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这个在北欧默默无闻、被称为“童话王国”的小国,有安徒生、美人鱼、卖火柴的少女等与童话作品密切相关的文化作品和作家,有发达的国民经济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甚至有华语网络火灾的登峰造极但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现在人畜无害的丹麦中世纪征服史诗和霸主的过去。
(一)早期丹麦民族的形成
虽然现在的丹麦国土并不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但是丹麦民族可以和瑞典、挪威一起,将民族起源追溯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 早期的维京人实际上没有统一的民族认同和政权构建。 在民族认同方面,他们曾更多地按居住地划分民族。 例如,住在日德兰半岛的维京人被称为日德兰人,而现在住在挪威南部的维京人被称为日德兰达人。 在政权构建方面,他们大多以氏族部落为单位,忠于自己的部落或氏族领导人。 尽管如此,这些零散的维京人聚集在一起,有着统一的宗教文化和民族语言,培养了维京人的民族意识。 从8世纪开始,随着维京人与外界交往的加深,民族称谓便形成了。 其中,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沿海平原和日德兰半岛的维京人被称为“丹麦人”,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西部山区冰谷和北部林地的维京人被称为“挪威人”。
(二)维京时代的丹麦
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样,尤特兰半岛也同样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土地贫瘠,气候恶劣,居住在这一带的维京人缺乏农耕放牧等从事农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因此利用欧洲密集的河流网络和邻近的海洋向南方而且,开始向更近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和东欧地区移民和掠夺更早,公元6世纪和7世纪,陆续有维京人过河前往东欧腹地。 这种迁徙行为在9世纪最终形成了“罗斯人”,也就是当地人所说的“精通航海的人”。 罗斯人建立的国家是基辅罗斯。 根据各地的记录,维京人活动的足迹西至冰岛、格陵兰岛,曾遍布美国,东至黑海、阿拉伯。 依靠这些商业和掠夺活动带来的大量财富,这一时期的尤特兰地区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地区发展了很多,到10世纪,这些地区具备了建立更广泛政权的基础,丹麦国家正式形成。 之后,入侵挪威杀死国王哈坎,挪威也加入版图,入侵不列颠群岛地区,在苏格兰、英格兰等地留下了赫赫名。 哈拉尔一世时代,丹麦引进了基督教。 这种违背维京人传统和宗教信仰的行为当然遭到了哈拉尔一世政权内部和外部的强烈抵制,最终导致了哈拉尔一世与其儿子斯旺的决斗。 在决斗中,哈拉尔败给了年轻的力盛天鹅,之后被弓箭射杀,北欧的传说落下了帷幕。 但是,基督化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 继承哈拉尔一世的是天鹅,那个人当时留着美丽的八字胡,所以被称为“八字胡王”。 他比父亲更能保持维京人的传统,加强丹麦国家的建立和对英格兰的大举出兵,于1013年征服英格兰大部分,成为第一个被英国人奉为国王的维京人领袖,同时许多基督教文化和修道士也进入了丹麦国内,而且
(“蓝牙”哈拉尔一世)
(三)克努特大帝和他的北海帝国
天鹅王作为国王的能力还不错,但征服英格兰一年后,这位国王溘然长逝,留下的国土被他的两个儿子瓜分,其中长子哈拉尔二世获得丹麦王位,统治了北欧地区。 次子是克努特,得到了父亲征服的英格兰王位。 由于天鹅统治英格兰的时间太短,维京人在英格兰的统治很不稳定。 英格兰人很快就立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后代为王。 面对这样的危机,克努特与英格兰当地贵族妥协,以——泰晤士河为边界,北英格兰地区继续由克努特统治,南英格兰地区由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子孙埃德蒙二世统治。 然而,在世事发生龃龉,达成协议的那年年底,爱德蒙二世死于作战受伤,克努特得以统治整个英格兰。 好运继续,克努特登上英格兰王位两年后,他的哥哥哈拉尔二世病逝,膝下无子,克努特成为丹麦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克努特得以继承丹麦王位。 像这样年轻且拥有巨大基干事业的克努特并没有被荣耀和财富所迷惑。 他组成了常备军。 这支军队全部从维京贵族中选拔出来,平时从克努特那里领取报酬和衣食住行,战斗力强,忠于克努特。 然后,很快克努特就有了使用他强大军队的机会。 挪威国王奥拉夫二世(此人在天鹅王死后担任挪威王并攻击丹麦,在英格兰作战中背叛克努特,选择支持艾蒙多二世。 很早就和克努特被讨厌了。 ) ) ) )和国内贵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挪威贵族介入克努特,克努特很快打败了奥拉夫二世,逃亡后挪威王位以来,克努特成为英格兰、丹麦、挪威三国的国王此时,他的共同主联邦控制着西至冰岛、东至芬兰和玻利维亚沿岸、南至石勒苏益格、北至挪威北部山区的广大地区。 这个以丹麦为主体的共同体,后世称为“北海帝国”,因居住在英格兰而迷上基督教,以基督徒治国,多次派遣基督教硕士到丹麦和挪威传教,大大加速了基督教在北欧的传播,控制了他的统治
(北海帝国统治范围)
(四)基督化的丹麦王国
丹麦国家基督教的传播过程也是其国家封建化的过程,自哈拉尔一世时期基督教进入丹麦王国以来,丹麦的国家形态从信仰原始多神教的“海贼王国”向信仰基督教的封建国家迈进。 克努特大帝的时代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在他的统治时期,不仅丹麦有成文法,许多基督教僧侣也开始进入丹麦,他们开始促进丹麦人语言的拉丁文化。 这一时期,丹麦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被其他欧洲封建国家更多地记述,在国家构建方面,克努特大帝建立的王卫队也有丹麦国家常备军的雏形。 克努特大帝死后,丹麦的基督化进一步发展,儿子哈德克努特在他死后成为丹麦国王,1040年就任英格兰国王。 这一时期,英格兰当地威塞克斯王朝再次受到当地人的支持,哈坎为了巩固王位而接近基督教,在他统治时期基督教在丹麦教会正式成立,并参加了丹麦的国家政治活动。 另外,哈德克努特开始与教皇进行书信往来,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早期丹麦天主教与教廷的矛盾。 ——在克努特大帝的时代,丹麦的国家教会希望加入不列颠的教区,便于其统治。克努特大帝去世后,丹麦也想拥有自己的教会,但教会在罗马教廷的划分下由北德意志不来梅大主教管辖遗憾的是,哈德克努特于1042年因病去世,死后英格兰当地贵族拥立韦塞克斯王朝后裔为王,教会的问题也未能解决。 克努特的死标志着英格兰丹麦统治时代过去,丹麦第一个王朝高卢王朝正式结束。 接着统治丹麦的奥拉夫逊王是挪威贵族,其人先继承挪威王位后成为丹麦王,死后挪威王位由叔父继承,克努特大帝侄子斯文继承丹麦王位,丹麦进入了埃丝特王朝。 在埃丝特王朝,早期王位的继承由斯文的儿子们继承,有5人继承。 有趣的是,他们中最优秀的是被称为“圣王”的卡努特——哈拉尔海恩、圣王卡努特、饿王奥拉夫、埃里克伊戈尔德、尼尔斯。 其中最优秀的是被称为“圣王”的卡努特,他年轻时也曾是海盗出身,对基督教并没有什么热情,他的上位被认为是要恢复海盗的传统,但他上位后却贯彻现有的法律和基督教的“什一税”。 这个措施表明他的目的是在——年重新征服英格兰。 但是,这个行动在卡努特集结舰队时,必须以舰队的内讧结束,这件事是做不到的。 之后的丹麦王位由奥拉夫继承,陷入了长达9年的作物歉收,征服英格兰不再受到丹麦的关注。 奥拉夫九年没有解决饥荒,死后埃里克继位。 这位国王为了解决丹麦作物的歉收,亲自去罗马和教皇交涉,成功地使丹麦教会独立,脱离了不来梅教会的管辖。 埃里克离开罗马回国后,出发去耶路撒冷朝圣。 ——。 他是欧洲第一位耶路撒冷朝圣之王。 但是,路在劳顿,他不幸在塞浦路斯去世。 新闻一年后,我回到了丹麦国内。 人们过于悲伤,这样贤明虔诚的国王是“伊得哥”,也就是“den eneste gode”的简称,意为“唯一善良的国王”。
基督教传到北欧
公元11世纪的丹麦
接替埃里克的是尼尔斯,和他的前兄弟埃里克相比,他的统治能力绝对不弱。 另外,与倒霉的前三个兄弟相比,尼尔斯享受国家时间更长,在位时间长达30年,在这30年中,丹麦国家的贸易和海洋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财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用不易得到的石材建造材料,内部大量建造了装饰华丽的拜占庭式墙壁装饰的石制教堂(在尼尔斯的统治下,丹麦正式进入封建骑士时代,维京人正式成为历史)。 但是,与我们居住在城堡里的西欧骑士制度不同,丹麦的骑士们多住在乡下的庄园里,既是庄园主,又与土地高度束缚,所以这个时代的丹麦骑士们就像弗兰克和德国的骑士们一样,传递着侠义史诗,参加了十字军活动但是,在繁荣和进步之下,危机也在酝酿之中。 尼尔斯的侄子和子女很多。 他们中地位低的成了骑士,地位高的成了公爵,他们的父亲都是国王。 因此,尼尔斯年老时,丹麦王国迅速陷入王位继承战争的混乱。 皮艇拉巴德和尼尔斯国王的儿子马格努特陷入了激烈的斗争,马格努特用设计杀死了皮艇。 卡努特的兄弟埃里克在斯堪的纳维亚起兵,在德国诸侯的支持下击败尼尔斯王和马格努特的军队,撤退中马格努特不幸战死。 主政30年的尼尔斯王后,被埃里克僚属暗杀了。 卡努特.拉巴德的弟弟埃里克继位,但这位君主后来死在贵族手里。 外甥埃里克(两人因保护其遗体而成为国王。 但这位埃里克王没有根基,各地大贵族相互独立自治,丹麦陷入事实上的分裂,最终这位埃里克王也不得不背负着“弱小羔羊”的名义黯然下台。 直到12世纪中期,丹麦的瓦尔德马一世继位。 这位国王是卡努特拉巴特的遗腹子,因软弱而被称为“羔羊之王”的埃里克三世退位继位,但与他一起继位的是斯文三世,曾长年混战。 1157年,瓦尔德马一世推翻了斯文三世,统一了整个丹麦,统一了哥本哈根,再次建立了系统严密的封建体制。瓦尔德马一世和卡努特六世开始统治,这个时代丹麦的教堂更加复杂化和奢侈,农村由于人口的充足和工具的进步,丹麦形成了许多新的农村和城镇,埃丝特王朝可以进入稳定强硬的时代。 过去全世界为家掠夺的维京人后裔终于成为从事农牧业生产的自耕农,海盗首领后裔也成为封建贵族,教会深深地参与了丹麦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昔日信奉的北欧神灵被束之高阁,只能在民间流传
(瓦尔德马一世铜像)
(五)成立玛格丽特一世和卡尔马联盟
十二世纪至十四世纪,丹麦成为基督教国家后,多次经历国家王位继承,但总体上在埃里克三世系的埃丝特王朝内流传,到了十四世纪中后期,王朝在北欧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哈拉尔一世以后丹麦兼任挪威国王的行为并不是传统的行为,挪威在很多国王时代都与丹麦是共主关系,瑞典此时为了获得丹麦斯堪的纳维亚南部的领土国力薄弱,贵族长期以丹麦国王为摄政另一方面,14世纪是由神圣罗马帝国北部的汉堡为首的许多商贸繁荣的自由市组成的汉萨同盟和北欧各国爆发了深刻的贸易战的时代,1368年双方进行了贸易封锁和舰队海战,丹麦惨败于汉萨同盟和北德意志联合舰队,在丹麦的特许经营权面对汉萨同盟试图垄断整个波罗的海贸易的强大压力,北欧各国也有联盟的经济基础,基于这样的实际需要,玛格丽特一世着手组建北欧各国
玛格丽特一世是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四世的女儿,从10岁开始就是挪威国王哈康六世的王妃。 玛格丽特和哈肯的两个儿子奥拉夫出生后不久就被确认为挪威王位继承人,1376年瓦尔德马四世去世时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去世,奥拉夫继承祖父丹麦王位进入丹麦。 但是,此时奥拉夫还很年幼。 玛格丽特作为监督员掌管丹麦王国,四年后,哈坎六世去世,奥拉夫获得挪威王位。 自此,挪威和丹麦再次进入了共同主关系,同时原属于挪威的冰岛、法罗群岛和格陵兰也进入了丹麦的统治之下。 包括挪威、丹麦在内的共同主联邦正在慢慢显现,但景气并不长。 也许是埃丝特王朝的男性运气不好吧,1387年,还未成年的奥拉夫突然去世,丹麦挪威两国国王的夭折导致王位突然进入空缺期,玛格丽特在丹麦议会的选举中临时摄政,第二年被挪威贵族承认为临时摄政为了解决两国国王继承问题,玛格丽特收养了姐姐英堡公主的外孙,为一个来自博美犬的孩子改名埃里克,在不是世界第一继承顺序的情况下获得了丹麦王位继承权,并以此为依据获得了挪威王位继承权。 两年后埃里克顺利继承,丹诺两国的共主关系得以维持,玛格丽特继续摄政。 北欧另一个重要国家瑞典目前与德国境内的梅克伦堡共主,君主艾伯特与瑞典当地贵族长期不和。 因此,瑞典当地贵族暗中希望玛格丽特担任瑞典摄政,并获得整个瑞典的控制权。 玛格丽特马上答应了这样优厚的条件,并答应与瑞典贵族合作。 两者结成联合军,于1389年打败艾伯特的军队,巩固了在瑞典国内的地位。 艾伯特被迫放弃瑞典王位,埃里克得以获得瑞典王位。 玛格丽特正式巩固了瑞典王国的摄政地位。 自那以后,丹麦、挪威、瑞典、当时三国所有的冰岛、芬兰等都在同一个摄政者的控制之下,就在397年6月,统一整个北欧的政治实体即将被呼吁之际,三国代表来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城市——卡尔马会议上三国共同执政者玛格丽特促进了联盟的正式成立,确立了丹麦处于核心统治地位的联合国国家——卡尔马联盟。 在统治者继承方面,条约规定三个王国拥有同一个君主,建立稳定的联盟。 联盟最初的掌权者当然是主持会议的玛格丽特,条约还规定,这位君主必须从已故君主的儿子中选择继承人,理论上挪威、瑞典、丹麦三国王室有机会共同作主,但实际上是妈妈在内政方面,由于卡尔马联盟的联合国体制,整体上很宽松。 条约规定,各国内政仍然保持高度自治,在行政机关、法律设立、关税商税收征收等方面保持独立性,只把外交权利和共同军事事务交给共同君主管理,这种妥协和怀柔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各国贵族对玛格丽特和丹麦王室的支持和遵守,联盟
玛格丽特和其统治下的卡尔马同盟诞生后,对周边局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波罗的海经济圈中,原本活动顺利的汉萨同盟和北德意志邦国受到了巨大的经济阻力。 瑞典的铁和丹麦的农产品迅速席卷北德意志、甚至英格兰和尼德兰地区,大量财富流入哥本哈根,与此同时,汉萨同盟不断被排挤,与丹麦联手,霍尔果斯公国(这个时期的卡尔马联盟是整个北欧的黄金时代)
(卡尔马联盟的统治范围)
(同盟的统治者玛格丽特)。
卡尔马联盟
(六)卡尔马联盟内斗及解散
卡尔马同盟形成初期,由于联盟的巨大利益,隐藏着自身存在的缺陷,但汉莎同盟衰落后,外部矛盾开始位于内部矛盾之中。 卡尔马联盟覆盖许多地区,其领土面积达124w平方公里,但由于北欧长期恶劣的天气和贫瘠的土地,联盟成立时人口只有150w左右。 这150瓦中,约有一半是丹麦人和丹麦王国统治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地区的德语人口,这使得丹麦在联盟内部有更强的天然主导力量,随着联盟存在时间的增加,丹麦满足了条约的规定对挪威来说,冰岛、法兰群岛和格陵兰被丹麦占领,无法收回。 对瑞典来说,对丹麦和北德意志地区的长期作战非常不满。 瑞典向欧洲出口的主要产品是铁,铁的主要进口地区是德国地区,因此丹麦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瑞典贵族的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丹麦王室瑞典王位来源的特殊性,王室有时不能兼任瑞典国王。 例如,在瑞典国王查理八世的时代,该国还处于卡尔马联盟的统治下,虽然不是丹麦国王,但除了三国矛盾之外,卡尔马联盟还面临着其他问题。 首先,封建化的北欧贵族们走向所有封建地主阶级不可避免的土地合并,支持同盟税收和王室军队的自耕农群体大幅减少,半农奴制在卡尔马联盟内部扩大。 有数据显示,这一时期丹麦的土地合并使自耕农群体萎缩了三分之一以上,侵蚀了整个国家机体的健康和稳定,加剧了农民暴动和大地主大地主,而残酷的黑死病夺走了联盟40%的人口。 丹麦领导的卡尔马联盟和汉萨同盟之间围绕波罗的海经济控制权的战争仍在继续,面对汉萨同盟的压力,丹麦一方面加强向挪威和瑞典两国贵族征收税款,另一方面向困难的自耕农集团摊派税款和兵役1468年,在联盟成立的第71年,面对日益严重的农民暴动,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不得不召开四级会议,以协调联盟内部各国和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寻求贵族的支持,但以瑞典为首的各地贵族对联盟中央抱有强烈不满克里斯蒂安一世的努力没能挽回卡尔马联盟不断下降的国运。 这样的危机局面当然也是克里斯蒂安一世的继承人克里斯蒂安二世必须面对的。 由于克里斯蒂安一世的怀柔和平战略已经被证明是不现实的,克里斯蒂安二世决定直接组织镇压以瑞典为首的暴动者。 ——1520年,他出兵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残酷镇压参加起义的人们,一起杀害参加起义的贵族,造成了卡尔马联盟末期著名的斯德哥尔摩惨案。 这种行为显然在联盟内部是不可接受的。 当时瑞典贵族势力强大的达拉纳发动了反对丹麦国王的起义。 经过三年,起义的瑞典军队打败了克里斯蒂安二世的军队,将丹麦控制区严格压缩在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沿海平原,选举起义领袖古斯塔夫瓦萨为瑞典国王,瑞典王国正式脱离卡尔马联盟。 这也标志着卡尔马联盟在成立93年后正式解散,克里斯蒂安二世成为卡尔马联盟的最后一位国王。
(汉萨同盟商贸航线)
(古斯塔夫一世的雕像() )。
斯德哥尔摩惨案
(七)卡尔马联盟遗产
卡马尔联盟的解散严重打击了丹麦的霸权,但解散后也给丹麦带来了丰富的遗产。 丹麦在联盟期间集中北欧全境力量获得的霍尔果斯地区被纳入长期统治,挪威也与丹麦保持长期的共同主联邦关系,帮助衰落的丹麦抵御瑞典崛起的挑战,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丹麦-挪威在经济和文化方面,联盟时期的哥本哈根已经成为欧洲商贸和经济中心之一,也是波罗的海贸易不可缺少的一环参加世界贸易,丹麦至今仍从中受益。 卡尔马联盟是贵族之间在外界压力下暂时结成的,必然会破产,但作为政治实验,它为我们研究欧洲中世纪封建政治和中世纪北欧的历史,乃至地缘政治提供了优秀的资料丰富的样本。
(卡尔马联盟标记) )。
(八)总结
卡尔马联盟的解散和瑞典的崛起是丹麦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从此丹麦陷入了长期的国内斗争和对外战争的领土损失。 北方七年战争、大北方战争、拿破仑战争。 这位昔日北欧霸主在欧洲政治格局的洗牌中又输又赢,慢慢走向自己的政治地位,其间许多选择——是分权、改革、保守、作战、妥协。 从中世纪到近代,再到现代,站在十字路口的丹麦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它本身也逐渐成为历史进程中如今这一宁静生活的童话王国。 回顾往事,正如丹麦国家官网首页所示,“我们曾经是残酷的维京人。 现在我们是世界上最和平的社会之一。 欢迎来到丹麦。 ”
本文仅代表者观点,不代表学社观点,请读者注意。
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