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报报道,“虽然我是外国人,但我不能把自己当成‘外地人’。 我很高兴能用自己的力量建立外国学生和地区居民的“沟通桥”。
“最近,来自肯尼亚的24岁的Levy高兴地说。
他和来自赞比亚的舍友陶娜,自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良睦社区留学生服务驿站成立以来,动员其他外籍留学生亲自参加了人口普查、社区传统节日活动等。
良睦社区毗邻小和山高教园区,社区有外籍租客200多人。
为了促进当地居民与外籍租户和谐共处,街道和社区积极探索矛盾解决和邻里和睦相处的途径。
哈基姆是浙江工业大学的留学生,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良睦社区的楼长。
为加强社区共治共享,街道特别邀请外籍人员代表到社区协商会议室内,与当地居民共同制定《国际版居民公约》,多名外籍人员加入“楼道长”“义警”队伍,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等工作。
“通过深入参与基层治理,我们外国人自觉维护社区秩序的意识大幅提高。
”哈基姆说。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