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一位妈妈的自白:在法国,我为什么从恐婚恐育到自愿生娃?

2024-02-05 07:23:16编辑:阿桃

采访、整理|奶酪泡菜

十点人物志原创

“生育对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 ”

,一位妈妈的自白:在法国,我为什么从恐婚恐育到自愿生娃?

在这个豆瓣的话题上,山东女孩吕娜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了十多篇孕产期手记。 她说,她原本对婚姻和生育充满恐惧,不太爱孩子,但后来改变了主意,在异国完全经历了结婚生子的过程。

吕娜认为,除了伴侣的影响,它彻底改变了意愿,也与生育氛围有关。

11年前,吕娜去法国留学,和当地的男性相爱并建立了家庭。

在与周边法国人的交往中,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法国的结婚率极低,但出生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

卢娜纤细而真挚的生育手记引起了我的兴趣。 除了她个人的故事,更让我好奇。 世界上普遍出现出生率下降现象,法国的出生率为什么很高? 到底是什么让法国人这么热血沸腾?

我们联系了吕娜。 以下是她的故事。

从婚姻恐惧症到自发生育

我叫吕娜。 我今年37岁。 大学毕业后曾就职于国内某知名企业,被派往非洲呆过几年。 那个时期工作压力太大了,而且从大学开始就一直想出国留学。 我工作了一段时间,还是想出去看看。

2011年,我存了钱。 因为本科学是法语,所以来到法国,读文学硕士,见到丈夫a,之后在法国呆了10年,现在在一些中法合作的项目上从事咨询和翻译工作。

a是法国巴黎人,我们是通过共同的朋友介绍认识的。 他是我在法国第一个真正的date的男人。

对外国人不怎么感兴趣的我,渐渐被小a的诚实和善良所打动,我们从友情走到爱情,几年后结婚,今天相识11年,结婚8周年了。

年轻的时候,我也遇到过背叛和伤害,我不向往结婚。

如果没有遇到A,像很多法国人一样,遇到合适的伴侣就一起生活,合不来就可能分手。

吕娜和丈夫的结婚照

我也是不怎么爱孩子的人。 他们觉得我像个无法理解的小动物,有时会哭泣烦躁,很难沟通。 另外,部分原因可能是自私。 我想要更多的个人空间。 我担心将来的孩子会不会因此而对我不满。

我觉得两个人的世界很美。 很难想象我们要分养很多爱和能量的小怪物插队到一边,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但我不是纯粹的丁克,不是百分百地拒绝这件事,更多的是恐惧和担忧,很难判断有了孩子后的生活是否适合自己。

和很多女性一样,我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生育的帖子,认为生育是以牺牲自己的健康和自由为代价产生下一代。

每个人都会告诉你。 生育是第一步,长期养育孩子的过程比生产更难。

我经常听到“不孕不育平安”的声音,以前觉得很生气,但偶尔也会有疑问。 明明只有女性才能创造后代,为什么会成为母亲的惩罚呢?

吕娜在一系列孕产期手记中描述了自己的生育过程

几年后,在两个人的世界里,a想要孩子。

对A来说,选择结婚意味着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庭,至少需要一个孩子(法国人通常生2~3个孩子)。

有些法国人家庭关系冷淡,有些人家庭关系牢固。 A家属于后者,家庭气氛浓厚,可能是因为他来自亲密的家庭,所以有勇气面对育儿中的各种困难。

他已经三十五岁了,我也三十三岁了。 如果再拖延的话,恐怕会影响生孩子的能量。 我想我们可以开始考虑计划另一种生活。

吕娜和a家人的照片

A是个非常顾家的男人,和他几年的婚姻冲淡了我对婚姻的恐惧。

但是,对于生孩子的事,我还是有点心跳。

结婚第四年,我们认真讨论了“Baby Project”,一点一点地整理了有了孩子后可能面临的生活上的各种变化,也规划了两人将来的具体分工,我心里的不安减少了很多。

既然我做出了决定,我就告诉自己,我不会去想让自己害怕的东西,而是想象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画面,做着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新的人。

