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载着我们来到了北京798艺术区。
走进园区,看到街道上空裸露着许多工业管线,可以断定这里一定是北京曾经的老工业区。
管道上的涂鸦似乎在向社会宣告这里升级了,工业区变成了艺术区。
走在街上,你会看到砖头和瓦片,铁和锤子,甚至玻璃瓶。 通过艺术家的雕刻组合,成为诗、成为画、成为音乐……
房檐上挂几把伞,就成了画家工作室,帅哥漂亮的妹妹们会聚在一起来临摹画像。
走在一家工厂的门口,地上用十几种文字写着这样的话。
在艺术家眼中,工业并不冷漠,有自己的故事、温度,有其他一切美好事物所具有的魅力。
例如,这家工厂现在成了饭馆,门口的招牌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
谁也没想到利用原来的工业管道能改造得这么新颖:
到一些艺术展览馆参观:
在一个展览馆里,我发现了我孙子的作品:
我高兴地看了一遍这个展馆的展览介绍:
离开展馆的时候,在展馆的出口拍了这张照片:
上面介绍的参展艺术家突然在写我孙子的名字。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脱口而出:难怪世界上最好的艺术学院选择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