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彤(右二)在高中毕业典礼上
徐瑟林(右)和同学
新东方公布的《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一年半前计划留学的学生数量逐渐上升,其中低龄申请人数增加,更多的学生倾向于完全进入高中。
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成为高中生继研究生和本科生之后的第三大出国留学者。
最近,笔者采访了3名高中时代在国外学习的学生。 关于十五六岁时出发的这趟留学之旅,他们有很多故事要和我们分享。
体验特色提前适应海外生活
国内许多国际高校目前都秉承了国外的学制、教学模式和办学理念,可以让学生早日体验到不同的教学方法。
郭彤最初在广东的国际高中上学,想为将来的海外留学做准备。
但是,考虑到感受“原汁原味”的英国教育理念,她决定申请英国高中,去圣凯瑟琳女子学校。
“我那时已经决定将来出国留学,所以早点接触国外的生活是有益无害的。
”郭彤回忆说。
在英国高中选课时,郭彤选了自己最喜欢的数学课程。 她想为之后选择大学的专业课程做铺垫,奠定基础。
“国内国际高中教育模式与国外高中类似,但能提供的英国高中课程范围比较少,以基础课程为主。
到英国后,我发现基本上所有的科目都可以自由选择。
郭彤说:“课程范围很广,除了传统科目外,还有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技能类课程,在体育方面还可以接触到曲棍球、网球等英国传统运动。
”
为了尊重材料教育而推进个性化
陈雨彤高中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米德尔斯堡大学,目前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读大二。
与郭彤的想法不同,陈雨彤一开始在高中阶段就不想出国。 实地访问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想法。
“高一暑假,父母带我去美国看望朋友。 那是我第一次品尝当地风土人情的机会,认识了当地的老师,我们非常开心。
”这次旅行后,陈雨彤改变了主意,提前了自己的留学计划。
然而,想起美国开学第一天,陈雨彤的记忆很难用“美丽”来形容。
“我刚到学校就傻了。 因为临时申请了学校,所以开学将近一个月的时候注册了学校。
在哪个教室上课,怎么看课表我也完全不知道。
”陈雨彤苦笑着说。
经过最初的“曲折”,陈雨彤逐渐适应了国外的高中生活,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参加学校的曲棍球队也是其中之一。
“我在完全没有基础的背景下被带到曲棍球队的候补,但之后我参加了比赛。
陈雨彤用自豪的语气说:“其他成员耐心地教了我如何拿球杆和传球。 ……等我渐渐熟练了,又轮到我教新来的后辈们这些规则了。 这个体验很奇怪,很满足。
”
陈雨彤表示,国内高校重视知识的传授,通过主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国外高校重视保护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在小班教学中,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很多有趣的讨论活动。 老师不怎么说话。 很多时间都会引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参与讨论,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学习。
”陈雨彤说。
开阔视野感受多元文化环境
很多学生表示,在国外高中接触到的多元文化氛围是他们喜欢的部分,可以提前感知不同国家人们的交流和相处方式,结识更多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徐萨林(化名)就读的澳大利亚圣艾夫斯高中每年都举办“多元文化活动日”,鼓励不同国家的学生展示本国特色文化。
“通过‘多元文化活动日’,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传统,开阔了视野。
”徐瑟林说。
“我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很想家,但是认识了新同学,我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
徐瑟林说,出国时间的选择因素因人而异。
如果你打算出国留学,在高中或初中习惯国外生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这也需要考虑个人家庭的承受能力和学子自身的环境适应性。
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高中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在做出决定之前,应该密切关注留学期间可能出现的焦虑和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