除了核心家庭中,A先生作为合作伙伴支持我们未来的育儿计划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搜索了法国的激励生育措施。 各方面确实做得很好。 这是让我决心生育的外因。

首先就经济补贴而言,法国女性在生完孩子后,领取政府支付的900欧元(约6187元)左右的生育奖励补贴,直到宝宝3岁,每月有近200欧元(约1375元)的补贴。

助学贷款的费用与家庭收入有关,高收入家庭的助学贷款很少或者没有,低收入家庭的助学贷款比较多。

子女较多的家庭和单亲家庭还可获得较多的经济补助和假期。 虽然没有具体计算,但从身边的朋友那里听说,如果生三个以上的话,即使不去工作,也可以通过各种补助大致涵盖一个人的工资。

如果双职工家庭有一个孩子,夫妻可以减少1/3的税金,孩子多的家庭只会更少交税。

在一些超多子女家庭,家人几乎不工作也能维持正常生活。

吕娜怀孕30周

从怀孕检查到分娩期间,还有产后母亲的身体修复理疗、婴儿检查等,很少需要自己花钱的地方。 无论选择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可以用社会保险报销。 选择公立医院费用100%,选择私立医院社会保险约70%,剩下的30%也可以用商业保险报销。

如果自然怀孕不顺利,需要辅助生殖。 43岁以下的女性,如果医生符合检查双方情况制作试管婴儿的条件,有机会4次全额报销试管。

在孩子顺利出生后,法国妇女的带薪假期为16周,从2021年开始,作为父亲的产假也从11日延长到25日,之后可以休3年内的育儿假。

育儿假期间相当于停薪留职,社会保障按月前工资情况给予补贴,孩子的父母都可以休育儿假,谁上班谁去。

要提高生育意愿,不仅仅是贴钱

不仅是法国,其实很多国家都在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日本韩国也有生育津贴,但效果并不明显。

我刚提到法国人鼓励生育的经济补贴政策,我认为要提高生育意愿,光贴钱是不够的。

提高生育意愿的前提是从根本上改善妇女的立场。

法国是女性主义比较充分发展的国家,在法国多年没有听说过“老年妇女”、“妇女应该什么时候生孩子”的争论。

当然,这不能说法国人多先进。 只是,他们的女性主义萌芽更早,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历史更久,改善也更多。

目前,法国全社会普遍认为,女性生育对社会有贡献,孩子是小两口自己,但养育后的贡献对全社会有贡献。

几十年后大家都有养老金,为了有人为你服务,今天必须为想生孩子的人提供支持。

理想的生育环境是支持有孩子的家庭,同时也不干涉不想结婚的人的选择自由。

对法国人来说,结婚不是必须的选择。 法国的结婚率非常低,包括同性伴侣在内,每年有20万对以上的情侣结婚。 ( 2020年下降到14.8万组,2021年回到22万组。 )平均结婚年龄越来越晚,男性接近38岁,女性接近36岁左右。

我们身边的朋友约30%选择结婚,70%没有结婚。

很多人出生三年也没有收到结婚证。 他们一般在同居合同上签名,把财产和孩子如何分配写在合同上,具有法律效力。

不想继续这种关系的时候,也可以向法院申请解除合同。 过程并不复杂。

卢娜和A的妹妹拍了照片,

A妹妹和男朋友非婚生子,福利待遇相同

在法国,非婚生育很常见,非婚生育和婚姻生育在社会待遇福利上没有任何区别。

单身生育的女性也一样。

有孩子的家庭,法国的企业也有相应的倾斜措施。 无论男女,有了家庭后,下班时间会给家庭,社会压力会小很多。

你的工作时间可以安排得更灵活,可以自己安排接送孩子的时间。

法国学校假期很多,有孩子的员工可以优先休假照顾孩子。

关于歧视职场育龄妇女的现象,不能说百分之百没有,但我周围的人没有感觉,也没有争论。

一方面,法国人多年来争取妇女权益,社会观念改变;另一方面,法国工会强大,一旦企业侵犯职工权益,工会就会代你出头,企业就会面临高额罚款。

在生育这件事上,伴侣的态度也很重要。

A先生做菜的味道一般,但至少坚持做一半的饭。 而且,我喜欢家务和打扫。 特别喜欢熨衣服,内衣和袜子也熨得很好,平时生活中也能照顾,所以我对他今后的育儿能力相当有信心。

