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从一开始就向很多人公开了他们的反犹太主义,这在当时并不是新鲜事。 欧洲右翼民族主义团体也在继续反犹太,但很少有人预测会发生什么。 事实上,一些德国裔犹太人一点也不感到恐慌。 我还说过德国的犹太女人会投纳粹票。 因为“希特勒就是不忠于德国的犹太人”。
他们大多认为,这是周期性影响欧洲社会的反犹太主义恐慌之一,更理智的头脑终将占上风,缓解纳粹极端主义。 而且移民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时没有人想要50万德国犹太人。 虽然部分理由是反犹太主义。
而且当时的德国犹太人认为希特勒是跳梁小丑,不能继续掌权,所以他们最谨慎的做法是等他下台。 自古以来,犹太人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杀,但他们无法想象这场大屠杀的规模。 当然,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不知道,也很难把握纳粹反犹太主义的残忍。 关于犹太人居住区、种族灭绝和死亡集中营的报道最初被认为是夸张的宣传。
而纳粹最大的敌人是社会主义者和其他政治对手,后来的大屠杀逐渐实施。 纳粹的灭绝政策无论是在1933年还是1938年都没有完全形成,苏联对犹太人的迫害直到1941年6月才开始。 结果,直到1942年1月的万湖会议,最终决定了对犹太人的处理方案。 无论如何,1939年9月战争爆发后,移民是不可能的。 尽管如此,纳粹掌权后,成千上万的欧洲犹太人试图逃跑,但很少国家愿意接受。 战争开始的时候,欧洲已经无处可躲了。
除了迄今为止的全球大萧条之外,各国还害怕接收数以万计的额外失业者。 更糟糕的是,当纳粹德国想让犹太人移民的时候,政府没收了他们所有的资产作为为他们办理出境签证的代价。 因此,在这个时期放任移民,德国犹太人不仅会去他们公民没有工作的国家,他们到达时也会身无分文,给过度消费的社会救助服务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战争爆发后,确实有一些国家在寻找帮助犹太移民的方法。 当时的丹麦拒绝向纳粹德国引渡约7万犹太人,最终从1943年10月开始,通过水路把他们运往中立、未被占领的瑞典。 因此,纳粹推翻了丹麦的当地政府,派遣法西斯政府代替,最终协助纳粹于1944年3月将50万犹太人包围运输到奥斯威辛。
1938年,在美国发起的埃维昂会议上,大多数欧洲国家和一些美国国家试图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让德国犹太人可以从德国移民。 很快,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有移民配额,但很少有国家通过增加配额来接收数十万德国犹太移民。 唯一的例外是多米尼加共和国(在独裁者特鲁希略的统治下,他宣布接受10万人,但从未成为现实)。 结果,会议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成果就草草结束了。
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水晶之夜”后,一艘名为圣路易斯号的船载着937名犹太难民离开了汉堡。 然而,古巴、美国和加拿大拒绝让这艘船靠岸,最终不得不返回欧洲。 其中有些人允许荷兰、英国、法国等地的乘客进入。 剩下的620名乘客必须继续返回,最终其中约一半死于纳粹大屠杀。
无论如何,德国犹太人的大规模移民并不能阻止希特勒入侵欧洲其他地区,围杀犹太人。 而且大屠杀中失去犹太人最多的国家不是德国而是波兰,约有16.5万人。
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