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韩晓寒通讯员郝静)“在国外打工,曾轻轻松松地月入过万美元。
近年来,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人被打着外来工信息、工作轻松、待遇优厚等宣传标语所迷惑,发现高薪工作其实是一种非法中介诈骗手段。
陈某在某网站上看到某国际公司员工李先生发布的海外招聘信息,陈某联系李先生希望出国工作,并于2019年7月26日、2019年8月1日分别将20000元、8000元转账给李先生。
陈先生与一家国际公司签订了《人力资源服务合同》 《补充协议》 《项目办理承诺书》,一家国际公司承诺为陈先生提供介绍海外出差服务的中介服务。 陈某委托某国际公司转交相关资料或代办相关手续。 陈氏的意向国是丹麦,作为卡车司机工作,雇主免费提供住宿、医疗和工伤保险,工期为2年。
合同约定中介服务费30000元,报名2000元,签订合同18000元,签证签发3天内支付10000元。
双方协商一致,将工作项目由丹麦调整为澳门,费用改为35000元。
2019年12月14日,陈某又给李某汇款15000元。
2019年12月17日,陈某在一家国际公司的安排下去珠江面试。
陈某面试时,发现对接的劳务公司是山东某公司,要求办理旅游签证,于是外出打工。 陈某认为某国际公司未履行合同义务,要求返还中介服务费35000元。 某国际公司认为陈某单方面违约,拒绝归还,双方提起诉讼。
最终,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考虑到某国际公司为陈某提供相关中介服务,酌定某国际公司退还陈某中介服务费25000元。
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提醒市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加,相关劳务纠纷案件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公民在出国打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择有资格的正规中介机构
正规中介机构具有商务部颁发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或《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证书》,外来务工人员可以登录商务部网站进行核查。
另外,要验证中介机构的经营范围与宣传是否一致,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二、签订书面合同
外来务工人员签订书面合同,缴纳费用时需谨慎。
外来工应当与中介公司签订《外派劳务合同》,与海外雇主签订《雇佣合同》,中介公司应当与海外雇主签订《对外劳务合作合同》。
签订书面合同时,应当认真阅读合同有关条款,特别是工作单位、工种、工作期限、有无试用期、工资和福利待遇以及伤亡事故赔偿待遇等,是否与以前咨询时一致。
防止因口头承诺与书面合同不一致而发生劳务纠纷。
签订书面合同后方可支付费用。
三.办理工作签证
出国前,民工必须办理好护照和工作签证,不得携带旅游、商务、留学等签证非法出国工作,以免受到当地法律制裁。
四.参加相关培训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外国工人必须接受培训,只有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的工人才能派遣。
外国工人可以通过培训和考试掌握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技能,更好地在国外生活和工作。
最后,外来工在国外工作时,遇到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可以向我国驻外使领馆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