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鸡宝宝”当权,面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套路如何维权?

2023-01-20 19:24:56编辑:木念

最近,以家庭和教育为焦点的电视剧《小舍得》,仅播了大半个月,就以高讨论度、高争议度迅速问世,在各个阶层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小舍得》是最真实的语言场景,讲述了“小升初”阶段父母与子女的矛盾、阻力和各自的痛苦。

“鸡宝宝”当权,面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套路如何维权?

对于观众来说,《小舍得》是一面镜子,反映出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家长越来越浮躁功利,孩子的起步年龄越来越低……

蒋欣饰演的田雨岚,精彩展现了当代中国父母走过的路——“鸡娃”。

所谓“鸡娃”,就是让孩子流鸡血,主要是给孩子设各种班、加强班,一切都以学习成绩为主。

现实中,这种“小鸡”的潮流催生了各种培训机构,造成了各种培训班的混乱。

其中,在这些培训班的乱象中,“名校包办”、“保分”、“百分百合格”等套路最为常见,教育机构利用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思进行精准营销,吸引生源

实际情况

2018年9月26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 据悉,事件发生在2016年2月2日,父亲收到某训练中心的短信,开设了名校培训班,保证孩子顺利进入常春藤盟校、外国语名校,否则全额退还训练费用。

2016年2月5日,父亲帮孩子东东签订名门大学班级入学协议,培训费共22695元,协议中明确承诺“不合格,全额退款”。

但一年后,东东经过该机构培训后,未能通过常青藤中学小升初自主招生考试,按照协议约定,培训中心须退还全部培训费,但培训中心因各种原因拖延时间,拒绝处理,父亲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

对此,培训中心表示,原告的父亲报考的是“5~6年级的刺儿班”,即使是“接了班”,也只是班级的称呼,培训中心对原告的东东进行了培训,尽最大努力完成了教学内容,原告的东东的数学

另外,我从来没有承诺过百分之百保证原告能进入常春藤联盟。 原告没有进入常春藤联盟中学,是因为努力学习没有参加考试,也是原告择校的失误造成的,所以没有必要退还研修费用。

法院认为

01

“包过”合同依法有效

原告与被告培训中心签订的《名校包过班入学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反公序良俗,依法有效。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02

学员成绩提高不能成为不履行合同的理由

合同签订后,原告东东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人民币22695元的培训费,并对被告参加了培训。

原告没能考上张家港市常春藤盟校,是因为没有达到录取线,而不是达到录取线后的其他原因。 也就是协议约定的“不合格”,发生这种情况后,被告必须按照协议约定“全额退款”。

因此,原告王某1要求被告返还全部训练金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对于被告提出的到原告东研修、尽最大努力完成教学内容、原告东数学成绩提高非常快等抗辩意见,原告东研修是被告应当履行的协议内容即民事义务的一部分,不能成为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的理由,因此不采纳该抗辩意见。

对于被告提出的原告王某1报考5~6年级打孔班一事,有人认为“报了班”也不过是对班级的称呼。 本院认为,由《名校包过班入学协议》文本类被告提供。 “承办名校”作为协议的名称,是协议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包括被告的承诺、协议中的“确保”、“顺利进入名校”等

对于被告提出的原告东东报考“5年级~6年级冲班”的意见,由于体现其内容的发票是被告出具的,因此不能以此否定双方签订的协议。

律师审查

在教育越来越功利的环境下,父母应该努力平衡“小鸡”与放手,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人格培养方面。

如果父母继续要求孩子有成就感,这种扭曲自私的心会让教育机构更加肆无忌惮,必然加剧培训班的混乱。

但是我们鼓励和支持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的素质教育培训,同时也要避免陷入培训机构的陷阱。

因此,为了避免遇到营销效果比教育效果更好的培训机构,家长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前,可以认真验证培训机构的办学资格和教师的教育资格,注意是否存在虚假宣传,避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