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去泰国养老的中国老人:有人在这里找回年轻的感觉,有人定居了十年,最终仍然选择落

2023-01-02 09:10:14编辑:阿桃

作者|张楠茜编辑|孙杨

,去泰国养老的中国老人:有人在这里找回年轻的感觉,有人定居了十年,最终仍然选择落

“sawadika”不发音为“你好”,“陉(不)昆”不发音为“谢谢”——“不”。

当你问菜市场菜卖多少钱,或者用英语“how much”通行、多给钱,对方就会补零钱……这一年,对66岁的哈尔滨人陈芳来说,一切都是新的。 她必须学习语言,调整心情。

为了和孙子一起去国际学校,陈芳已经在泰国生活了一年。

在泰国,像陈芳这样的中国老人还很多。 他们要么和家人、老伴一起,要么和朋友一起抱团,甚至一个人去这个东南亚国家养老。

泰国王国

作为东南亚最适合养老的国家,泰国被誉为“世界中产阶级养老地”,首先吸引了来自欧美、日本的老人和海外侨胞,《国际生活》杂志曾两次入选“世界十大养老地”。

近年来,经济实力尚可、观念新颖的中国老人,也开始选择来泰国度过晚年生活。

来泰国养老的人们享受着这里的温暖和悠闲。

但是,也有人马上回国。 ——原因很多,不习惯吃饭,泰国雾霾严重,交通不便,异国的孤独感,内心深处的落叶生根发芽的执念。

养老是我们每个人最终面临的人生课题,泰国养老只是其中的可能性之一。

在异国养老的他们,离开了几十年多年的习惯,有了更直接的感受。 当衰老不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怎么自己度过余生呢?

便宜的菜市场最受老人欢迎

3月底,陈芳的家乡哈尔滨刚刚从冬日严寒中恢复过来,4000多公里外的泰国清迈进入炎热季节,气温高达30多度,阴雨绵绵。

陈芳展开亲子之旅,和孙子一起去南方象岛。

陈芳拍的泰国象岛景色

泰国政府将自己定位为“世界中产阶级的养老地”,发放“养老签证”——非移民O-A签证( Non-Immigrant OA-long Stay Visa ),特别是向50岁以上想在泰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人发放,按年更新

50多岁的王仪也是其中之一。

与和家人在一起的陈芳不同,她现在一个人在普吉岛生活。

因为儿媳妇经常来,王仪租了一所大房子,但瘟疫爆发前孩子们碰巧先回国了,所以目前她一个人住,和一只叫女孩子的小狗交往。

留着白发的王仪身材瘦削,精力充沛,洋溢着来往于泰国不同城市的美丽风景。

她曾经一个人开车,从北部到南部自驾游。 我去过以北的金三角为起点、植物茂盛、民风淳朴的清迈、车流不息、繁忙拥挤的曼谷,还有拥有干净海岸线和成熟城市基础设施的芭比。

最后她来到普吉岛生活,住在白色的小房子里,房租每月000多元,支付一次。

家旁边是草场,牛经常在这里吃草。 门前的柏油路通向餐厅、咖啡店、拳击馆等。

她喜欢种绿色植被的小庭院,把凉爽的小后院改造成了厨房。

在泰国普吉养老的王仪

在泰国曼谷、清迈等热门养老城市,老人们可以租用与国内三四线小城市价格相当的房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陈芳和儿媳、孙子租住在清迈的四间小别墅里。 大约6000元。 房前有公共游泳池,随时可以游泳。

在泰国,生活成本不高也是很多老年人去养老的重要原因。

王仪在纸上算了衣食住的账。 800元人民币足够吃了。 离海300米的房子房租水电宽带加起来1400元,签证费160元,医疗保险800元,加起来3160元。 再加上买衣服和护肤品,一个月四千元就足够了。

王仪的收入来源是国内退休金2000多元和国内房子房租2000元,另外,儿子每月也给12000元。

泰国的蔬菜水果物价便宜、种类丰富,让喜欢买菜的老人们应接不暇。

去集市采购,就是陈芳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她不会英语和泰语,靠和摊贩比划数字来交流价格,每次买一大堆,才人民币几十块钱。

夏季吃泰国本地产的山竹、红毛丹,进口水果价格则贵些。

鸡肉、猪肉都比国内便宜,泰国米则每斤只要三块钱。

陈芳在泰国农贸市场买水果

除了居住环境、生活成本,老人养老还很看重的是医疗。

陈芳有一次在泰国割伤了手指。

她去了一家私立医院,感受到在国内从未体验过的医疗关怀——不仅有中文翻译全程陪同,好几个医生给伤口消毒、缝针,还一直嘱咐她注意不要感染,态度极其谦和,仿佛患者就是上帝。

