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各地为了圣诞节和新年而装饰,促进社交距离维持的防疫标志也随处可见。
东亚日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纪双城青木东亚日报记者张雪婷
很多外国学校进入寒假,迎来了圣诞节和新年。
但是,在新冠灾祸的阴霾中,学生们没有了去外面玩的心情。
一些专家预测,圣诞节新年假期将是西方国家的瘟疫高峰。
“哪儿也去不了,甚至不能在家聚会”,这是外国留学生普遍的遗憾。
但很多同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特殊的寒假给了他们调整心态的时间,一方面在家里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好好规划未来。
好好补习,调整心情
英国的大学陆续结束了课程和考试,开始了大约一个月的假期。
大学假期的日程各不相同。 牛津大学假期长达6周,杜伦大学、利兹大学、诺丁汉大学等地假期30天左右,帝国理工大学和圣安德鲁斯大学假期12日至19日。
无论假期长短,对许多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恐怕只能呆在那里。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伴有病毒变异,形势复杂难以预料; 英国刚开始全民接种疫苗的工作,在校生们认为,现在还是很少外出,特别是出国。
在曼彻斯特大学主修计算机工程的宋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从9月开学以来,他和同学们一直在学校上网络课,老师留下的假期作业也不少,所以他会充分利用这个假期
宋先生坦言,在在线授课的环境下,他觉得自己的英语听力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所以要抓紧学习英语。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他几乎没有离开校园,几乎没有机会和当地人交流,假期兼职工作被从自己的日程表上删掉了。
“这些其实给自己的留学生活带来了遗憾。
现在能做的就是自己多学习,不要让新学期的课业负担更重。
在布里斯托尔大学主修统计学的小张和宋先生有过类似的经历。
她说,大家在网络课余时间对着电脑和同学讨论学术话题,还不习惯,趁着这个假期又看了一遍老师和同学给她提供的公开课和小组讨论,温故知新。
当然,也有对未来持乐观看法的学生。
就读于法国里昂大学的林先生对记者说,今年寒假主要是把时间放在学习上,打算制定明年的学习计划。
林先生希望疫情好转后,明年能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交流一年,所以现在就开始着手课程科目的研究等问题。
她认为2021年非常重要,“大学应该逐渐恢复正常,抓紧时间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
长时间的在线课程,让很多学生染上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据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获得博士学位并兼任助教的王先生介绍,最近她经常收到垃圾邮件的推送。 都是“代理网络课”“代理硬核论文”等内容。
“在线授课时代考验着学生的自觉。 因为没有工作评定和考试等完美的监督方式。
“在与记者的讨论中,很多同学表示留学生在学习方面很自律,“学习是为了自己”。
询问疫苗的信息
从人数来看,今年赴英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超过往年,没有出现过大范围感染。
在《环球时报》记者的理解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没有休学的想法。 主要原因是担心中断课程会造成学业和财务方面的损失。
现在英国政府制定了春季返校计划,学生们将在圣诞节后的五周内,分成几个小组,分专业错峰返校。
但是,上课时间如期开始。
往年很多中国留学生都会在圣诞节春节回国,但今年接受记者采访的大部分学生都不打算离开所在城市。
爱丁堡的耿先生对记者说,英国的疫情并没有随着疫苗的问世而缓解,他担心在明年夏天之前不会安排注射疫苗。
“那个时候,我的硕士课程差不多结束了。 是在英国等地注射疫苗,还是早点离开这个国家,我现在还没有决定。
”
在杜伦大学读英语专业的小陈10月高烧不退,这让她非常紧张。
后来,她在当地的病毒检测中心测试后,得知自己不是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而是普通感冒发烧,就放心了。
但是,英国政府认为,“因为留学生和各个国家有联系,所以谁也不能保证将来的旅行计划是否会增加病毒感染的风险。”应该考虑让在英外国留学生早点接种疫苗。
陈先生还知道能否向当地的私立诊所支付接种疫苗。
她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将通过公立医疗机构的注册数据信息向所有居民免费接种疫苗。
对中国留学生来说,他们在去英国之前已经缴纳了英国的公立医疗保险,到校后又在当地公立医疗机构注册,所以现在只能耐心等待。
在美国的留学生也同样对疫苗的状况感到焦急。
在马里兰州上学的刘先生说,由于学校不在繁华的大城市,防疫压力还不是很大,但他希望疫苗能在公众中普及。
“现在只是医务人员优先接种,到轮到我们这些留学生为止,我想还需要几个月。
”
过“普通”的生活迎接新年
即使没有疫情,在圣诞节新年假期期间,许多西方国家的商店关闭,这将对生活必需品的购买产生一定的影响。
现在,再加上更严格的防疫措施,在家的时间变长了,学生们要早点准备寒假的日用品。
英国部分城市防疫措施较上月更为严格,但目前市场运行正常,全国超市、药店及公共交通也照常运营。
对很多在英留学生来说,生活并不不便,但电影院、旅游场所和一些休闲购物中心都处于关门状态,学生们无法在假期外出体验和消费,只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家里上网。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读书的王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来荷兰五年了,今年是最后一年。
往年,圣诞节是最快乐的时光,她假期购买打折品牌商品,逛圣诞市场,去荷兰同学家做客,走访周边国家,“现在无事可做”。
王同说,假期只有必要的食品超市、日化用品店、邮局等开门,其他百货商店、电影院、健身房等关门。
但她说,生活还很普通,“网购现在很方便。 但是,快递的时间是国内的2、3倍长。”
关于旅行,现在是不可能的。 因为很多国家都禁止本国居民出国旅行,酒店也只接受商务旅客。
假期里,小王每天去公园跑步,骑自行车,学做饭,拍视频,计划看流媒体电影和电视剧。 如果可能的话,也许还可以打疫苗。
目前在德国汉堡大学就读的小陈寒假回国了,准备等春天入学后再回德国。
中国实施的“双阴证明”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在欧洲乘坐航班前往中国的人,必须在登机前48小时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而转机旅客在中转国登机前48小时内完成采样、检测,核酸检测、血清ii
他对记者说,寒假回国的机票太贵了,一票难求,行程随时可能取消。
但是陈先生找到了一份度假的工作,在亚马逊物流中心担任装货员。
“现在德国和欧洲的消费转向电商,需要很多临时工,”他计划工作两个月,收入4000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