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中国水电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预计今年年底将突破4亿千瓦。

2023-02-12 18:17:58编辑:楠辞

作者|龚和黄谨李湘峰

中国水电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预计今年年底将突破4亿千瓦。

十八大以来,水电移民工作始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政策法规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宣传工作更加深入,群众工作更加细致,移民安置更加和谐稳定。

10年来,移民安置成果丰硕,移民搬迁平稳有序,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移民安置基础设施完善,校医院建成达标,库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移民搬迁安置实现跨越式发展。

移民及时搬迁、妥善安置,为水电工程顺利建设和按期蓄水发电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保障。

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的十年来,水电移民工作迅速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水电移民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框架,及时修订完善法规、政策和标准。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经过2013年7月18日的第1次修订、2013年12月7日的第2次修订、2017年4月14日的第3次修订后公布实施。

移民条例及时修订,为水电移民安置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2年,《关于做好水电工程先移民后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始终把移民工作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做好移民工作放在优先位置,按照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统筹工程建设进度和移民工作进度,切实保障移民群众合法权益,在做好移民安置的基础上发展水利水电

2016年,《关于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加强部门协作,保障水电工程建设用地需求,适应水电工程用地特点,改进用地申报工作,做好水电建设征地补偿安置、被征地农民权益维护,落实先行用地政策,落实水电工程建设及时落地

2019年,《关于做好水电开发利益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水电开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移民脱贫致富的方针,充分发挥水电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水电开发征地补偿安置政策,落实移民、地方、 建立企业水电开发效益共享长效机制,构建水电开发共建、共享、共享、共赢新局面,增强库区发展动力,打造库区仓储

这些政策文件出台,及时解决了水电移民安置实施中的政策瓶颈问题。

2017年,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发布《水电行业技术标准体系表(2017年版)》,我国首次发布涵盖水电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其中移民技术标准28项; 2020年后根据形势进一步调整27项2022年开始制定抽水蓄能电站技术标准体系截至2022年1月底共出台移民安置技术标准19项。

为大国重武器护航做好移民安置规划是电厂批准的前提条件之一; 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电厂能蓄水发电的前提条件之一。

10年来,世界顶级水电工程建设成功,相继建成,与移民工作提供的保障密不可分。

2014年是十八大后水电大丰收之年,三个世界级水电项目相继全面投产。

6月,当时世界第三大、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被后来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赶超)全面投产。

7月,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座装机容量8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向家坝水电站全面投产。

11月,四川省巨型水电站锦屏水电站全面建成投产。

这三座水电站都是国家的瑰宝。

这三个水电工程以及随后批准建设的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都位于当时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3座电站征地移民规模较大,移民家坝水电站12万人,移民溪洛渡水电站6万人,移民锦屏水电站1万人,而且家坝、溪洛渡两座电站都是四川省云南省的界河电站,这3座水电站的移民工作

2020年6月,十八大以来,中国开工建设投产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巨型水电站乌东德国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

2021年6月,白鹤滩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勘测设计、施工建设、装备制造,刷新世界水平。

在此背后,乌东德水电站3万多移民安置计划历经5年才达成协议,白鹤滩水电站10万多移民安置再依托近20年的前期研究和6年来的移民安置计划完成,圆满完成移民安置计划是批准项目开工建设的基础条件

10年来,我国水电保持高速发展态势,40多项大型水电工程完工,完成转移约58万人。

截至2022年5月,我国水电装机3.96亿千瓦,今年底实现全机组投产的白鹤滩水电站有望成为突破4亿千瓦的重要里程碑。

10年来,水电开发逐渐“把移民工作始终作为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做好移民工作放在优先位置,按照规划统筹工程建设进度和移民工作进度,确保一个又一个世界水平的水电工程建成投产效益,确保中国水电在设备规模上

实施效果越来越好通过水电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移民脱贫致富,是水电开发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体现和行动。

10年来,水电工程对外交通和库区公路改扩建满足枢纽工程建设和搬迁改扩建的要求,逐步发展为地方发展规划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规划,一次完成规划,与地方投资共建,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

例如,结合对外交通和库区公路改建,沿澜沧江修建二级公路,便于工程建设,提高了改建公路的质量,为沿江大佬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

如白鹤滩水电站库区巧家县利用被淹的巧蒙二级公路补偿资金和自筹资金、市场运作,修建了巧家至东川高速公路、巧蒙四级公路。

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库区主干道按同等级高标准建设,路面铺砌增加。

据统计,十八大以来开工建设的大型水电工程区域公路建设里程达到2150公里。

10年来,移民安置标准不断提高。

集中安置居民点用地平整增加超深基础处理补助,水电入网率达到100%,对外交通全部满足开通条件,路面硬化,农村居民点内部道路由主干道硬化到主道硬化,城镇集镇场内弱电由架空至主干道埋设。

幼儿园、村委会、文化室等从预留用地到增加适当补贴,义务教育学校、卫生防疫设施达标建设,大型居民点布局广场,居住区文教卫生设施更加完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获得感增强。

10年来,库区城乡转移面貌显著优化。

移民安置结合美丽农村、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为库区搬迁重建不断注入新活力,城镇搬迁、集镇、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对外交通越来越好。

据统计,十八大以来投产的大型水电项目,总体上有2个县、84个镇和4个城市部分受到影响,并采取了防护措施。

搬迁至被家坝四座水电站库区淹没的绥江、屏山两县后,旧貌换新颜。

当地民众自豪地说:“能新建郡是上天的机会,新设的郡至少50年不会过时。”