据已从事泰国养老行业五年的Mark介绍,泰国有医疗旅行政策,医生擅长心脏手术、整容、牙科等项目,水平高且价廉。

他建议来泰国养老的老人,先购买医疗保险,但如果实在是大病,就只能飞回国就医。

Mark也帮老人办理泰国政府发放给外国人的养老签证。

养老签证要求50岁以上,存款至少8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16万-17万)持此签可在泰国居住一年并续签。

这也被叫做退休签证。

但养老签证第一年需要交纳2万5000泰铢(约合人民币5000元)的费用,之后续签,每年只需要交几千泰铢(约合几百人民币)。

不过Mark告诉本刊,大多数中国老人仍然持咨询和观望态度,真正办理养老签证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在反复咨询后,仍然卡在了语言、交通、饮食等问题上。

有人养老十年最终还是选择落叶归根

北京人阿明已经在泰国生活六年。

早些年,他因为在泰国有生意,每年来几次,因为喜欢上清迈的与世无争,而长久地留在了这里。

他把清迈叫做“迈村”,称其为第二故乡。

泰国清迈

阿明把在泰国生活的视频传到网上,收到很多网友发来的私信,人们询问养老签证、买房等等问题。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教师、公务员、小老板、服务员……大多集中在50岁到65岁年龄——进入人生后半段,不安于现状,对外面的世界和别处的生活仍然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但去一个地方养老,绝对不能只用生活开销是否便宜的标准去评价,还要看这个地方的气候、人文、交通方便程度,以及你是不是真正适应这个环境。

”通常阿明会建议他们到泰国老师活一到两个月,再去谈养老签证、买房等等问题。

举例说,泰国猪肉、鸡肉、鸡蛋都便宜,但牛肉贵。

在泰国出行买菜一般都需要开车,这要求老人有驾驶技能。

此外,很多人以为泰国买车便宜,但实际上泰国的进口车却比国内更贵,比如牧马人2021年新款,国内40多万人民币,在泰国将近550万泰铢,折合120万人民币;即便小丰田的家用车也比国内高出一两万人民币。

这都是因为在泰国,外来品的进口税非常高。

这两年,清迈的气候也不如从前了。

阿明患有严重的鼻炎,从北京刚到清迈住了一年就明显好转,但现在清迈也有雾霾甚至烟霾,每到11月至4月期间,阿明就得驱车往泰国南部走,避开清迈的糟糕天气,寻找空气更好的地方待着。

泰国普吉岛游客

在泰国生活的90后小飞也是一名博主,他的很多粉丝都在四十岁以上,经常向他咨询泰国养老,但他会谨慎建议,因为自己的父母就不适合在泰国养老。

小飞的父母五十岁,以前每年都来玩两个月,但不会长期居住。

母亲不想来长期居住,是因为泰国离家太远,清迈没有直飞老家河南郑州的飞机,每次都要到曼谷、广西,或上海转机,而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太折腾。

另外,老家还有姥姥,妈妈担心姥姥有事,不敢离得太远。

相比泰国,小飞的爸妈更喜欢在云南养老。

饮食方面也是个大问题。

年轻人虽然能够接受新东西,吃泰餐,但是老人难以转变饮食习惯。

清迈有近二十家中餐店,但如果天天吃,总会吃腻。

而如果自己做中国菜,在泰国的超市难以买到齐全的菜品和调料。

因为语言不通,购物也不方便。

当地人买东西都是去超市,商品上只有泰语,小飞的妈妈怕看不懂说明,只能先在淘宝上搜到合适的“泰国某款白色衣服洗衣液”,再去超市里买。

此外,泰国的网购软件也不如淘宝,不仅商品种类不齐全,还不免邮,父母也得重新学怎么用泰国的手机银行来网上付款。

泰国寺庙

很多人在泰国度过一段时间的岁月后,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家乡。

小飞遇到过一对法国老夫妇,他们在清迈养老十年,过得非常满足,但落叶要归根,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回国,回归熟悉的生活、饮食习惯,领取政府发放的养老金。

无论选择哪种养老方式心态都是最重要的

在北京工作的阿泰今年55岁,是某公司的总工程师,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养老的问题。

阿泰理工科出身,做过互联网、金融,凡事先分析需求,“我们现在的老人,普遍有两个共性,第一,寂寞;第二,总是担心养老金够不够用。

但这两个问题有时候无法调解,很多人也说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

在去泰国之前,阿泰走访过欧美多国,观察老人们的养老方式,却发现对于千种万种生活方式,其实心态是最重要的。

年轻时阿泰努力读书、工作、挣钱,这是一种人生,但当他渐渐老去,单位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仅事业面临天花板,身体也大不如从前。

