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著名校长访谈|文来高中:整合中外课程总监,为多元人才铺路

2023-01-10 16:10:02编辑:妗婠

【编者按】

教书的人,上施的,下施的也有效果。

著名校长访谈|文来高中:整合中外课程总监,为多元人才铺路

养育孩子的人,会让孩子向善。

当前,中国正在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

2014年,上海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每年都在改革创新中形成新的制度性成果。

《澎湃新闻》推出《名校长访谈》系列报道,与校长们面对面,聆听他们最生动的师生故事,传播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文来中学(高中部)校门。

本文的照片都提供给校方

2019年6月12日,上海文来中学国际部“普思示范学校”揭牌仪式暨语言学习中心成立仪式举行。

“在一所学校建立语言学习中心,上海市的中学可能是第一个。

“文来中学(高中部)校长黄健表示,希望以此为契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梯队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仇忠海理事长(右)和黄健校长(左)向语言中心主管颁发聘书。

其实,文来中学对国际化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

1994年8月,上海市文来中学成立。 这是由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七宝中学创办的民办完全中学,目前学生总数已超过3300人,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之一。

文来中学国际部自2006年发展至今,已走过13个年头,在校学生约300名,明年将突破350名。

一直以来,中方教师特别是中方外语教师在国际教育中的能力和地位被低估,来文中学国际部希望进一步发挥和提高中方外语教师在国际课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随后,学校引进了香港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优秀教师。

2014年,在文来国际化学校的引领者、上海市教育功臣、特级校长、上海文来中学理事长仇忠海的带领下,第一所中美合作高中七宝怀特诞生。2018年,文来中学也开办了融合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想更快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保持民族情感的精英青年,国际化教育给他们提供了便利的通道。

仇忠海表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保持中国心态的同时,将加强创新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在未来的世界里,熟练使用语言意味着你有国际通行证。

“文来中学国际部主任王颖慧这样评价语言的重要性。

文来中学国际部学生凌小丽在美国成功开设服装发布会,方寅越因精彩演讲被选为日本柳儿高中创办史上第一位留学生“学生会长”。

王颖慧认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标志,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表明语言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

上海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一直走在中国的前列,上海文来中学国际部也走在英语教育的前列。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考试部市场副总监闵洁雅希望文来中学通过此次“普考示范学校”和“语言学习中心”的成立,为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黄健校长

【对话黄健】

让没有自信的孩子成为阳光少年

《澎湃新闻》:现在上海国际高中非常多,父母为孩子选择时往往不顺利,你有什么建议吗?

黄健:有一个数据。 上海现在的国际高中数量已经超过了140所。 文来中学(高中部)的特色是三多三精。

“三多”是指多样化的教育,选修多门课程,取得多种成功; 三精是一门优美的校园环境、精心的教学细节、精彩而有活力的课程。

父母在选择国际学校时需要合理。 现在,一位家长看国际课程,选择哪个看起来更贵,哪个学费更贵是不合理的。

要看到更多办学的扎实程度和办学特色。

《澎湃新闻》:国际课程如何与传统课程相互借鉴、互补融合

黄健:目前,上海的国际学校,特别是上海市教委批准的21所国际课程试点学校,就融合课程的建设已经达成共识。

在我看来,好的国际课程一定是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引进好的国际因素,绝不是照搬国外课程的“洋面孔”,而要为继承中国学校教育的精髓、融入学校文化、培养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人才服务。

教学长的教室

《澎湃新闻》:据说原本就没有自信的孩子们来到文来中学国际部重拾自信,有什么秘诀?

黄健:男孩子童童(化名)是浦东某学校的中学生,成绩一般,考普通高中也很难。 我刚见到他的时候,他跟我说话的时候,眼睛无法正视我,脸上写着“没有自信”。

这种态度在许多中国孩子的脸上并不少见。 他后来进入文高进入中美班,也去了美国的姐妹学习,今年考上了美国的佩珀达因大学( Pepperdine University )。

这是美国一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在2018年美国大学综合排名中,佩珀达因大学名列全美第46位,是美国前50名中本科录取人数较少的学校之一,仅次于加州理工学院。

现在的他,不仅成绩好,整个人都开朗了,自信也回到了他年轻的脸上。

在我从事学校管理的多年工作中,我也遇到了很多个性成长的例子。

有个学生入学时成绩不理想,发展也不均衡,我们对她评价很高,她可能连国内一般的本科学校都考不上,但她觉得外语很好。

根据学校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我们给和她一样的同学开了一个小国际班。 这位同学在国际班如鱼得水。

随后,她一口气收到了几所海外高中的录取通知书。 其中还是有一些常春藤的报价。

这个学生的发展轨迹让我更加确信每个学生都有才能。 重要的是我们的教育能否提供他们的成功之道。

黄健校长和学生们

教育还是要回归育人的本源

《澎湃新闻》:文来中学(高中部)创办上海市视觉素养特色学校,您有何初心推出这种创新方式? 取得了什么效果?

黄健: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我们学校很难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这就是有名的“钱学森之问”。

事实上,20世纪前100名的发明,我们国家一个也没有,获得诺奖的中国人寥寥无几,我们的制造能力已经是世界第一,但创造力不够,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都掌握在别人手里。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原因在哪里? 答案很容易找到。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包括家庭教育)从认知到实践都存在系统性的偏差。 这种偏差就是把教育等同于知识,局限于知识。 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获取,忽视了学生创新才能的培养。 长期以来,年轻人的创新力严重不足。

所以,近年来,我国新推出了双一流大学建设、中高教育的改革、高校综合素质评价等。 这些措施都希望能破除中国教育的积弊。 从2016年开始,上海教育又出台特色高校建设新举措,引导学校从分层向分类、从“育人”向“育人”转型,积极探索培养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可以说是教育的一股清流。

目前,我们的文来中学(高中部)是唯一进入上海特色高中项目学校序列的民办学校,我们正在争夺成为上海市的视觉素养特色高中。

为此,从2016年开始,学校重新梳理发展目标和特色发展方向,视觉素养创培中心应运而生,内置摄影、编辑、戏剧、书画、机器视觉、手工制作等9大平台让学生展现才华,学校构建了一套分层次的视觉课程系统

我校将以视觉素养培养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抓手,打造学校特色,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上海市特色高校。

机器视觉教室

虚拟教室

什么是视觉素养? 美国学者戴维斯提出,视觉素养是指人看和同时产生的其他感觉,是指与其他感觉经验整合的视觉能力。

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呈几何级增长,需要智慧的眼光、有效的识别、批判的分析、明智的选择,学校可以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方式视觉化的变革,实现师生的

《澎湃新闻》:好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共性?

黄健: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 高明的父母有共同点。 对孩子的教育参与率高,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父母自身也是自律的。

有很多问题的家庭,往往很少被管理或管理得太多。

我们有一个学生,中考踩着分数线进入了文来中学(高中部)。 孩子的父亲在高中三年级时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一是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 他对女儿说。 虽然初中成绩不太好,但是上了高中就一起成为自律的人。

父亲不看电视,女儿三年没看电视了(因为女儿初中的时候喜欢追韩剧)。

父亲还每天和女儿慢跑,跑好几公里,孩子走后看书学习,中午上课精神饱满,每晚一到九点就按时休息。 变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后来,这个女孩完成了反击,成功进入复旦大学。

我不是鼓励父母们不要和孩子一起跑步、看电视,而是说父母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父母必须把目光投向远方,把学习成绩看得很低。

教育不能太功利,还是要回归育人的本源。

更多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