人口500多万,海岸线2.1万公里,比中国的海岸线还长,被称为“万岛之国”。
挪威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多年来被联合国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国家之一,高收入、高福利是挪威人日常生活的标签。
普通挪威人的工资约20万元人民币,汽车司机的工资会高一些。 约30万元人民币,工资最高的行业是牙医和律师。
另一方面,挪威的物价在世界上也很有名,12个鹌鹑蛋居然35元,一只鸭脚135元,所以挪威只能是你想不到,不能贵也不是不能贵。
挪威和中国一样,收入越高税金就越高,但这里贫富差距非常小,人民幸福指数真的很高。
这是我们的房子。 这里离邻居家很远,但价格不贵)
我刚到挪威的时候,我们租房子住。
工作稳定后,2018年7月我们决定买自己的房子。
经过反复比较,我们选择了位置稍微偏移的地方,但会便宜几十万美元。 最重要的是这里很安静,没有人打扰。 这个我也最喜欢。
8月20日,我们搬到了新家,从那以后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
在挪威居住3年以上的话,可以申请永久居留,7年后可以申请加入挪威国籍,所以不用担心签证。
刚来的时候,我觉得在当地没有朋友,语言也不通,真的不习惯。
早上买两杯咖啡,和丈夫一起走10分钟左右到车站,然后去海边给海鸥吃面包。
丈夫下班后,我们去当地人开的酒吧喝几杯然后回家。
这里的治安环境很好,法律很严格,规定每个酒吧外都有警卫,酒吧不能卖给喝酒的人。 否则,驾照有可能被吊销,所以在这里喝酒基本上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我在语言培训班,向同学介绍中国旗袍,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挪威人平时的交往比较休闲。 例如,在中国遇到亲戚朋友有喜事,至少要送几百元的礼物,而挪威人只要10元,就多20元。 有些公司规定不得超过140元或210元。
这方面的文化差异确实很大,但我很舒服,和朋友交往没有压力。
挪威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星期天超市和商店都不营业。 买东西必须在星期六提前购买。
有一个星期天,我看到超市不营业却亮着灯,我问了一下,发现挪威晚上的时间太长了,超市把灯作为行人的照明,以避免事故发生。
慢慢地,我认识了很多朋友。 他们很亲切。
每个星期天下午,朋友们轮流做小吃让大家品尝,一起喝酒聊天,轮到我的时候,我一般做煎饺给大家吃。 他们说味道很好。
我每天都收拾小庭院。 这样踏实的生活真好啊)
熟悉环境之后,我不断地了解这里的风俗文化,开始喜欢上这里。
我在这里上语言课,经常在课上向当地人介绍中国文化。 他们对我们的旗袍文化特别感兴趣,每次看到他们火热的眼神,我都感到非常自豪。
在国外呆得越久,我就越在意周边的人对中国的看法,一开始每次看到关于中国的新闻,我都非常紧张,以免出现负面报道。
但是,现在我没有了紧张感。 只有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海归才会越来越自信。
我们总是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新冠灾祸发生后,很多工作被迫按下暂停按钮,我的心瞬间安静下来。
那个时期我很少呆在家里外出,每天都播新闻。 我看到了很多悲惨的离别。 幸福和不幸不知道哪个先来。 踏实地度过现在是最大的幸福。
周末,我们俩在家聊天、喝酒,悠闲地度过。
为了让家里更暖和,现在我每天都收拾小院子。 修剪树枝、除草、浇水……早上一睁开眼睛,就有干不完的工作。
晚上睡不着,突然想起以前的事情,我在反问自己。 那真的是我吗?
在家门口种着韭菜,每天都照顾他)
回顾过去,感慨万千,非常感谢父母和家人。
在我年轻无知的年龄,他们给了我最大的宽容和关怀。
但是,我长大后,一直不能在身边照顾他们,很不好意思。
因为新冠灾祸,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去了。 我想念家人。
现在回想起来,我最幸福的回忆都发生在老家。
在国外闯荡多年,我越来越明白,幸福的真谛就是“踏实”。
到了现在,我还是觉得踏实的人生是最美的。
【口述:虹姐在挪威】
【编辑:乌溪雾】
目前,我们记录了252个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的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你想讲故事,或者想加入我们的团队成为作者,请在私信@采访真实人物。 欢迎随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