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排名,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

2022-12-30 17:23:17编辑:岑寂

之前写的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以来是康石石个人的信仰,也是康石个人实践的指导。

因此,为中国艺术留学生开放周三“艺术留学知识共享”栏目,每周三邀请艺术设计领域的业内人士或海外艺术留学生进行个人共享,汇聚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和艺术留学经验,为艺术留学生预科生提供更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排名,丹麦皇家建筑艺术学院

分享你的艺术留学体验,请用私信联系我

丹麦这个国家对艺术留学来说,可能还很小。

最初来的时候没有想太多,但是想到了比较安静和平的地方踏实地学习了。

来了之后,我觉得丹麦确实适合讲究设计、喜欢钻研的同学。

另外,我觉得这里的整体消费比其他人气国家低。 即使想打工也很容易找(最好会丹麦语)。

当地人对外国人的接受度也非常高,人种之间的交往也非常融洽。

总体来说,这里的生活很慢,能静下心来思考,能创作出更纯粹的作品。

01在选择目的地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做

就像我们出门旅行要提前攻略一样,出国留学这样的大事一定要提前做好作业,然后结合自己的因素来决定。

例如,我想去一个比较安静、人们友好、容易相处的地方,所以决定了丹麦。

我个人被选为海港小镇——科灵,而不是丹麦的大城市。

但是丹麦本来就不大,从这里到哥本哈根和里面不是很远。

所以,同学们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也可以去首都以外的城市。

当然,选择小国可能会自然而然地面对小语种的学习,但也可以提前查询大学信息,看看授课方式来缓解这种担忧。

丹麦这里的研究生基本上用英语上课,所以对学习没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也很顺利,但是恰当地掌握当地语言一定会更顺利。

童话王国漫画之天

但只是改变了环境,很多生活习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如果有精力的话,我建议你去留学的国家看看。 这样不仅可以更客观地选择今后几年的生活环境,还可以提前计划好以后必须放在行李箱里的东西。

比如丹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夏天凉快冬天也不用穿秋裤,但下雨的日子是常有的事。

由于一整天都有可能在晴天雨天来回,防水的夹克和鞋子成了生活必需品。

另外,一些国内的食材和调味料在我们这里可能不常见,或者不存在。 例如,我就像一只日夜想的肥牛一只羊。 另外,材料齐全的亚洲超市几乎都在哥本哈根这样的大城市。

如果你不喜欢到处跑,对中国菜也很着迷,你最好在手提箱里加点酱。

我和伙伴们的年夜饭

如果你想在科林自己找房间,可以使用一个叫student Kolding的平台。 租的房子只有基本的冰箱厕所,其他家具一般都是自己买。

或者在Feac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上找人分享的情况下,可以找到带家具的房子,但一定要注意安全,确认好室友的身份。

考虑到北欧留学的话,请一定要趁早。

因为这里对很多学生和青年的优惠政策是到25岁为止的。

在25岁之前,可以买到便宜的机票、票、票等。

02我第一次觉得学校这么开心

这可能与丹麦的教育方式有关,但我们学校根据个人意向和兴趣把学生分为三个方向( designforplanet/designforpeople/designforplay ),每个方向都有各自的专业

我选择的研究方向是design for play,平时主要研究关于“玩耍”的各个方面。 因此,做设计的时候也总是欢呼雀跃。

如果你想善于玩、玩、玩设计,你绝对适合做我的校友。

除了专业领域以外,我周围的同学年龄跨度也很大。

有些人刚满20岁,有些人到了中年。

我们之间唯一的共同点可能是对设计充满热情。

根据国籍、专业、年龄的不同,注定会在各个方面思考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平时通过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启发和思考,当然也更有趣。

有时跑步也能找到灵感

其实,这暗示着报考丹麦方面的大学,需要在作品集中体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因为我发现我身边同学的专业背景、掌握的技能和兴趣都不一样。

我其实对这种招生方式很感兴趣,所以我个人让教授知道了。

他说,最初录用每个人的时候,发现了身体里不同的特征,这对小组合作非常有利,对设计来说想法也更重要。

除了身边的环境和人,许多国际企业(乐高、健达等)也多年来与我们学校合作。

我们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商业也多样化的项目,如果顺利的话企业也会直接购买我们的设计。

和同学合作的作业

这对经济和未来就业问题都是一个好机会,对那些想尽快融入当地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同学来说更好。

我从上学期开始参加了某航空公司的项目。 主要开发了简单的游戏和桌游。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也是第一次认真接触甲方,了解了一些为甲方服务的途径,相信今后也能直接在职场中运用。

这其实和我在北工大上课的时候很不一样,系里比较偏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

留学前,我对整个设计流程和方式并不是特别深入的了解。

因此来到丹麦后,我开始意识到其实学习设计重要的是开拓视野,只有了解更多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果有机会,我衷心建议你离开家,远离电脑,用眼睛和手去体验这个世界。

学校食堂的滑梯每年应该有很多没有灵感的同学从这里滑下来

当然,不要抱着无论去哪里都要获得灵感的想法。 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大家请试着削弱自己的目的性。 像我一样是for play。

03从作品集到丹麦,我一直跨越国界

其实大家都知道,设计的范围很广,比如工业设计不仅仅是画画做模型。

目前学科发展迅速,设计边界逐渐模糊,对于一个课题或项目,我们往往不需要强调某个设计领域。

近年来,国外也从设计的目的出发,着手收集各种专业知识、技术、资源、方法等手段进行设计。

因此,与工业设计和交互设计相比,人们听到的新设计趋势更多,例如可持续设计、情感设计和服务设计。

我所在的方向就是这样,大家在做项目的时候,也可以以感情、感觉等各个方面为作品的出发点,尝试平面、立体、运动等多种设计方式。

前几天老师讲课中突然出现的文言文

我申请学校的时候有一个项目,看起来和工业设计没什么关系,感觉更像是纯粹的艺术。

这也是当时从事汉艺的老师给我的鼓励,很多同学会可能觉得偏离本专业项目会有点跑题。

我没想太多,只是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态度试着做了。

来到欧洲后,我发现这里的人和韩艺老师的思维模式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开放性和包容性。

无论是工业、时尚还是视传,不同领域的设计师都可能面临同样的挑战。

此外,针对同一个课题,不同专业的设计师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互通有无也是最近国外设计界提出的做法之一。

因为有了这个基础,我在做设计的时候更大胆更自信。

前几天,我们学校和机器人公司合作,我试着用思辨设计制作了一部短片。 这也是一次完全摆脱传统工业设计束缚的尝试。

邀请同学体验我们的游戏原型

其实,大家现在在学习阶段去尝试新的东西是非常必要和有趣的。

要么考大学,要么在校期间真的不要再捧场了。

毕竟对于作品的容忍度,考官比后面的护甲要多得多。

最后的建议是出国留学前一定要培养兴趣爱好。 特别是去丹麦这样冬天日照每天少于6小时的国家。

否则,你往往会觉得无聊,兴趣也会给你带来创作灵感。

例如,最近在新冠灾祸停课在家。 不能去健身房锻炼很痛苦。

我已经打算自己设计健身器材在家玩了,但是已经晚了。 我也继续自己健身房的构想。

如果有更多的艺术留学或者世界名校作品集的创作问题,可以私信问问康老师。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