吕娜偷拍了丈夫熨衣服的照片

从我看到的法国家庭样本来看,像A这样的男人不少。

法国人心中没有“男人不带孩子”的说法。

他们认为,一旦决定组建家庭,养育孩子,双方都做好了两个人分工合作育儿的准备。

像我岳母这样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一辈法国人,观念可能会有点传统,但年轻时倾向于男主女主内。 这就是他们这一代的家庭模式。

但是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他们的习惯也慢慢改变了,我岳父现在也经常做饭做家务。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男女平等的,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观念,长大后男女双方也自然共同承担家务和育儿的分工。

把"妈妈"放在"孩子"前面

33岁的时候,我正式开始准备怀孕。 a当时36岁。

从准备怀孕到分娩,法国社会更重视对孕妇的关注,而不是对孩子的关注。

我孕期反应严重,初期孕吐严重,头三四个月每天昏昏沉沉地吐24小时。 到了妊娠末期,腰痛、坐骨神经痛、耻骨痛等,有各种各样的不适。

非常痛苦的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要出生呢,真的是自己觉得很痛苦。

怀孕初期的吕娜尝试了缓和怀孕期间吐息的药和手环

世界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女性有过孕期不愉快的反应,人们总是很熟悉。 迄今为止,对妊娠期疼痛没有特效药物和缓解方法,只能耐心等待疼痛的过去。 可见他们是如何无视女性生育带来的压力和痛苦的。

好不容易渡过了艰难的怀孕期,医生告诉我因为胎位问题要早点剖腹产,我担心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故,偷偷写信给丈夫、宝宝,还有我的家人。 写了之后,心情平静了很多,我感慨我的人生也就用这么多纸就能说明了。

所以,你害怕什么?

但是,其实我很紧张很不安(笑)。

我选择的是离家最近的公立医院,孕期检查和分娩期间体验都很好。

医生们尽量尊重孕妇的痛苦和不安,工作人员以孕妇为中心,住院期间助产师和育儿师也会照顾。

每个人都很有耐心,可以问所有关于孕期和生育的问题。

即使是怀孕期间的私人检查,也可以比较容易地度过。 在绝对的私密环境下,医生和护士会提前告知接下来要去检查的哪一步,动作非常轻柔。

最后一次剖腹产的时候,麻醉科医生也一直在旁边和我说话,和我丈夫左右为难,尽力缓解我的紧张情绪。

我顺利地生下了A。 生产后,决定不用母乳喂养,而是用奶粉喂养。

这是我产前决定的,母乳喂养对孩子的好处自不必说,但我很少提到什么对妈妈最好。

吕娜的丈夫在医院更换了孩子的尿不湿

在法国,如果决定不喝母乳,谁也不会进行“你不是个好妈妈”的道德审判。 医生不建议积极用母乳喂养。 只是,它告诉我们选择舒适的培养自己的方法。

医务人员优先考虑母亲的需求。 如果选择母乳喂养,医院会有指导人员帮助哺乳顺利。 选择奶粉喂养,医院也会提供免费的水乳。 总之,宝宝很重要,但对于刚生孩子的母亲们需要更多的关怀。

我丈夫A和妹妹是吃奶粉长大的。 他觉得没有什么不同。 每次他都说:“这是你的身体。 是你的选择。 我全力支持你的选择。

我的法国婆婆更没有意见。 她当时用奶粉喂养孩子。

而且,和我同时怀孕的A的妹妹也决定不早点喝母乳。 她的理由很简单。 因为我不想胸部变形。

法国女人可能不敢直接说出来,但我们中国妈妈大多只把“美丽”当作背后的理由。

吕娜和a妹妹的怀孕照片

当了妈妈,好像有什么不好说的,但当了妈妈,我深深地想,是不是我? 成为了一个拥有不带感情的产奶机器和娃娃道具的人,而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害羞的女人吗? 成为母亲需要在很多方面做出牺牲,但我仍然希望保留作为女性的选择自由。