他经历过中年危机,必须承认岁数已经到了。

“老人一定要想明白,养老是开启第二个人生,大胆地放下以前的生活,在剩下不多的日子里要像孩子那样去探索世界。

”他来到了泰国,一待就是六个月。

当有人问阿泰为什么选择这里,他可以说出一堆理由,大海、温暖、文艺等等特质。

但现在,他更沉浸在清迈的人文气息中。

比起曼谷,清迈没有大城市的浮躁,人也更淳朴简单,问路有人会主动领着去,马路上开车绝不会有插队的,甚至酒吧里人们都不会打扰到邻桌。

在泰国,他骑个大摩托到处跑山。

“摩托车是一种文化。

”他说,当他骑在车上,能感受到地上石头的细微磕碰。

风吹在脸上,雨滴打在身上,路旁是蔚蓝的大海,整个人完全融入环境中,他又找回年轻的感觉。

王仪也觉得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年轻的感觉。

在普吉岛这一年,她不仅享受海风和沙滩,更庆幸自己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人,见识了不同的生活态度。

王仪在泰国的海边

给她修理摩托车的泰国小伙子热情而朴实;年轻的韩国邻居很有礼貌,一见到她就弯腰九十度鞠躬;美国邻居麦克热爱社交,每隔两周就邀请朋友们上他家去做客;一起在这里养老的瑞典夫妇,经常安详而友好地微笑。

来到泰国之前,已退休的她本来打算回农村老家种地养老,平静度过下半辈子。

但因为偶然的一次旅游,她看到了蔚蓝的大海和热闹的酒吧街,各种肤色的人在海滩上嬉闹,突然打开自己,也可以有不一样的选择。

她不再逃避新鲜事物对生活的冲击,而是选择去了解和接受。

这一年,她化妆、游泳、健身、开车,变得越来越漂亮和自信,

“路过华欣看到沙滩上懒洋洋的狗狗,路过春蓬看到白色的沙滩,4公斤的榴莲只要50块钱,还去了和缅甸交界的拉农。

”她在短视频里回忆,“老年生活也可以有不一样的可能性。

老年人也可以选择如何走向人生的终点

实际上,在泰国的这段日子,也让陈芳思考,自己到底要如何走向人生的终点。

过去六年时间里,她先后经历了丈夫和父亲的去世。

3月29日是陈芳老伴的生日,到今年为止,他已经去世六年。

老伴曾经和陈芳约定,退休之后两人先自驾游遍祖国的山山水水、繁华的大都市,再去国外旅游。

但是老伴患癌症先走了,留下她一个人。

陈芳总是心里空荡荡的,她开始在空间里写日记——把在泰国的见闻都事无巨细地写下来,每天去哪里散步、买菜买了什么、天气阴或晴……日记像是毫无主题的流水账,但她就当在跟天上的老伴唠嗑了。

来到泰国,她也带着他的护照和遗物,这一路走来看不同的风景,也是在完成老伴的遗愿。

养老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

2018年,陈芳往返于泰国和中国。

因为孙子在泰国上国际学校,她过去陪陪孩子就再回国。

而在东北,还有年迈的九旬父亲,也需要她照顾。

父亲在那年的12月生了一场重病,她赶回到老家哈尔滨,照顾父亲半年,直到2019年6月把父亲送走,她在国内再也没有牵挂了,下定决心去了泰国和儿子一家生活。

虽然有儿子一家人的陪伴,但在异国他乡的泰国,陈芳总是免不了孤独。

她年轻的时候在东北的地质队工作,常年出野外、住在山区,养成了独来独往的性格。

在国内,有自己的朋友交际圈,一起买买菜逛逛街唠唠嗑,但是到泰国之后,除了带孙子、操持家务、和保姆聊天,她很难结交聊得来的知心朋友。

有时候和当年地质队的队友们在网上聊聊天。

几个老姐妹一起从艰难的环境走出来,现在随子女生活,各自散落在深圳、哈尔滨、北京、杭州几个大城市,丈夫都去世了,都能理解彼此的孤独,而大家最担心的是自己老了会给儿女添乱。

所以几个老姐妹计划着,将来等陈芳回来了,找个温暖舒适的地方,大家住到一起,搭伴过日子,干不动活儿了就雇个保姆,费用平摊。

陈芳也告诉过儿子,自己终将会回到国内生活,等到以后她也走了,不用太麻烦,把自己的骨灰和老伴的一起,扬到海里去足矣。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观象台】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