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追溯到始建于1910年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和浙江工业大学等发展阶段,先后有几个校址、年历
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分别于1994年、1999年和2001年合并为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是涵盖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三个学科门类的文科综合性学院,下设5系5所。
学院拥有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文化传播与媒体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
一、浙江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研究生入学考试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人文学院) 2、招生专业) 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3、研究方向)全日制) :
01视频分发和媒体管制
02商业传播与注意力经济
03文化传播与文化产业
04网络传播与新闻生产
4、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2
334新闻和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5、招生人数: 2020年招生计划: 9人。
2019年预计招募:包括15人、豁免3人。
2019年实际招聘人数: 27人,扩大了近一倍。
6、学费及学制学费8000元/年。
二、浙江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复试分数线及合格率(近三年) 2019年:政治/英语( 51,专业课) 77,总分) 356分,实际录取最低点356分。
2019年:政治/英语: 51,专业课: 77,总分: 345分,实际录取最低点347分。
2017年:政治/英语: 51,专业课: 77,总分: 345分,实际录取最低点374分。
报名者13名,全部合格; 其他14人全部来自调剂。
育明考研点评:浙江工业大学近几年虽然线上人数比以前有所增加,但还不够招生计划,这对于想报考这所学校的同学来说是一个福音。
相比之下,难度也不是很大。
在这所学校,现在你不需要关注报纸的记录。 只是,请关注自己能否通过国家线,进入复试名单。
其中2017年录取4人,2018年录取14人,按照往年的速度,大多数情况下,达到国家线就会进入复试,被录取。
三.传播浙江工业大学新闻与研究生参考文献(官方指定参考文献)
34新闻和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 .刘海贵,尹德刚著: 《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王哲平、赵瑜主编: 《广播电视概论》,化工出版社,2011
3 .张雷编着: 《公关理论精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陈培爱主编: 《广告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题(上述题型不一定同时出现) ) ) )。
分数比例:名词解释,简答约50分; 论述问题、材料分析问题约占50分; 应用题约占50分。
40新闻和传播专业基础
1 .李良荣著: 《新闻学概论》 (第4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雷主编: 《传播学通用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题(上述题型不一定同时出现) ) ) )。
分数比例:名词解释,简答约50分; 论述问题、材料分析问题约占50分; 应用题约占50分。
四.复试攻略的方法在英语面试中如何脱颖而出
1、注意说话的逻辑性和延展性
在面试形式中,在考官提问回答的环节,老师会一问一答,但不能一问一答。 太简单了。
要想办法多说,从多个角度切入。
可以举例说明原因,也可以补充说明。
说话的时候,尽量加入逻辑性的标识语,以体现你表达的内容清晰。
例如,首先( at first,firstly,in the first place ),其次( furthermore,in addition,moreover,what’s more ),最后( lastly,aaaaaat )
如果是从两个方面展开,则一方面,另一方面,(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
2、注意语言的节奏感
很多同学说,老师对于复试,我能不能总结一下可能涉及的问题,到时候背诵就行了。
我告诉你光靠死记硬背是绝对不行的。 面试老师想听的是你的聊天式对话。 不是背书式的回答,而是有节奏地说要看你从容淡定的回答。
关健背负着那一步,对着镜子慢慢地练习说话。
3、注意新闻热点
复试环节中,看图说话、小组讨论、即兴演讲、考官答疑等多种考试形式与热点话题密切相关。
出现一个话题的话,你不能去接,对面试老师的印象不好。
例如,最近很受欢迎的是北京八分钟。 对于学习艺术系的同学,老师在这场视觉盛宴中,不好意思放入什么样的中国元素回答,可能要关注时事热点了。
4、避免中英文结合
中文和英语是面试中最忌讳的。
那么,如何避免呢? 积累很多功能表达,用于迁移,为自己争取时间思考。
比如“well,let me see. Naturally,what I want to say is that .”如果实在没有把握的话,也可以要求老师更改提问“May I change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