托管系统,解放法国职场妈妈

但在法国,人们没有坐月子的概念,也没有雇月嫂的习惯,大多数时间只能靠父母自己。

再亲近的家庭,界限也很清晰。 我的岳父岳母有自己的生活。 每周只能照顾我们一天,让我们休息。

我出生于2020年下半年,赶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父母年事已高,也不便来法国分娩和照顾。

所以在生孩子之前,要做好不期待别人的心理准备。

育儿主要是夫妻的工作,医院里医生负责教新生儿的父母如何照顾孩子。 他们手把手地教孩子哺乳、尿不湿的更换、脐带护理、洗澡等,直到初学者的父母学习后才能办理出院手续。

卢娜宝宝出生后,小家庭的第一张照片

出院后一周内,自由助产士免费上门2-3次,每次停留1小时,为妈妈和宝宝来检查。 如果产妇有母乳问题,自由助产士会解决。

(法国助产人员有几种,有人负责分娩,有人负责产后修复,还有人在产后负责产妇和婴儿跟踪检查。

如上所述,父母可以共享三年育儿假,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休育儿假并不是非主流。

如果没有双方父母和妻子的帮助,许多法国人会生好几个,但法国妇女产后可以很快重返工作岗位。 其主要原因是管理系统完善。

在法国,最常见的托管形式是托儿所。

托儿所分为公立和私立,通常接收2个月到3岁的婴儿。

公立托儿所的设施通常不高级,但干净实用,里面的护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政府补助大部分费用。 费用取决于家庭的收入水平。

普通的中产家庭每月支付约4500欧元,收入越少的家庭越少。

虽然有些公司会补贴部分费用,但最终费用约为2,300欧元以上。

私立托儿所收费很高,寄养的综合费用不是很高。

政府寄来的托儿所录取信

但是,公立托儿所的名额不多,双职工家庭、多子女家庭、单亲家庭容易申请托儿所的位置。

对于没有在托儿所位置排队或者所在地没有托儿所的小城市父母,一般会将孩子送到育儿助手(保姆)的身边。

与我们对保姆的定义不同,育儿助手是经过考核的具有专业资格的人,会把孩子送到家里全天照看。 育儿助理最多可以同时照顾3-4个孩子,总体费用高于公立托儿所,但通过补助金后差异也不是很大。

此外,还有家长们开设的家庭托儿所,大家一起合作带孩子,公司的托儿所和需要临时短期保育的地方,需要提前申请位置。

宿主系统极大地支持着育儿。

当然这个系统也不是完美的,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

例如,存在公立托儿所位置少、孩子们刚到托儿所就容易生病等问题。

但这种国家和社会合作帮助培养的形式,确实大大缓解了普通人生育的压力和焦虑。

吕娜和丈夫、孩子的照片

但是,即使管理系统完善,孩子也是个好孩子。 如果有了孩子,我的个人心情会多少影响工作。

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我主动放弃了一部分工作。 孩子进托儿所后,我捡了一部分回来,但很难像以前那样百分之百投入。

一旦当了妈妈,由于身份的转换,可能很难再埋头于事业了。 即使现在没有照顾孩子,有时也会思考和计划孩子。

母亲和孩子的感情与其他一切形式的感情联系不同。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你可以无条件、全力以赴地爱他/她的人。

我也经常告诉自己。 我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但我们都是独立的人,今后他的人生由他自己选择,所以我们人类的父母只要支持他,鼓励他,在他需要的时候陪伴他就行了。

我当妈妈两年了,其实我最想对我的孩子说“谢谢”。

谢谢你选择了不太完美的母亲。 谢谢你让我学习成为更好的人。 谢谢你让我体验了作为母亲的人生。

我有时也注意不要太迷失“妈妈”这个角色。

以前在日记里写过,不管是单身还是已婚,不管是做了妈妈还是80岁……希望你能随时保持自我,珍惜那个自己。

但是,现在我意识到“自己”也会发生变化。 在结婚、生育、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发生变化。 我依然想保持自己。 现在的自己,可能是比以前更完整更丰富的自己。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