白鹤滩四大水电站库区巧家县部分进水,结合防护县周边安置移民近4万人,三峡集团与云南协商,决定结合移民安置建设巧家新特色旅游城市。

目前,移民安置区高楼平地而起,与老城区形成鲜明对比。

这十年间,移民安置越来越稳定。

不断探索生产安置政策,对水库水电站逐年探索货币补偿安置方式,通过逐年补偿来保障移民底部收益,不仅解决了长期生活,而且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

10年来,移民的合法权益不断得到保障。

通过签订安置协议切实维护移民合法权益,约90%以上的移民自愿签订安置协议,仅白鹤滩电厂就达到95%以上。

10年来,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移民的顺利迁移得到了很大保障。

金沙江下游4座电厂在部分移民搬迁条件尚不完全、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全投入使用的条件下,采取保住、保水、保学三项措施,对移民给予一定补助,提高移民满意度和自愿搬迁积极性

四川两河口水电站更是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创造了多项“零”纪录。

10年来,正视并解决了水电站移民遗留问题。

注重减少库存、控制增量,通过解决老水库移民问题,从根本上杜绝老问题产生的新问题,清理和处理当前建设项目中的问题,防止新问题再次成为老问题。

针对困扰各方的移民竣工验收难题,十八大以来,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采取通过验收促进遗留问题解决的方式,开展澜江苗尾、功果桥、景洪、雅砻江官地、桐子林、北盘江董箐等水电站竣工验收工作,目前金沙江中游移民竣工验收

处理遗留问题,既消除了老水库移民问题带来的社会稳定潜在风险,解决了老水库移民生产生活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矛盾,又与改善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遗留问题处置、脱贫攻坚同步进行,最终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消除了新项目的后顾之忧,增强了移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和信任感,促进了新项目移民工作和电厂的顺利建设。

在移民管理变得更加高效的10年间,移民管理体制逐渐整理。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任务所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移民管理机制。

市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为移民工作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工作主体。

为推进金沙江上游水电开发,国家能源局建立协调机制,开展包括工程建设方案等协调,推进金沙江上游水电有序开发。

为解决金沙江下游水电移民问题,国家能源局建立移民工作协调机制,协调推进溪洛渡、家坝两电站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协调推进白鹤滩、乌东德两电站移民前期和实施工作。

有效推进了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为四电站顺利建设运行提供了条件。

10年来,移民安置技术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理顺。

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明确移民安置的技术责任,总结瀑布沟、龙滩、自家水库等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的经验教训,探索建立水利水电工程主体设计单位技术责任制。

主体设计单位对负责规划设计的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大纲、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变更、实施阶段综合设计等负全技术责任,各移民工程勘测设计单位对主体设计单位负责。

水电总院承担移民安置普查规划设计全过程技术成果咨询评审,对评审成果负责技术决策,并会同能源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水电移民技术工作。 对需要协调的问题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负责水电移民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管理。

10年来,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一、资金管理制度加强,为实现“资金按计划、计划按项目、项目按计划”,建立移民安置计划获批的建设用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算项目台账,根据移民安置实施进度编制和实施资金使用计划,建立资金管理制度

二是探索试点移民项目推进总承包、代建管理建设制度。

为扎实推进移民安置实施工作,解决实施中地方政府工程项目管理不足和工程技术经验不足等问题,贵州探索从2011年开始在该省推行“地方政府民生管理、项目业主管工程”的水电移民工程总承包、代建制,此后金沙江下游、中游、中游

三是全面推行移民综合监理和独立评估制度。

通过综合治理安置过程中移民搬迁进度、移民安置质量、移民资金支付和使用情况等,独立评估移民安置后移民生活水平、征地建设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恢复效应、效能和效率,使移民安置尽可能按照批准的移民安置计划实施,达到规划目标

四是建立了社会稳定评价制度。

项目审批前,由项目法人、地方主管部门共同对项目区域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风险来源,预测和判断风险损失,共同决定项目是否成立。

在水电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对评估中提出的重要风险源加强管理,地方主管部门对评估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安排专人联系管理,及时干预和指导,防范微杜渐。

五、探索建立水库新的影响区群策群防制度。

电厂蓄水后库水位反复升降、库岸重建,可能危及部分库周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运行问题,金沙江下游4个水站以责任落实、分类指导、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及时响应、统筹规划、妥善处置

10年来,移民工作的推进更加平稳有序。

地方政府不断压实主体责任,移民干部加强村关和帮扶,工作重心下移向村里,下沉为移民点。 各移民点均设有办公室,安排专人现场协调,发现和解决问题,继续加强库区社会稳定监测。

通过“纸质小册子”、“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及时宣传和解读移民政策,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实现公开透明,保障移民群众知情权。

制定合理的转移激励,充分调动移民转移积极性。

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解决了矛盾滋生,妥善解决了问题,得到了信任和支持。

向世界传递中国经验的十年来,我国水电移民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经验。

先后与世界银行联合课题组编制《中国水电移民经验研究》的非洲3国、南美洲1国、东南亚3国进行了调研交流; 积极参加国际水库委员会年会水库移民专业委员会会议,并赴加拿大渥太华进行调查交流。

10年来,与世界银行积极合作,讲述了中国水电移民的故事。

在兼收并蓄,借鉴和吸取世界银行部分移民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努力把世界银行作为重要的对外窗口媒体,讲中国故事,拓展中国声音,展示生动立体的中国。

在这10年中,积极参与了国际项目的移民实践。

充分开展印尼国家电力公司与征地移民的经验交流,参与建立初步合作机制的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国际工程项目移民咨询下一步将继续扩大与世界银行、亚投行等多边银行的合作,推动我国水电移民工作

十八大以来,我国水电事业和水电移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国移民安置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中国水电将在推进实现“碳双”目标中继续担当重任,移民工作也将继续支持我国水电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更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水电移民事业实现新跨越

更多排行: