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留学生郑天赐。 周榆摄
中新网上海12月13日电(李秋莹周孙榆刘翠萍)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兴趣。 对中文文字感兴趣,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是多哥留学生郑天赐学习中文的契机。 “当时我喜欢看中国武侠片,有翻译,但我对里面的汉字非常感兴趣。 这些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又代表着什么呢? ”天与表示这是他对汉字的第一印象。
天与介绍说,自己真正开始学习汉字的是多哥的孔子学院,“当时我们大学开设了孔子学院,正好我对汉字感兴趣,就去了孔子学院学中文。 那里的老师对我很好,学习上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请教。”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他也理解了这种语言独特的魅力。 “我觉得读中国的很多东西,最好对汉字感兴趣。 外国人学习中文存在一定程度的瓶颈,但只要对汉字感兴趣,就会有很强的动力去学习”。 天与非常喜欢探索每个汉字背后的奥秘,“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观察一个汉字的构成,可以大致推测出是什么意思。 在学习中,我看到了古人的想象力。”天与举例说明。 “采,其上半部分表示手,表示用手采集”。
“我很喜欢自己的中文名字——‘天与’。 因为这代表着父母的礼物,自然的礼物”。 自我介绍时,天赐重点说明了自己的中文名字。 对于中国诗文古籍中的文字,他总是有自己的见解,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 他把自己学习汉字的态度形容为“铁杵磨”,“黄发垂髫,怡然自得”。 …“学习汉字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单独学,而是喜欢学习语言、文章”。 对与来说,学习汉语的过程是一个融会贯通、运用的过程,这也有助于他迅速提高交际能力。
多哥留学生郑天赐。 周榆摄
上天赐予我的礼物,让我相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到中国后,在学习的同时,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贵州有一棵没用的草,味道很特别,重庆的大足石刻留在我的记忆里,广州人吃得真多……” 同时,他打破了一些刻板印象,说:“来到中国才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武功。 哈哈”。
“我很喜欢老子说的‘天人合一’。 不管你在哪里,只要你能与环境和谐相处,你该做什么才能做好呢? 我也喜欢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喜欢的事情勿施于人。”对于未来的规划,上天表示,我有机会会更加努力学习。 “具体在哪里停留,用中国的一句话来说就是‘随缘’”。
通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