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越来越“红火”,这几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财新网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开始,报考人数连续7年上升,从201万上升到457万,直接翻倍。
多家研究生机构预计,2023年考研人数将突破500万人,半数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将选择继续深造并攻读硕士学位。
财新网微博截图
9月16日,近日一则“考研缩招”的消息火了起来,不少高校纷纷缩招,一些专家报甚至高达20:1,让23级学生感慨,即将迎来“史上最难的考研季”。
保研增加,招生减少,23级报考情况变得越来越严峻。
从目前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来看,近年来许多高校存在“缩招”现象。
其中,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名额比去年减少200人左右,深圳大学招生人数直接减少到700人。
此外,部分高校专家宣布停招,多种现象表明二、三级报考形势将比二、二、三级严峻。
缩小考研,主要有这两个原因。
以推荐免试(保研)人数比例上升的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推荐免试人数从2022级的25人上升到2023级的40人,与此相对应,该专业的统招人数直接减少了14人。
(图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官网)
据了解,985高校免征率增长已成为一大趋势,部分专业只招收免征生,不招收考生。
部分高校整体招生名额的减少,以四川大学信息通信专业招生名额为例,该专业招生名额从37人锐减到20人。
专家表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前两年报考人数上升,高校扩招速度过快,导致很多学生积压。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近年来就业市场对学历的要求也逐年提高。
硕士学位已经成为进入互联网大厂、企事业单位等高工资岗位的“敲门砖”。
这两个建议,请各位考生参考。
要调整考研目标,离考研还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你的目标大学专业出现缩招情况,请马上调整考研目标。
例如,选择专业科目相近的大学或专业报考,将“学修”调整为“专修”。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对“专硕”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专硕”人数稳步增长。
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修”。 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显示,2020年专硕人数超过60%。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所高校相继发表官宣,将“专硕”学制从2年延长到3年。
学生在选择目标专业时,也要考虑学制延长在毕业后可能面临更为艰苦的就业环境。
(许多大学相继宣布延长专硕学制) ) ) ) ) )。
扩大考研选择范围,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考研形势,只有调整考研目标。
扩大研究生选择范围,面向海外,去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留学也是攻读硕士学位的有效战略。
与国内研究生相比,东南亚留学主要具有以下三个优势。 竞争压力小的出国留学是申请制,根据申请大学的要求提供资料即可。 东南亚留学是近年来的新兴项目,申请人数很少。 费用低与动辄几十万年的欧美相比,东南亚留学费用低。
以菲律宾为例,在菲修读硕士课程的学费大多在9~15万美元,菲律宾的生活成本也不高,与我国三线城市基本相当。
对于留学来说,这样的花销水平也能被很多家庭接受; 很多人不知道性价比高,但东南亚的教育质量不低。
以菲律宾大学为例,这所学校在《QS亚洲大学》中排名第77位,与南开大学水平相当,获得这样的学位,还是比较含蓄的。
此外,许多菲律宾留学项目不需要离开生产学习,一年半到两年就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菲大QS排行榜) )。
很好的推荐。 菲律宾的施里曼大学。
西利曼大学位于被称为“小马尔代夫”的杜马盖地市,是1901年由美国教育机构创办的私立贵族大学。
目前,施里曼采用美国大学教育体制,QS亚洲综合排名前500,菲律宾综合排名前5,是世界知名学府。
(摘自QS排行榜网站)
施里曼大学学术氛围浓厚,风景优美,2014年,施里曼大学被列为“世界50所最美大学之一”,也是菲律宾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大学。
大家都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这个考研越来越“分量”的时代,考研党在这个“史上最难的考研季”里,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有了更多的选择,也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